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騏醫師】腰椎滑脫一定要開刀嗎?
一、 前言
腰椎滑脫 (spondylolisthesis, spondylolysis) 為腰椎椎體往前或往後,而只有約10%的病人會因此展生嚴重的臨床症狀需要外科手術。
二、 造成腰椎滑脫的原因
(1) 先天性:
因先天腰椎結構異常,而容易產生脫位,通常好發在腰薦椎 (L5-S1) 之間。
(2) 後天性:
臨床上以椎弓斷裂型與退化型為主。
(a) 椎弓斷裂型 (spondylolytic) : 引起椎弓斷裂的原因不明,一般認為與外傷有關,好發於年輕人,為其下背痛的常見原因。可能為單側或是雙側性,以第五腰椎最為常見。
(b) 退化型 (degenerative) : 好發於50歲以上的女性,以第四第五腰椎最易發生,原因不乏(全身)關節韌帶鬆弛、懷孕、骨質疏鬆等原因造成椎間盤高度、空間狹窄,椎間盤與其腰椎的關節、韌帶失去原有彈性張力,而導致腰椎滑脫。
(c) 創傷性滑脫 (traumatic) : 嚴重脊椎外傷後造成骨折,引起骨折性滑脫。
(d) 病理性滑脫 (pathologic) : 因惡性腫瘤浸潤或是感染導致椎體或椎弓被侵犯,進而造成脊椎支撐力不足,產生病理性(骨折)滑脫。
三、 臨床症狀
產生症狀的原因來自腰椎的不穩定,而造成神經根的壓迫或拉扯。病人常會有腰痛或類似坐骨神經痛 (sciatica) 的症狀。病人可能會單純只有腰痛,或合併有延伸至臀部及大腿後側酸麻脹痛等不舒服的感覺 (radiculopathy)。有一部分病人也會有腰椎椎管狹窄 (spinal canal stenosis) 的症狀,意即在走一小段路之後,雙下肢會產生抽痛、麻痛感,需要停下來稍作休息才會緩解。
四、 診斷
除了臨床症狀以及理學檢查之外,醫師會安排腰椎X光檢查,包括正面 (AP view) 及側面 (Lateral view) 攝影,可幫助瞭解腰椎滑脫的部位及程度。而腰椎動態前彎及後仰的側照 (dynamic flexion-extension view) 更可進一步幫助醫師及病人瞭解其不穩定的程度 (Grade I , II, III, IV)。另外,從45度角的側照,可以評估小面關節間 (pars) 是否有斷裂,以及小面關節 (facet joints) 是否肥厚鬆脫而造成脊椎不穩。
五、 治療
(1)保守治療:症狀輕微者可嘗試保守治療。
(a) 臥床休息:讓背部肌肉鬆弛,可讓輕微滑脫的脊椎復位。
(b) 藥物治療: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外用藥膏或是貼布。
(c) 復健治療:局部熱療、電療(促進血液循環,緩解慢性痠痛)。
(d) 使用背架:限制脊椎活動度及角度。
(e) 注意姿勢:勿彎腰駝背(易增加腰椎負擔)。
(2) 手術治療:
(a) 手術治療的目的:
(a1) 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a2) 藉由所植入的自體骨、人工骨、支架、鋼釘等脊椎內固定器,來達到腰椎穩定的效果, 並促進後續骨頭生長、融合及癒合的效果。
(b) 手術適應症:
(b1) 持續疼痛、疼痛加劇,無法以藥物等保守方法控制者。
(b2) 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導致肢體無力或萎縮時,甚至大小便失禁。
(b3) 腰椎滑脫程度超過 25% 以上者(即Grade II以上)。
(b4) 緊急開刀之情形:明顯下肢無力,進展快速者;大小便失禁。
(c) 手術可能之併發症:
(c1) 腹主動脈受傷、神經損傷、脊髓液滲漏、感染、傷口癒合不佳、後續脊椎不穩等等。
(c2) 醫師均會儘全力避免產生手術併發症。
六、 預後及保養
一般若手術順利沒有產生併發症,腰椎滑脫手術術後預後良好,但是術後三個月內必須穿戴背架、限制活動、避免彎腰提重等對腰部負擔過於勉強的動作。術後六個月可逐漸增加活動量,預計一年之後應可完全恢復活動。
林口長庚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神經外科副教授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