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醫師,從發現血小板低下已經4年左右,有去大醫院檢查一直都維持在這個數值左右, 大醫院醫師建議還不低於五萬不需要積極治療,但也找不出原因,若需找出原因必須做骨髓穿刺檢查,因爲害怕所以一直沒有去做骨穿檢查。想請問這樣的血液數值(Hb 11g/dl, Hct 33.2%, MCV 79.4FL, MCH 26.3 pg, 血小板 61 k/ul),有什麼保守治療方式嗎?未做積極治療有什麼風險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血小板低下的可能原因很多, 如果在其他非侵襲性檢查(如個人過去病史、家族病史,藥物史查詢,抽血檢驗特殊的相關自體免疫抗體或可能的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均完成但仍無法找出正確造成血小板低下的原因, 標準確實會建議骨髓穿刺檢查來排除血液疾病或惡性腫瘤, 至於在無確定成因的血小板低下,數值如妳所描述的話,並無特殊可建議的治療方式, 除非找出正確成因對症下藥,加以改善, 或數值低到有出血風險或臨床上有出血症狀才考慮輸血矯正,求其暫時性的效果(若成因沒確定,暫時輸血上升的數值在血球代謝後很快還是會再下降)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v8p9xZ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您好,我這次體檢結果,a/g比值1.28,為異常,請問醫師平時照護需要注意什麼呢?該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A/G 通常是指albumin/globulin, 也就是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正常人會有一定的範圍,檢測此項目以推測白蛋白的製造與其他球蛋白的量有無平衡 不過這個值並非真實的值,也就是我們不是真的測到球蛋白多少, 而是檢測了總蛋白(total protein),減去白蛋白(albumin)來推測得知的 參考範圍為: Globulin:1.8~4.0 g/dL Albumin/Globulin Ratio(Alb/Glo):1~2.8 通常臨床意義很複雜,有幾個大方向要判定 (1) 若白蛋白濃度下降: 急性或慢性發炎,肝硬化,腎病症候群,營養吸收障礙,免疫性疾病等等 (2) 若白蛋白濃度上升: dehydration/ hemoconcentr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須合併其它臨床檢查以判讀。 (3) 若球蛋白(Globulin)上升: 要考慮肝硬化、慢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肺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白血病等病 (4) 若球蛋白下降: 要考慮腎上腺皮質激素使用過後、先天性無球蛋白血症。 因此,有太多種可能啊!因此建議您到就近的血液科或風濕免疫科就診以釐清是否需要注意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 副教授主治醫師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mRNA癌症篩檢衛教文章 ►http://bit.ly/2JmR8Rq

請問大腸癌正在做化療,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嗎?可以喝雞精、靈芝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問題: 其實網路上已經很多資料可以參考 總而言之,就是 (1) 注意感染風險(不可生食) (2) 注意營養足夠 另外,靈芝與雞精,目前都不是營養品喔! 尤其雞精並沒有蛋白質等足夠營養。 靈芝製劑,可能會有血球下降的風險,若飲食足夠才可使用,飲食營養不足,腫瘤科醫師並不建議常規補充。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抗癌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B72HJP

謝醫師你好,關於上次訪問您的內容,我們會刊出的是以下內容,並想與您確認一個問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為例,指出在第四期患者身上,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其餘單獨化療(FOLFOX、FOLFIRI、CAPOX、OXA-TS-1等)大約有25-35%不等的腫瘤縮小機率。但謝佳訓醫師也指出,比第四期前期的大腸腫瘤,基本上開刀加化療的痊癒率極高。 謝佳訓醫師強調,若能深入了解化療的優缺點,在確定的療效與治療目標、治療手段(例如結合開刀、放射治療)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可能可以好上加好。當然,化療的副作用,肯定是有的,但依照體質與醫師的調整用藥劑量與預防副作用的藥物使用,是很有機會降到最低。」 想請教的是,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是60%,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反應率反而從60%降到40-50%了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應為"...以台灣年發生率躍昇世界第一名的大腸癌..." "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建議改為 "若使用四合一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I」,反應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大約是60%,但副作用很大,並非所有人都能忍受;一般患者的治療模式則多採用,標靶治療合併三個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或 FOLFOX)...." "FOLFOXIRI" (有"I"), 是四種化療Oxaliplatin, irinotecan, 5FU, leucovorin,效果很好但毒性也很強,理論上只有體力非常好的患者才能承受,也可能因此這個族群本身體質因素就較好, 而標靶加化療(只有三個化療),目前是標準治療,但反應率大約就是40-50%, 副作用較小,適用性較廣,體力略差的患者也能承受。 因為幾個因素這些研究的反應率不能一起比較 (1) 除非同一個臨床試驗一起比較,否則兩個臨床試驗在不同時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條件下完成,其反應率,是不能拿來互比的。 (2) 患者族群不同,或其他基本條件可能並不能公平的比較(例如某些研究收案18-70歲,有些>=20沒有上限,例如有些試驗收案患者具備KRAS突變,有些收KRAS不突變,比例也可能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醫師您好,我的母親有子宮頸癌第三期,已有遠端轉移,五年來都在做化療與電療,目前醫師為我們做免疫療法,另外有推薦可以試試打標靶藥物「爾必得舒」,醫師說說這支藥尚未套用在於子宮頸癌的患者,也直白的跟我們說不一定有效。 想請問醫師爾必得舒目前在臨床實證上對於子宮頸癌的治療效果如何呢?

不好意思回信晚了 依您描述的內容: 爾必得舒(Cetuximab, Erbitux)使用在子宮頸癌的療效,的確是一個大哉問。 此藥已經用在許多腫瘤包含大腸癌、頭頸癌、膽道癌十多年,過去也有使用在子宮頸癌的報導。 2011年有一回溯性分析,告訴臨床醫師此藥物對子宮頸癌可能沒有幫助。(Arch Gynecol Obstet. 2011 Jan;283(1):109-13. doi: 10.1007/s00404-010-1389-1. Epub 2010 Feb 24.),另外有一篇前瞻性研究,告訴我們此藥耐受度好也安全,但並沒有人對此藥有反應,也就是說沒有人用藥後腫瘤改善。(Gynecol Oncol. 2011 Sep;122(3):495-500. doi: 10.1016/j.ygyno.2011.05.040.) 也因此我想您的主治醫師直白地講,此藥雖可行(安全),但沒有效,是很負責任的講法。 對於腫瘤的治療,日新月異,每個患者需要考慮的點都不一樣,因此還是建議您跟主治醫師好好談談後續的治療選項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我經醫師檢查出脖頸淋巴有腫瘤,不到二公分,請問是否需要開刀化驗為良性或惡性的要評估或其判斷依據為何?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頸部淋巴節總是令人擔心, 正常人其實也會有淋巴結。 但是什麼時候需要懷疑惡性呢? 它們之間的差異在哪裡呢? 正常頸部淋巴結,通常有下列特徵 (1) 按壓疼痛 (2) 病程很快,數天至一兩周內緩解,很少超過兩周 (3) 同時或之前有發燒怕冷、牙痛、口腔黏膜或咽喉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或重度感冒合併咽痛 (4) 體重未見異常減輕 惡性淋巴結多半有下列特徵 (1) 按壓通常不疼痛 (2) 出現時間多半超過兩周未見縮小跡象 (3) 越來越大,越來越堅硬,像石頭般有稜角不圓滑 (4) 合併數次夜間發燒、盜汗,疲倦,卻沒有明顯上呼吸道感染 要注意的是,手部觸診的診斷準確率僅只有30%左右 因此若有必要的話,必須安排下列檢查以確定病因 (1) 全套問診、身體物理性檢查,包含全身淋巴檢查 (2) 抽血檢驗血球,感染指數、病毒檢驗 (3) 耳鼻喉科專科鏡檢,排除口腔或咽喉的腫塊 (4) 必要時需要全身電腦斷層檢查。 若有以上狀況,請仍要就診詳細檢查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癌細胞與營養衛教文章 ► http://bit.ly/2NcoFy3

請問醫師 地中海貧血要注意什麼事項

依您描述的內容: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基因的疾病,並非缺鐵的貧血,也因此您所擔心的"完全不能補鐵",應該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敘述,應該是"不須過度補鐵",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所說的地中海型貧血並非缺鐵造成,也因此過度補鐵, 可能不僅不能矯正貧血,反而造成過度補鐵的副作用喔。 若深入一點講,地中海型貧血是基因的疾病,是先天的,是不可改變的。 這些先天基因的缺陷,並沒有造成代謝的障礙,是導致血紅素的生成異常。 血紅素裡有胜肽鏈(分為α 鏈和 β 鏈兩種類型),這些胜肽鏈存在的目的是交纏在一起,共同組成血紅素,然後攜帶氧氣,供應全身。 只要有任何一條胜肽鏈有缺陷,血紅素就會異常, 如果缺損的胜肽鏈越多,血紅素就越脆弱,越有可能發生攜氧不足的相關症狀(頭暈、喘急等貧血的症狀)。 人類負責合成α 鏈的基因有4個,負責合成β 鏈的基因有2個。 若是合成α 鏈的基因出現異常,就稱為甲型地中海貧血;若是合成β 鏈的基因出現異常,則為乙型地中海貧血。 出現異常的基因數越多,貧血的症狀就會越嚴重。 既然是先天的疾病,也是隱性的(輕微的),是不能透過補充營養來改善的 除非合併缺鐵性貧血、或缺葉酸之貧血,有可能的透過補充這類營養素來改善 因此,市面上的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能治療這類先天基因的疾病,也就是說補充這類營養保健食品, 可能對其他營養缺乏有幫助,但對於貧血是沒有影響,也不會影響代謝的喔! 總結,地中海型貧血的人,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限制,所以不需有"無法代謝"這類的擔心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請問給癌症病患的營養補充品,市面上的各廠牌常會添加蔗糖、玉米澱粉、糊精、麥芽糊精這幾樣添加物,想請教這些都是餵養癌細胞的東西,能給癌友喝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想必你是擔心營養品中添加的蔗糖、玉米澱粉、糊精等物質是否會促進癌細胞增長。 癌細胞是否喜歡吃糖、糖是否促進癌症這些問題,其實可以找到很多文獻佐證癌細胞跟糖份升高有關(參考1), 但因為糖分升高並非直接長出癌症,也沒有短時間促進癌症生成, 這類食物致癌的理論,一直難以得到直接的證據。 因此無法說服大多數的醫師與患者是否真的需要戒含糖食物。 多數的醫師認為,應該可以減少精緻糖、果糖、單糖的攝取, 而快速升高糖份等於壓抑了胰臟IGF-1的功能,也可能提升了癌症的某些生長機制 但因為食物的禁絕會引起患者體重降低,也可能引起癌症大幅侵蝕殘存的體力, 導致癌症快速引發患者死亡(cancer cachexia) 因此癌症醫師多半不建議禁食,也不建議太過分的禁食糖份,重點是保留體力(參考2) 所以這些營養品,若是營養師與正規大廠的營養出品, 在沒有積極證據不可食用前 醫師們是認同可以安全攝取的,不需要禁絕喔! 參考文獻: 1.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13/n10141310.htm 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9291805800013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醫師您好,因為舌癌而做過氣切,在電療及化療時,想要把氣切口縫合再做,請問需要評估什麼呢?縫合有什麼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首先,問題本身,目前給予的資訊太少難以詳細回答。 但舌癌氣切縫合手術基本上不難, 主要還是在於當初氣切的原因有沒有解除,才會決定縫合氣切 例如 (1) 氣管壓迫問題是否已經完全沒有危險 (2) 傷口癒合狀況 (4) 腫瘤是否已經沒有復發跡象等等問題都必須要確認 因此臨床上必須與開氣切的醫師好好當面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抗癌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B72HJP

醫師您好,我父親罹患口咽癌,目前考慮「導航光子刀」和 「影像導引治療系統螺旋刀」 ,由於網路上的資訊都很模糊或太久遠, 想請問您 1.這兩個治療方法的全名是什麼?因為每家醫院網站的文章都寫的不一樣 2.這兩者治療都強調:精準、副作用低。那兩者各自的優缺點及差異為何呢?需評估什麼作為選擇的考量? 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放射腫瘤科醫師的良心建議》 放射治療技術、設備日新月異,但大家很容意被光子刀、銳速刀、電腦刀、螺旋刀搞的不知道怎麼選,就像雙B汽車,分好多種車款型號。 以放射源來分: 1.X光:國內90%醫院放療機器皆為直線加速器產生,如光子刀、電腦刀、銳速刀、螺旋刀 2.伽碼射線:伽碼刀(頭部腦為主)、插種、內電射源。 3.質子:氫離子射線,有踩煞車功能,有保護正常器官好處。 健保已提供「強度調控」的放療治療技術 以自費升級來分: 最基本的健保已經提供80-90%的癌症常規治療(基本車款),若想外加些升級,如影像導航(3-6萬,像狙擊手的瞄準系統)360度更多角度照射(弧形刀銳速刀3-6萬,螺旋刀18萬,讓放射線像開車轉彎更順暢,避免正常組織照射),呼吸調控,這些自費項目多為了「減少正常組織照射、治療副作用」為主,治療療效和健保基本款差異不大。 質子治療,目前醫界認定,殺癌細胞力和傳統光子好ㄧ些,但他有個重要優點-Bragg peak,放射線踩煞車功能,讓照射腫瘤處後面的正常細胞,幾乎沒放射劑量,減少傷害。 重粒子-放療的大炮武器,硼中子補獲-精準滲透式放療,台北榮總目前努力建置中。 該怎麼選那種武器,好好跟醫師或我們討論,若經濟有限,可優先考量營養(尤其頭頸癌、消化癌、食道等)因爲健保的放療機器已經很好了,自費可依各癌別需求來審慎選擇。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myQUD

您好,我們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最近我們從Line方面收到了一則關於醫療方面的謠言 https://goo.gl/m78C17 大意是說 「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 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想了解此訊息的正確性,希望可以得到專業醫師的回應與澄清,不好意思,麻煩您了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腫瘤科立場,正子用於確認診斷後癌症分期,或復發轉移時使用,不鼓勵用於篩檢。 至於以上是否有此行為,應該去涵各醫院健檢中心了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myQUD

醫師您好,我父親59歲,在大約10年前罹患胃癌四期 全胃切除,經過化療電療,後續追蹤到今年都沒有什麼大礙,cea ca指數也都 4 .5 .6 ,但今年3月抽血指數上升到9,上週抽血 指數上升到14,這是代表復發嗎?父親從1月左右就常拉肚子。請問需要做什麼進一步檢查或治療嗎?

上述問題,有兩個層次。 第一,跟CEA能否預測癌症復發有關。 的確,CEA高可以暗示可能的癌症復發,尤其是本來就CEA高的患者,因此癌症患者的CEA若升高,的確應該回頭檢查是否有復發的跡象,建議應該回頭請教原主治醫師討論檢查的策略。但也要注意,CEA的標準值大約是5, 不過未超過10的時候,有可能跟抽菸、吸入二手菸等空氣汙染或煙灰、粉塵汙染有關,不一定是癌症復發。 第二。胃癌復發可能有腹瀉的症狀嗎? 該如何檢查復發。 答案是有可能腹瀉。因為癌症復發的位置太過於多樣,並非只有局部可能復發,常見胃癌的復發,有可能在肝、骨頭、肺部、或腹膜。若是在腹膜轉移,就有可能有腹瀉、腹痛、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但出現了上述症狀,也部一定是復發,需要專業的放射診斷科醫師進行影像檢查才能確定。 檢查復發的策略上,一般都會定期做體重偵測、腫瘤指數、電腦斷層,必要的時候會做MRI等檢查去追蹤。在CEA升高的時候,也的確應該重頭跟醫師討論檢查的策略是否會調整,也許醫師已經詳細判斷過並非復發也有可能。

醫師您好,我父親下咽惡性腫瘤第四期經化療痊癒後,為什麼變得容易反覆感冒?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化療後免疫力需要幾週到數月恢復,除了均衡飲食運動外,可以多補充維他命C與D,維他命D是身體調節免疫營養素之一喔。 若體力食欲未完全好,補充腫瘤配方營養品是個比較快方法。(飲沛、倍速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鼻咽癌患者化療完手麻腳麻,已補充B群及增強血液循環的藥品,尚未改善,應如何照護才好?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這的確是臨床上相當棘手的問題,因為手麻(neuropathy)目前並無特效藥物可以幫助改善。 其原因通常跟化療傷害到周邊細小神經的感傳系統有關, 可能因為化療沉積在微小動靜脈的肢體末梢,導致後續一連串的麻、痛等不舒服感覺。 常見的處理方法為 (1) 高單位的 B群(您已經服用,但可以加高劑量),或神經麻痛的藥物,如gabapentin, duloxetine等。 (2) 保暖,勿碰冷水,可使用暖暖包或手套避免接觸冷物。 (3) 甩手、拍手、搓揉發熱、捏與按摩,都是可行的方式,也可能協助緩慢改善。 (4) 可仍不能改善並已經造成日常生活困擾,請記得諮詢腫瘤科醫師、或神經內科,針灸科醫師評估是否使用更高強度的神經藥物來緩解不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飲食與癌細胞衛教文章 ►http://bit.ly/2NcoFy3

您好,請問照尿路斷層跟肺部斷層,相隔十八天,這樣輻射劑量需要注意嗎?會對身體有影響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屬醫療必要性的檢查,不太需考率擔心輻射問題,只有很少的風險或機率致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myQ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