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問8
關於我們
專欄主題
海扶刀專欄
問8相關
愛滋集 AIDSELF
李丞騏

腦神經外科

文章數
15
回答數
70
文章數
15
回答數
70

【李丞騏醫師】內視鏡顱底腫瘤切除手術

我們的頭顱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頭蓋骨」以外,其實支撐著大腦底部並與底下鼻腔、鼻竇構造相區隔的,就是我們的「顱底骨」。顱底骨的解剖構造相當複雜,除了本身骨頭崎嶇不平以外,上面還有神經、血管等重要構造通過,最重要的是連繫大腦與脊髓的腦幹也與顱底密不可分。由此可知顱底手術困難度之高,更是神經外科手術裡面難度最高的領域之一。

【李丞騏醫師】腦幹中風出血之手術治療

腦幹出血,佔出血性中風的10~20%左右,以往也被認為是無法手術的情況之一。不過近幾年來不論是零星報導或是較大型前瞻與回顧型研究均顯示,某些特定條件下,積極手術的確有助於改善預後,提升病人照顧品質。不過篩選條件之一同樣是昏迷指數總分6分以上者才建議手術。

【李丞騏醫師】醫病夢靨!惡性腦瘤

根據統計GBM的發生率約每100000人中只有2~4位,死亡率也不在十大癌症死因之內,這只是因為發生率較其他惡性腫瘤低,不過一旦發病超過七成會在一年半內死亡,而且治療上實在太難纏棘手所以如此惡名昭彰。

【李丞騏醫師】淺談腦瘤:了解病情與治療方向,贏在起跑點

腦部腫瘤令人聞之色變,但其中約一半是良性腫瘤,也就是手術之後復發的機會低,就算復發也有多種武器可以處理解決。症狀判定與是否安排檢查因每個人病況而有所不同,建議可與醫師詳談討論。若是有持續性非特異性的症狀如頭痛、頭暈、視力模糊等,或是有特異性神經學的明顯障礙,建議盡早就醫並與醫師詳談。

【李丞騏醫師】腦下垂體腫瘤 (Pituitary Tumors)

腦下垂體位於顱底骨正中央一個名為蝶鞍(sella turcica)的凹陷,是身體中激素的主要控制中心,會產生幾種重要激素來維持身體機能恆定。腦下垂體腫瘤約佔所有腦瘤10~15%,而絕大部分腦下垂體腫瘤都是良性,生長緩慢。

【李丞騏醫師】神經外科的高難度手術——切除顱底腫瘤

神經外科的高難度手術——切除顱底腫瘤 顱底腫瘤的傳統開顱手術,傷口大且疼痛、感染機會高、術後恢復時間久、外觀會有些許缺陷美,都是無法避免的情況。近年來「內視鏡微創手術」,傷口更小、復原更快,但也有它的限制與需改進的缺點。顱底腫瘤手術困難度高,傳統開顱與內視鏡顱底腫瘤手術各有其優缺點,能夠截長補短,依據腫瘤特性與位置選擇最佳的術式,對於神經外科醫師來說不僅是同時手握兩種利器,對病患來說更是一大福音。

【李丞騏醫師】腰椎滑脫一定要開刀嗎?

腰椎滑脫 (spondylolisthesis, spondylolysis) 為腰椎椎體往前或往後,而只有約10%的病人會因此展生嚴重的臨床症狀需要外科手術

【李丞騏醫師】關於椎間盤凸出,傳統開刀跟微創風險性相比?如果是頸椎的動刀是否也是相同呢?

傳統的椎間盤切除手術是以「顯微鏡」來輔助開刀,而微創手術則是以「內視鏡」來輔助。以下就相同及相異點分別說明

【李丞騏醫師】常頭痛需要照MRI檢查嗎或是有其他檢查方式?

頭痛這個症狀還必須要分辨頭痛的形態、性質、頻率、時間點、是否有引發或緩解症狀的原因,以及是否合併頭痛以外的其他症狀,如果有合併其它神經學異常、噁心、嘔吐,甚至意識混亂昏迷等等,則就很有可能此病因是來自於腦部本身的病灶所導致。不過重點是:一定要親自就診,與醫師討論,才有辦法判斷頭痛的可能原因。

【李丞騏醫師】避免偏頭痛 小心這些危險因子!

關於偏頭痛,目前造成偏頭痛的機轉及原因真的還不清楚,但是醫學界相信大概是與「血管收縮舒張對神經造成的壓力反應」或是與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等等有關,甚至與「基因」或是「周遭環境」等因素有關係。

【李丞騏醫師】淺談頭部外傷

淺談頭部外傷 頭部受到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所造成的一種傷害,包括頭皮撕裂傷到顱骨骨折、顱內出血、腦挫傷等。

【李丞騏醫師】容易誤以為是牙痛的三叉神經痛,淺談治療與手術

造成三叉神經發生問題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被神經旁邊伴行的血管壓迫導致神經不正常放電而有異常疼痛感。經常發生在臉頰、下巴、嘴唇、牙齒和牙齦等處,臨床上很容易使患者誤以為是牙齒發生問題而先於牙科就診。藥物治療的目標通常是減輕患者的疼痛,最常見的是抗癲癇藥物中的癲通(Tegretol);手術治療雖然較能解決根本上的問題,但由於考慮到伴隨而來的風險,通常用作藥物治療無效的二線療法。

【李丞騏醫師】打噴嚏太用力,會讓腦內壓太高而腦出血?

打噴嚏、咳嗽、便祕腹壓上升或是憋氣等動作均會讓腦壓暫時上升沒錯,不過這是生理正常現象請不用擔心,因為腦壓有個正常範圍,以上的動作均不會讓腦壓持續增高且不會有太劇烈的上升。

【李丞騏醫師】腦部動脈瘤 (Cerebral Aneurysms)

腦部動脈瘤並非腦腫瘤,而是腦部血管因高血壓、糖尿病、洗腎等等造成血管壁較脆弱或是血管內壓力上升而導致,使得血管壁產生不正常的突起,到最後血管承受不了壓力就會破裂出血。「未破裂之動脈瘤」幾乎不會有症狀,絕大部分是經由健康檢查所發現。而「破裂之動脈瘤」造成的症狀從輕微到劇烈的頭痛,亦或是伴隨頸部僵硬、噁心嘔吐、肢體無力甚至意識昏迷皆有可能。有家族病史、本身有相關疾病,或是動脈瘤變大有臨床表現者,一旦發現有未破裂動脈瘤,一般建議一年追蹤一次,等穩定後可兩年追蹤一次。

【李丞騏醫師】動脈瘤破裂?? 竟然有人建議12-13歲每個人去照磁振照影檢查

腦部動脈瘤並非腦腫瘤,而是腦部血管因高血壓、糖尿病、洗腎等等造成血管壁較脆弱或是血管內壓力上升而導致,使得血管壁產生不正常的突起,再加上血液一直不停沖擊,就像是吹氣球一樣

Copyright © 2021 Nulla Inc 版權所有

關於問8
關於我們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聯絡我們
問8相關
愛滋集
登入
專家登入
企業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