請問如果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壓迫神經導致癲癇發作 治療的方法有那些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癌細胞轉移到腦部的狀況相當很嚴重且危急,若有癲癇的狀況發生更加危險。 通常是因為腫瘤壓迫到腦中重要的部位,造成異常放電導致癲癇。 治療的方式有下列幾種方針(但必須根據醫師臨床判斷給予對應的治療,不一定每種方針都需要給予) (1) 高劑量的類固醇(dexamethasone)與降腦壓的藥物給予 (2) 緊急給予放射線治療 (3) 給予抗癲癇藥物 (4) 若可能的話,開刀移除腫瘤 但是,這個問題非常仰賴臨床與腫瘤科醫師的專業判斷,一般人是無法光看症狀就判斷出來的喔! 因此,若您有類似的擔心\,或者患者有類似症狀,應該盡快與腫瘤科醫師或急診醫師取得聯繫與深入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http://goo.gl/StjJqU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您好,我們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最近我們從Line方面收到了一則關於醫療方面的謠言 https://goo.gl/m78C17 大意是說 「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 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想了解此訊息的正確性,希望可以得到專業醫師的回應與澄清,不好意思,麻煩您了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腫瘤科立場,正子用於確認診斷後癌症分期,或復發轉移時使用,不鼓勵用於篩檢。 至於以上是否有此行為,應該去涵各醫院健檢中心了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myQUD

請問醫師,網路流傳馬鈴薯生汁/馬鈴薯+ 紅蘿蔔+ 蘋果- 三合一 生果汁對癌症治療有效,請問真實性為何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馬鈴薯生汁,與馬鈴薯+紅蘿蔔+蘋果三合一果汁,是不錯的食物,但沒有證據顯示可以抗癌喔! 馬鈴薯生汁,基本上就是生食澱粉類食物,但要小心生馬鈴薯若有發芽反而有中毒的危險,並沒有抗癌的效果喔 再者,馬鈴薯+紅蘿蔔+蘋果的組合,更是調味過的蔬食果汁而已 多食蔬果可以預防癌症,但對真正的癌症,還是要以抗癌藥物為主喔! 更何況,若患者正在接受化學治療 更是不可以使用此生食的果汁 很可能因此經由腸道感染細菌而得到敗血症的喔! 請務必注意安全! 請別相信謠傳有抗癌效果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你好,我想請問,洗腎患者做斷層掃描所打的顯影劑,如果沒有辦法在照完後馬上洗出來,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是今天下午一點多打顯影劑,而隔天早上再洗腎,一般顯影劑需要多久時間排掉?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問題源自於顯影劑會不會傷腎? 且打了顯影劑後是否該立即洗腎,並且排除的時間有多長。 第一個問題是: 會傷腎的。 在舊的年代裡,電腦斷層(CT scans)顯影劑多半使用離子性的顯影劑,對腎臟傷害較大 還好台灣目前健保已經給付非離子性的顯影劑,對於腎臟的傷害已經減輕很多。 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 答案是不需要,但顯影劑的排除並非馬上排除,有可能需要十多小時到一天, 也還跟每個人有用的腎功能有關係,洗腎的患者當然代謝更慢, 但是,並不需要馬上接受洗腎,因為有研究顯示馬上洗腎並不會改善排除率 且洗腎患者的腎功能本來就已經衰竭,馬上洗腎並不會保留更多的腎功能, 因此馬上洗腎是不需要的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父親罹患口咽癌正在化療中,住院化療後造成的 「噁心」「腹瀉」「全身痠痛」,可以請醫師開藥減緩症狀嗎? 或者這是必經的過程呢?因為化療完出院的這幾天是沒有吃藥的,但父親腹瀉、食慾不振的很嚴重。可以如何照護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這是很常見的副作用,但不能小覷。 化療藥物中有些成分如5FU會造成腹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Cisplatin會造成噁心、嘔吐、痠痛等。 發生這種狀況, 輕微的話,調整一下飲食,注意勿脫水即可慢慢恢復 嚴重的話,會引發營養不良、白血球低下、敗血症等危險狀況, 嚴重的必須回到醫院或急診處理,重點在充足的營養與水分,協助撐過整個治療療程。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飲食與癌細胞衛教文章 ►http://bit.ly/2NcoFy3

家人有C肝,肝硬化及肝癌,之前做過三次的栓塞治療,做了血管攝影確發現那不是癌細胞,所以第四次的栓塞便沒做。 目前剛做完換肝手術,也恢復的很好,醫生跟我們說經過切肝後,證實當初的黑點確實是癌細胞,所以判斷還有微小的癌細胞在身體內遊走,所以建議我們吃標靶藥物來降低復發率,但這藥的副作用極大,且效果很模糊,醫師表示不知道吃多久會有效果,也沒有一個療程的時間表,只說吃了也許有幫助也不一定,想請問醫師,是否有其它的選擇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關於切除肝腫瘤之後使用蕾莎瓦(sorafenib)來預防復發或轉移有沒有效果,在2015年就有一篇重要文獻發表在Lancet期刊上。 先說明,若已經有充足證據顯示已轉移的肝癌,例如疑似肺轉移或者骨轉移等等,服用蕾莎瓦都是有充足證據的。 若沒有轉移,希望標靶藥物預防肝癌復發的,恐怕要失望了,因為剛剛提到的大型研究,有1114位肝癌切除或者電燒後的患者分成隨機兩組,一組接受了口服蕾莎瓦,一組沒有接受任何藥物,結果發現復發的中位數時間各是33.3個月和33.7個月,沒有統計差異。副作用部分,服藥的受試者有89%需要減低藥物的劑量,表示可能增加了副作用,卻沒有療效。 因此,臨床上,若僅為了預防肝癌復發,學術上與健保幾付上都是沒有確定證據,也要自費使用的。但若醫師懷疑有腫瘤轉移,當然就沒有問題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想請教問8健康諮詢平台的專家醫生,罹患卵巢癌4a,4年前開刀化療後,又復發轉移2次,現CA125指数又升高到30左右,醫生有提到做基因檢測,有分抽血基因檢測和組織的基因檢測二種,我想請問做這两種檢測的幫助為何?兩者有何差異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基因檢測在現今腫瘤治療藥物的參考上,的確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就檢體的差異上的確分為兩大類: (1) 腫瘤組織的分析,簡單說就是使用新取得的切片或是過去的切片去進行基因分析 (2) 血液或其他檢體(口水、腹水、胸水等),但以血液檢測較為成熟,又稱為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 前者腫瘤組織的基因檢測,技術上較容易,準確性高,能找到的基因突變也較多,對治療的幫助可能比較明確,但缺點是較不即時,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當年開刀的病況,而不是眼前的病況。另外,當年切片的位置也可能並不代表所有腫瘤,這就是所謂的腫瘤異質性(),萬一僅憑一個角落的切片就決定對整的腫瘤的治療策略似乎又有點不足且危險。 後者血液基因檢測,又稱(circulating tumor DNA),技術上較難,價格上也較貴,原因是因為基因分析的深度必須很深,以因應血液中腫瘤基因過於稀少的困境,因此能找到的基因突變通常不多,有時候易出現偽陰性(假陰性),也就是說應該有基因突變卻驗不到的困境;但相對組織僅憑一個角落就下判斷的困境,血液中的基因訊息倒是較為全面,原發部位包含轉移部位的基因訊息可能都包含在內。目前此技術的確已運用在偵測早期癌症復發的領域,不過前提是:復發的腫瘤必須有基因突變,若沒有基因突變(或是基因檢測套組的檢測基因數目過於少),盡管進行血液的基因分析,依然無法得到腫瘤訊息的。 因此,檢測前有很多問題須先確定,可以跟醫師先討論 (1) 懷疑原來疾病的復發,是否已經先做過傳統影像檢測(CT/MRI/內視鏡),無法確定但仍高度懷疑復發? (ps. CA125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復發) (2) 若高度懷疑復發,對於腫瘤基因檢測想要測定哪個基因標的?是突變(mutation)或是基因過表現(amplification)? (如KRAS, EGFR mutation, ERBB2 amplification等) (3) 請醫師詳細評估,檢測的目的是診斷,治療,或僅只是排除復發?再決定做哪一種,若是這些目的都有,甚至應該考慮兩者都做,這樣才能知道當年的腫瘤與現在懷疑復發的腫瘤,就基因上來說是否同樣一個腫瘤。 但此項檢測,仍為相當高價的項目,也得謹慎評估經濟壓力與未來的治療參考價值高低再行決定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mRNA癌症篩檢衛教文章 ►http://bit.ly/2JmR8Rq

醫師您好,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醫師說維他命D可以治療癌症(https://goo.gl/oQSGDk),後來查到榮總、台中醫院的醫生(https://goo.gl/J8ipBj)都有在做維他命D治療癌症。想請問這些研究結果是可以運用在臨床的嗎?若是的話,那該如何補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維生素D與癌症的關係,其實尚未有定論,因此過度的相信維生素D可以防止癌症或者降低癌症風險都是過頭的。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許多研究發現血中維生素D高的人似乎得到某些癌(不是全部,多數是腸癌、前列腺癌的研究)的機會較低。 但是這樣的研究多半是觀察性研究,也就是說可能有很多可能的潛在原因並沒有被控制。 例如在八十歲的患者血中維他命D的濃度較低(可能是骨鬆的族群),比起年輕人二十歲族群的血中維生素D濃度高 來推測前一個族群捯得到癌症機會較第二個族群低,是不公平的,因為忽略了年紀還有潛在其他病因啊!!! 但的確有很多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是普遍存在的 且維生素D補充也僅只是食品階級,真的要造成什麼嚴重的併發症也僅止於高劑量過度的攝取 補充維生素 D有可能可以降低骨鬆、代謝性疾病與幫助情緒穩定的好處 因此,癌症醫師對於維生素 D的角色其實還不確定,並不否認也不支持。 一切都要等前瞻性的研究才能下定論喔! (目前還沒有結果) 總之, 目前維生素D是否癌症治療所必須? 我們認為未必。 補充維生素D能否預防或者幫助治療癌症? 也未必。 但補充維生素D是否可以有好處? 我們相信是有的, 。 可否常規建議癌症患者補充維生素 D? 我們認為可以服用,但並未建議常規讓每個患者使用喔。 (表示證據不足以讓腫瘤科醫師推薦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我想請問,我左手手臂摸到一顆凸起物,有點像淋巴結腫起來那樣,但比較大一點,過了五天都沒有消,也沒有變大,昨天看骨科醫生,說是腫瘤,如果沒變化就不需要開刀,只叫我不要揉它。但我還是很擔心,請問我求診什麼科比較好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來說,醫師應該不會跟您說是「腫瘤」,然後建議是「觀察,沒變化就不用開刀」 原因是,腫瘤一詞包含了良性與惡性的腫塊, 只要有一絲絲懷疑惡性,醫師就會教您去切片證實或者直接開刀拿掉 只有良性才可以觀察不理他,醫師通常會建議觀察的,幾乎都是良性的「脂肪瘤」。 所以,若您醫師的判斷正確,應該不需要擔心 但若您還是擔心,建議就近找腫瘤科、一般外科、整形外科確認一下即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您好,我這次體檢結果,a/g比值1.28,為異常,請問醫師平時照護需要注意什麼呢?該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A/G 通常是指albumin/globulin, 也就是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正常人會有一定的範圍,檢測此項目以推測白蛋白的製造與其他球蛋白的量有無平衡 不過這個值並非真實的值,也就是我們不是真的測到球蛋白多少, 而是檢測了總蛋白(total protein),減去白蛋白(albumin)來推測得知的 參考範圍為: Globulin:1.8~4.0 g/dL Albumin/Globulin Ratio(Alb/Glo):1~2.8 通常臨床意義很複雜,有幾個大方向要判定 (1) 若白蛋白濃度下降: 急性或慢性發炎,肝硬化,腎病症候群,營養吸收障礙,免疫性疾病等等 (2) 若白蛋白濃度上升: dehydration/ hemoconcentr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須合併其它臨床檢查以判讀。 (3) 若球蛋白(Globulin)上升: 要考慮肝硬化、慢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肺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白血病等病 (4) 若球蛋白下降: 要考慮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過後、先天性無球蛋白血症。 因此,有太多種可能啊!因此建議您到就近的血液科或風濕免疫科就診以釐清是否需要注意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副教授主治醫師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mRNA癌症篩檢衛教文章 ►http://bit.ly/2JmR8Rq

請問急性前骨髓細胞白血病, 是侵襲癌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所謂的“急性前骨髓細胞白血病”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中的其中一種亞型,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本身是由血球中的骨髓性白血球所形成的癌症,臨床上表現以骨髓內快速生長的異常白血球並進一步影響正常造血功能為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同時也是最常見的成人急性白血病,其發生機率隨年紀增加而增加,同時也因為全球高齡化的趨勢而有逐年增加的現象。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症狀主要還是因骨髓被惡性細胞取代所造成的,因此造成紅血球、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進一步造成臨床上的疲倦、喘、容易瘀血、出血傾向、或感染機率增加。目前發現有許多危險因子或染色體異常等原因可能跟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關,但目前確切的原因還是不明確。臨床上,因疾病快速進展的特性,診斷後若沒接受治療,其平均壽命通常數週到數月不等。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許多亞型,急性前骨髓細胞白血病就是其中一種,其治療和預後依據不同亞型也有所不同。平均來說,60歲以下約3-4成的病人有治癒的機會;相對上,6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則只有約1-2成的治療率。老齡患者因往往無法承受高強度的化學治療,故其平均存活約5-10個月。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通常是先接受前導性化療,主要目標是希望達到疾病緩解,但之後仍會接續緩解後化學治療或安排幹細胞移植。 而所謂“侵襲癌”指的是固態腫瘤侵犯的層度已經超過了固有層(上皮組織的最底層),影響深度較深,往局部以外侵犯或轉移的機會也就大增,此狀況稱為侵襲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則屬液態腫瘤,不會以侵犯深度來探討,故不相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一下 ,我媽媽是子宮頸癌末病患併發肺炎,目前插管還在加護病房,肺炎的狀況有壓制下來了,目前有自費施打白蛋白輔助她,請教各位醫師還有營養針或食品可以幫助她的?

依您描述的內容: 聽到這樣的消息,真是辛苦了。 癌末與加護病房的危急患者,在營養的補給上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也一門重要的學問,並非單純的白蛋白補給即可,因此你的問題是正確的。 但是在回答"有沒有還需要補充什麼營養"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有一個簡單的基礎概念 1. 口服營養消化遠遠比靜脈點滴的營養注射來得好。 主要原因是因為腸道的細菌、黏膜都需要正常的食物進來,協助消化與黏膜免疫力的維持。 因此建議,若在加護病房中可以接受鼻胃管管灌的食物進食的話, 若沒有特殊需求,一般僅需要維持正常的管灌飲食即可,不須另外給予其他的營養。 再來,回答"要步要給予其他的營養"問題時,也需知道 2. 加護病房的患者,依照肝、腎功能,血糖值的惡化狀況將有不同的需求 若是肝功能不佳,或腎功能不佳,或是血糖異常的時候 都暗示患者的重要器官可能無法勝任代謝這些營養物質的功能。 因此補給的過程中,必須依照抽血結果,請專業營養師進行調整 例如重要的加護病房營養團隊,幾乎都是常駐在加護病房協助醫師開立全營養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光是TPN就有數十種,是個相當專業的領域,並非一般人可以決定使用哪一種 也不需要家人擔心,加護病房就會自己啟動營養團隊的照護機制 因此也請不需過於擔心營養不良的問題。 3. 近來有一篇大型的臨床試驗,的確表示白蛋白對於病況不佳或者癌症的患者, 可能有意義地改善存活,因此您也已經接受使用白蛋白的建議,應該已經足夠 4. 坊間許多營養品或補給品,並未進行基本的人體試驗, 可能不會有壞處,但應該也沒有好處, 因此日後即便脫離加護病房回到一般病房, 也建議不須貿然給予或者自費購買給家人服用。 簡言之,目前應該僅需要把母親的病況交給專業團隊, 暫時請加護病房的營養專家們, 給予全方面的感染評估、肝腎功能評估、血糖、代謝內分泌系統的評估, 還有也很重要的是電解質、微量元素狀態 整體的水分、血壓、心跳、發燒的度數也都在營養評估的範圍內, 並非一般食物或營養品就可以補充的! 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家屬不需要擔心加護病房中的營養問題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維他命D與癌症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R8ILwp

請問醫師我在網路有查到溫熱化療,請問這個治療方式可應用在 胃腸道基質瘤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基本上溫熱療法可能要釐清一下是哪一種,大致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治療都被叫做溫熱療法, (1) 利用體外遠紅外線照射身體發熱或是包在機器內像三溫暖之類的機器 (2) HIPEC(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療法,目前大多用在胃癌、卵巢癌等腹膜轉移的癌症,是一種腹腔化學療法。 因此,我想應該您指是的第一種,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有效喔! 但溫熱腫瘤部位超過42度,有可能會得到腫瘤壞死的好處,這是有可能的 只是,體外溫熱到了體內還剩下多少溫度, 再者,進入人體內的溫度可能干擾其他器官的運作,也不見得是安全的 因此,腸胃道基質瘤可否進行溫熱療法,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還是建議跟專科醫師討論一下是否有危險或者禁忌狀況,比較安全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生您好: 最近做健康檢查抽血項目CA72-4測得10點多數值,因從來沒有胃痛,但擔心之下還是做了胃鏡,但醫生說胃部都正常,只是因為太焦慮而有輕微膽汁回流症狀,開了一些腸胃藥,但我對腸胃藥有疑慮所以吃了一個禮拜,沒有大礙就停藥了,醫生是說抽血檢查常有偽陽性,我也去照了乳超和婦超也都正常,想問這樣還需要再做什麼檢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目前坊間的癌症指數其實都有相當程度的偽陽性,且不太適合來當作癌症篩檢的工具。其理由就是擔心檢驗者在沒有癌症的狀況下得到一個偏高的指數,然後做了一堆檢查。 我不能說這些指數,尤其是CA72.4沒有意義,但的確看到很多CA72.4異常的患者到處做檢查,卻沒有任何癌症,因此我其實不太贊成健檢單位使用CA72.4當成篩檢癌症的檢驗項目。 那到底CA72.4是什麼呢?馬偕王醫師曾這麼說過:「CA72-4與人類許多腫瘤都有相關性,它是一個高分子的黏液蛋白,除了在分泌期的子宮內膜與大腸黏膜外,正常組織的濃度非常低,不過臨床運用還是以消化系統與女性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為主。其與大腸直腸腫瘤的關係,大致說來敏感度約在 40%,假陽性約 2-10%,依大腸直腸癌的程度有所不同,而與胃癌的關係方面,平均約 40% 胃癌病人會有CA 72-4上升的情況,換句話說還有60%的人不會有異常指數,其價值在於若有升高的病人,檢驗值得高低與胃癌嚴重度成正比。過去曾有學者報告 CA 72-4 若高於正常值 2.5 u/ml, 61%的人可能有胃癌,35% 可能有其他癌症,7% 的人是正常或是有良性疾病,這樣的報告對於陽性率的診斷率有高估的傾向,還是有許多健康人有較高的 CA 72-4,也有許多癌症病人 CA 72-4完全在正常值內。」 因此,做這檢驗前一定要知道,驗了不高不一定沒有問題,驗了高也不一定有癌症,一切都是輔助性的檢驗,目的都是為了找到需要注意的蛛絲馬跡。 因此,既然您也決定驗了,也高了,那就針對幾個比較需要注意的部位檢查去排除,例如胃、大腸做檢驗,的確是合理的做法,您也就當作健康檢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手段吧! 畢竟,這些部位的癌症,有時後初期根本連症狀都沒有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4.5年前有做過胃鏡、直腸鏡,都沒有發現腄瘤,診斷為腸躁症及胃食道逆流 ,但最近發現我很多症狀是像賈伯斯的症狀。請問若擔心可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要經過哪些檢查才能確診?

依您描述的內容: 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表現相當之廣, 小至皮膚搔癢、精神緊張、性格改變、氣喘發作、臉部潮紅、腹部疼痛、經常潰瘍等等,甚至血壓異常都有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 但,基本上不容易在沒有影像證據有腫瘤的前提下懷疑並且得到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 因為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的症狀相當不特異(specific),也就是說跟很多大小疾病很難區別。 因此古早的時候,稱神經內分泌瘤為「斑馬的疾病」, 因為醫師怎麼聽都不像神經內分泌瘤,而小心謹慎區別小差異的醫師才能診斷出這樣少見的疾病。 患者有時候很懷疑是這個病,但卻很有可能最後不是。 這個比喻,也正暗示了診斷上的難處。 臨床診斷上,應該是有個影像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等)或者有個抽血檢驗(如CEA, CA199, CgA等)有異常 經過腫瘤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如 Gallium 68檢查等 然後經過適當的病理診斷才能確定 因此若是有所懷疑,可以先尋求家醫科的協助排除常見的可能疾病 都無法解釋時,可考慮進行影像檢查(上面提過的檢查) 有明確的腫塊或者無法解釋的腫瘤指數升高時,才需要擔心神經內分泌瘤喔! 因為,沒有找到腫瘤影像卻要下腫瘤診斷的,幾乎不可能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