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平時在洗腎中心洗完快結束時會發生手部抽筋,有改善的方法嗎?(159/62,約洗1.7左右) 因這幾天住院在院區洗腎則無抽筋現象,是否與洗量/速度/溫度/藥水有關係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是的,妳的見解沒錯。不同的地區透析,有不同的透析環境,如人工腎臟、透析液(藥水)種類及濃度、鈉濃度差、 當然,血流速度、溫度、脫水量、脫水速度...等等都會不同。 一般在醫院住院透析,人工腎臟會用的比較小支(目的在穩定生命徵象)、血流速約 200 ml/min, 藥水鈣濃度 3.0、鈉濃度 140。脫水量,當然也有差異,進而影響到抽筋與否。 可以跟診所醫師反應兩者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洗腎後血尿衛教文章 ►http://bit.ly/2DXtzwi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經檢查過沒有尿蛋白的問題,但飯後尿有很多易散的泡泡,飯前沒有,請問需要注意什麼嗎?尿若偏酸性容易起泡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飯後尿有易散的泡泡,則要考慮是否吃到高鈉(高鹽)、高蛋白的食物, 或者平常喝水過少,重視湯品的習慣,會造成假性泡沫尿的可能。 飯前沒有泡泡、經檢查過沒有尿蛋白的問題,就可以稍微放心病變的可能。 尿若偏酸性容易起泡嗎? 目前並沒有這方面的因果關係。若有相關性, 大概也是因為高蛋白的食物所導致的。平常要注意的是,多喝水。避免過度加工食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您好 ,請問女性尿白血球酯異常,尿蛋白過多會有什麼影響呢?這幾年體檢都有這樣的問題,請問除了看醫生吃藥外,還可以靠什麼方式改善或避免呢? 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反覆出現尿潛血和(或)尿蛋白,且程度1+, 2+...越來越明顯,除了要考慮是否因為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引起的尿潛血或尿蛋白現象外,則要考慮腎絲球腎炎的可能,即慢性腎炎。 除了釐清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引起,建議民眾一旦出現反覆尿潛血和(或)尿蛋白,還是來大醫院檢查清楚。例如腎臟切片。 而治療方法,則要根據病因,做仔細地評估。例如,血壓控制、飲食限鹽.... 而白血球酯異常,則可能出現在泌尿道發炎情形,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等,要搭配臨床症狀,來推論並因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 專業洗腎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http://bit.ly/2w3hXDY 腎病患者飲食衛教文章 http://bit.ly/2KPZpfG

你好,我想請問一個問題 就是我去體檢的時候,報告出現一個紅字,就是尿蛋白,請問這是哪裡有問題

依您描述的內容: 尿蛋白超過標準,要先釐清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佳)、泌尿道感染、或原發性腎絲球腎炎問題。 也有一些屬於正常的蛋白出現在尿中,如大量的蛋白質攝取、大量運動,但需要先釐清上述可能的病因。 若有原因、可控制的因素,則要積極去控制,才能有效去控制蛋白尿。 在蛋白尿的飲食注意事項中,比較重要的是,避免過多鹽分的攝取。除了可改善腎功能外,對腎絲球構造的影響,可以再減低一些,也可以預防腎結石。 若已經影響腎功能很多了,則還要搭配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避免加工食品等等的限制要求。 重要的是,要跟醫師好好討論尿蛋白超過標準的程度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病飲食衛教文章 ► http://bit.ly/2KPZpfG

您好,最近去體檢,發現尿蛋白略高於標準值,請問要怎麼樣才可以防止繼續升高?

依您描述的內容: 尿蛋白超過標準,要先釐清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佳)、泌尿道感染、或原發性腎絲球腎炎問題。 若有原因、可控制的因素,則要積極去控制,才能有效去控制蛋白尿。 一般安排的檢查,包括,尿蛋白的定量,去了解尿蛋白的程度、血液生化檢查、及基本超音波掃描。 在蛋白尿的飲食注意事項中,比較重要的是,避免過多鹽分的攝取。除了可改善腎功能外,對腎絲球構造的影響,可以再減低一些,也可以預防腎結石。 若已經影響腎功能很多了,則還要搭配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避免加工食品等等的限制要求。 重要的是,要跟醫師好好討論尿蛋白超過標準的程度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發炎衛教文章 ► http://bit.ly/2w11UGP

請問尿酸值 9 無任何症狀,是否就是痛風,需要服降尿酸藥物嗎?飲食方面可以如何改善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尿酸值 9,沒有關節痛,就不能說是痛風,只能說是高尿酸血症。 一般高尿酸血症,影響到,除了關節病變外,擔心的還有腎結石、對腎功能不好的影響。 若沒有腎結石、腎功能不佳的問題,是不會第一時間服用藥物。 建議飲食控制、多喝水,增加尿酸的移除。 飲食部分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wen8.com.tw/posts/2011611545743900/ ...少食高嘌呤的內臟紅肉魚類_海鮮類及高湯滷汁肉汁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醫師您好:有幾個問題想請醫師幫我解惑,謝謝您!我女兒23歲,去年發現有血尿蛋白尿,診斷為A型腎炎,吃類固醇及優穩壓,暑假想排時間做腎臟切片確定病因,但屬侵入性檢查亦有風險,不知是否該做腎臟切片呢?為了控制蛋白尿需要吃一輩子的類固醇,女兒吃一年就胖了5公斤,擔心體重增加造成三高問題,減重增加氮廢物排出過量影響腎功能,不知該如何是好? 麻煩醫師了,感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年輕族群,發現不明原因血尿、蛋白尿,配合抽血血清檢查,初步懷疑 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而開始服用類固醇及優穩壓 (Olmesartan 錠),是很常見的腎炎組合用藥。 若要確診是否還有其他腎炎的可能,是需要安排侵入性的檢查: 腎臟切片。腎臟切片,在醫學中心或較大規模的醫院,屬於例行的侵入性檢查,亦有風險,唯為了將來用藥的 參考需求,醫師通常仍會建議執行切片的檢查。 類固醇導致的副作用,的確與三高有關聯。唯其控制腎炎,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藥物。可以跟臨床醫師討論,根據病情發展,調整類固醇的劑量,或評估是否使用醫療等級的藥物(魚油) 來控制 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醫師您好,我連續三次尿液檢查都有蛋白尿,請問需要注意什麼、或進一步做什麼檢查或治療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尿蛋白超過標準,要先釐清是哪種原因造成的,如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不佳)、泌尿道感染、或原發性腎絲球腎炎問題。 若有原因、可控制的因素,則要積極去控制,才能有效去控制蛋白尿。 一般安排的檢查,包括,尿蛋白的定量,去了解尿蛋白的程度、血液生化檢查、及基本超音波掃描。 在蛋白尿的飲食注意事項中,比較重要的是,避免過多鹽分的攝取。除了可改善腎功能外,對腎絲球構造的影響,可以再減低一些,也可以預防腎結石。 若已經影響腎功能很多了,則還要搭配低蛋白飲食、低磷、低鉀,避免加工食品等等的限制要求。 重要的是,要跟醫師好好討論尿蛋白超過標準的程度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發炎衛教文章 ► http://bit.ly/2w11UGP

我想請問醫師 腎動脈狹小是不是會造成身體含鹽率過高,造成高血壓 請問可以透過什麼檢查確認嗎? 謝謝醫師

依您描述的內容: 是的,腎動脈狹小(窄),會誘發身體的腎素-血管收縮素系,造成留滯鈉,進而高血壓。 一般,臨床上懷疑,有不明原因的高血壓、低血鉀、鹼血症...可以去抽血驗出血液中的 腎素(renin) 及 醛固酮(aldosterone) ,有高度懷疑腎動脈狹小(窄)可能下,才會下一步 去安排血管攝影(針對腎動脈部分)去做確診。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尿蛋白衛教文章 ►http://bit.ly/2HA6tk6

請問,我去做腎臟超音波,發顯腎臟有約2-3公分大的白色東西,醫生說是「雜質」,還未形成結石 ,可是腎臟好痛。請問腎臟雜質是指甚麼呢?該如何照護才能減輕疼痛,又該怎麼治療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腎臟有約2-3公分大白白的影像、未形成結石 ,以當下醫師的習慣用語,應該是鈣化存在的範圍。 但也有一種狀況,是良性的鈣化良性腫瘤(如腎血管肌肉脂肪瘤),亦為 白白的影像。但良性的鈣化良性腫瘤並不會感覺明顯疼痛。 腎臟痛的原因,也很多樣性,首先必須釐清痛是否來自腎臟。常見為泌尿道感染、腎結石、腎盂腎炎等來自腎臟的問題。 而大部分,仍屬於"非"腎臟來源的痛,如肌肉拉傷、骨骼問題、神經痛(如帶狀皰疹)。 建議做完超音波後,找原主治醫師,再詳細描述症狀,一步一步去釐清問題。當然,婦科的疾病也要考慮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病衛教文章 ►http://bit.ly/2KPZpfG

醫師您好,我三日前到深山踏青,運動過度,似乎發生了橫紋肌溶解症,於第二日醒來時尿液呈現些微偏紅。到今日尿液顏色已恢復正常,但仍覺得全身無力,無元氣,食慾不振,些微噁心但不頭暈,且睡前躺床難以入眠,是否是腎性貧血的徵兆?另外想請問補充鐵質是否能改善此症狀,以及最佳的食物補鐵方式為何呢?我吃葷食。請醫師解惑,問題可能有點長,謝謝,感激不盡

依您描述的內容: 橫紋肌溶解症的診斷,除了有過度運動外、深色小便外,臨床上的其他指標,如抽血生化數字(如肌球蛋白、肌酸磷化酵素)、驗尿,都是要符合橫紋肌溶解症診斷。 目前,很難推斷你發生橫紋肌溶解症。有時,也會碰到,劇烈運動,如跑馬拉松,造成的良性血尿狀況。 腎性貧血,則為一漸進式的症狀,症候也屬於多樣性,如全身無力,無元氣,食慾不振...除了腎臟因素外,缺鐵也會造成貧血。當然補充鐵劑,會有幫助。 訪間,有補充鐵劑的健康飲品,也有不錯的效果,若確診有缺鐵性貧血。 而腎性貧血、缺餮貧血,都可以用抽血,檢查出來的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炎飲食衛教文章 ► http://bit.ly/2w11UGP

醫生你好:我是一位乾燥症的患者,我的二顆腎臟有很多小石子,有些是皮質鈣化,經常會泌尿道大腸桿菌感染而住院,我又有抗藥性不能服用口服藥,每每發燒都必須住院治療,這問題困擾我多年了,幾乎2-3個月就要住院,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幫我解決這個問題?謝謝感恩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這是相當複雜的問題,自體免疫的疾病中,乾燥症、合併皮質鈣化 (Nephrocalcinosis) 的特色是,容易出現腎臟鈣化、進而腎結石的出現。 治療上,分2個部分。第一: 是否合併"酸血症"。若有,可鹼化尿液、矯正酸血症,可嘗試 改善石頭的生成。第二: 免疫系統的加強。這也許是無法透過藥物去加強,唯有正常作息、 適時的運動、休息,多攝取水分、避免憋尿......去改善發作的頻率。至於,純的蔓越莓錠 的攝取,需要得到醫師們的建議,方可嘗試看看。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病飲食衛教文章 ►http://bit.ly/2KPZpfG

謝謝蘇醫師詳細解說,請問洗腎患者可補充魚油、維他命B群嗎?這方面需要嗎?還有血紅素偏低,請問除了輸血藥物治療、及多食紅肉外還有什麼建議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補充魚油,是可以的,豐富的 EPA/DHA,可以降血脂肪外,對一些皮膚搔癢症、瘺管的穩定、情緒、免疫力... 等等,有一些報導指出,魚油可以幫忙改善上述症狀。 維他命B群,屬於水溶性微維生素,是可以補充的,雖然沒有強制需要,但大部分的腎友,是有這個需求的,特別有肝病的 腎友身上,適量的維他命B群補充,對體力、精神有改善。 血紅素偏低,要找尋病因,如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鐵(就要補充紅肉)、或流失太多 (如腸胃道出血、人工腎臟卡血),需要 避免不必要的出血情形、或造血過程(或骨髓造血能力不足),可考慮施打維生素 B12、維生素 C、或左旋肉鹼,都可以 改善貧血的問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腎臟炎飲食衛教文章►http://bit.ly/2GPOaat

醫師您好,請問尿酸mg/dL值過低,有什麼健康問題嗎?要如何改善?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是尿酸值遠低於正常值,會考慮一些罕見代謝性疾,如黃嘌呤尿、 Fanconi's syndrome、少見的是惡性腫瘤(Hodgkin's disease、多發性骨髓瘤、支氣管癌)。 而一般常見的低尿酸值(3.6),則是嚴格低蛋白飲食所造成,跟疾病無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請問:我經醫生抽血檢查,腎臟GFR66。照護尚須注意什麼呢? 建議多久定期回診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台灣成年人,約有11.9%的人數,落在所謂的慢性腎臟病,從第一期到第五期的總人數。按照腎絲球過濾率66,則落在慢性腎臟病第二期,但也不全然是慢性腎臟病,如果民眾沒有尿蛋白、沒有尿潛血、超音波(或病理組織上)沒有慢性腎病的證據,雖然過濾率66,也不代表是慢性腎臟病喔。若超音波證實有腎臟慢性實質變化,則屬於第二期慢性腎臟病。以此期的慢性腎臟病,宜持續注意飲食的要求,避免高鹽食物。若有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的問題,則需要個別控制至理想範圍。另外,避免脫水、避免過量止痛藥、避免來路不明中草藥等等,也需稍加注意。 其實,雖然是{慢性}腎臟病,只要能定期追蹤(約3-6個月)、配合醫師、衛教師、或營養師,雖然不是治癒腎臟病,但對以後的生活,肯定是加分的,不用過於擔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蘇鈺壬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w3hXDY 尿蛋白過高衛教文章 ►http://bit.ly/2HA6t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