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因為舌癌而做過氣切,在電療及化療時,想要把氣切口縫合再做,請問需要評估什麼呢?縫合有什麼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首先,問題本身,目前給予的資訊太少難以詳細回答。 但舌癌氣切縫合手術基本上不難, 主要還是在於當初氣切的原因有沒有解除,才會決定縫合氣切 例如 (1) 氣管壓迫問題是否已經完全沒有危險 (2) 傷口癒合狀況 (4) 腫瘤是否已經沒有復發跡象等等問題都必須要確認 因此臨床上必須與開氣切的醫師好好當面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抗癌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B72HJP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我公公原本是大腸癌,開刀後第二年醫師說有胃腸道基質瘤所以開第二次,之前開刀後有服用基利克,但五年後又復發,醫師說原本服用的標靶藥物基利克有抗藥性了所以才治不住,目前開完刀,醫師說要再吃其他標靶藥物,請問目前還有哪些標靶藥物治療?健保有給付嗎? 另外有在網路上查到溫熱化療,請問這種治療方式目前是用在哪些疾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應該是肌力克(Gleevac, Imatinib)失效後的治療還有哪些: 目前有的藥物 (健保有給付的喔!) (1) Sunitinib, Sutent(R),舒癌特 (2) Regorafenib, Stivaga(R), 癌瑞格 更多的有研究中的藥物,或者健保未給付的藥物, 非你的問題範圍,且相當昂貴,就暫不討論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們好!請問肝癌患者每天晚上可以喝一點養生酒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建議不要喔! 因為肝癌的直接原因就是酒精喔! 不管再怎麼有好處的酒,就是酒 就算是藥酒,紅酒,養生酒都一樣喔! 寧可把藥物換成水煎,保留藥物作用 也不要加酒去處理,2%也不建議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地中海貧血的患者(隱性,沒有特別症狀),完全不能補充鐵質嗎?因為本身最近有在吃保健食品,裡面含有葉酸、維生素還有鐵,這樣也會造成無法代謝嗎?或是在飲食及保健食品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其實地中海型貧血,不是不能補鐵的,而是根本沒效, 貧血的治療重點,在於要分辨清楚貧血的主因, 若非來自於缺鐵性貧血,補鐵不會有幫忙,反而會有鐵質過多沉積傷害肝臟的危險 地中海型貧血輕症,因為是遺傳疾病,根本不需要治療,也治不好 所以補鐵這個動作不僅無益,而且長期還有害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醫師說維他命D可以治療癌症(https://goo.gl/oQSGDk),後來查到榮總、台中醫院的醫生(https://goo.gl/J8ipBj)都有在做維他命D治療癌症。想請問這些研究結果是可以運用在臨床的嗎?若是的話,那該如何補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維生素D與癌症的關係,其實尚未有定論,因此過度的相信維生素D可以防止癌症或者降低癌症風險都是過頭的。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許多研究發現血中維生素D高的人似乎得到某些癌(不是全部,多數是腸癌、前列腺癌的研究)的機會較低。 但是這樣的研究多半是觀察性研究,也就是說可能有很多可能的潛在原因並沒有被控制。 例如在八十歲的患者血中維他命D的濃度較低(可能是骨鬆的族群),比起年輕人二十歲族群的血中維生素D濃度高 來推測前一個族群捯得到癌症機會較第二個族群低,是不公平的,因為忽略了年紀還有潛在其他病因啊!!! 但的確有很多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是普遍存在的 且維生素D補充也僅只是食品階級,真的要造成什麼嚴重的併發症也僅止於高劑量過度的攝取 補充維生素 D有可能可以降低骨鬆、代謝性疾病與幫助情緒穩定的好處 因此,癌症醫師對於維生素 D的角色其實還不確定,並不否認也不支持。 一切都要等前瞻性的研究才能下定論喔! (目前還沒有結果) 總之, 目前維生素D是否癌症治療所必須? 我們認為未必。 補充維生素D能否預防或者幫助治療癌症? 也未必。 但補充維生素D是否可以有好處? 我們相信是有的, 。 可否常規建議癌症患者補充維生素 D? 我們認為可以服用,但並未建議常規讓每個患者使用喔。 (表示證據不足以讓腫瘤科醫師推薦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缺鐵性貧血,可以自行買鐵劑服用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缺鐵性貧血,故名思義就是鐵質缺乏造成的貧血(血色素低下)。缺鐵性貧血佔了全世界一半左右的貧血成因,較常在女性身上發現。 缺鐵性貧血通常是導因於飲食中鐵質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或甚至是出血所造成的鐵質流失。而出血可發生在不同來源,如腸道、子宮或泌尿道。 其主要的治療除了找出其他隱藏的原因處理以外,就是鐵劑補充(有口服和針劑劑型),食物補充高鐵食物,維他命C強化食品也可加強鐵質在腸胃道中的吸收。 若希望自行購買鐵劑,要注意的是否有達到建議劑量一般是每日元素鐵150-200毫克。市面上常見的口服鐵劑有二價鐵劑(通常一日三次空腹口服),包括ferrous sulfate、ferrous gluconate與ferrous fumarate等,其元素鐵的含量分別為20%、11.6%與33%,及三價鐵劑(通常一日一次空腹口服)ferric hydroxide polymaltose complex(每顆100mg),此外其他成分不一的補充品可能就要再仔細閱讀其含量再行購買。至於食物中的鐵質,以動物的肝臟、菠菜、肉類、杏仁、花生、全穀類、及豆類等均可有程度不等的補充效果,在無禁忌症的情況下,應做為搭配治療。 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我想請問,我左手手臂摸到一顆凸起物,有點像淋巴結腫起來那樣,但比較大一點,過了五天都沒有消,也沒有變大,昨天看骨科醫生,說是腫瘤,如果沒變化就不需要開刀,只叫我不要揉它。但我還是很擔心,請問我求診什麼科比較好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來說,醫師應該不會跟您說是「腫瘤」,然後建議是「觀察,沒變化就不用開刀」 原因是,腫瘤一詞包含了良性與惡性的腫塊, 只要有一絲絲懷疑惡性,醫師就會教您去切片證實或者直接開刀拿掉 只有良性才可以觀察不理他,醫師通常會建議觀察的,幾乎都是良性的「脂肪瘤」。 所以,若您醫師的判斷正確,應該不需要擔心 但若您還是擔心,建議就近找腫瘤科、一般外科、整形外科確認一下即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核磁共振跟斷層掃描有不同?

依您的問題: 雖然兩種檢查通常都是為了觀察解剖位置的病灶、也都可以透過顯影劑來改善病灶的顯影(尤其是腫瘤) 這兩種檢查,基本上原理完全不同呦! 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基本上利用身體組織對於放射源的感應, 不同的組織,因為自身密度、組成、水分、脂肪與骨骼、空氣的組成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顯影 基本上是有放射線暴露的,但檢查相對簡便、便宜,因此廣為使用在腫瘤的診斷上。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则是利用水分子的共振成像原理 人類的身體有超過70%的水分,因此只要利用每種組織間的水分含量不同 利用磁場產生電子共振時,身體裡的水分子,會瞬間排列成一定的方向, 因為水分含量不同,顯影的樣子就會有深淺差異,因而達到比電腦斷層更精密的成像效果 此項檢查,在某些器官,檢測效果是特別突出的, 例如相當精密的腦、頭頸部、脊椎與脊髓、肌肉等等,都遠比電腦斷層來得好 但因為檢測費用、機器費用、檢測時間遠比電腦斷層久與貴,導致臨床上運用有些限制 不過此項檢查沒有放射線暴露,是一大特點。 但,並非所有時候都是核磁共振較好 他也是有限制的 例如 (1) 肺部,因為呼吸的關係,無法閉氣太久,導致顯影模糊,反而輸給電腦斷層顯影 (2) 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無法使用,例如脊椎鋼釘,手腳鋼板植入等等狀況,無法施行此項檢查 因為此項檢查就是在大磁鐵下做檢查,這些金屬植入物可能會在強大的磁場下, 脫離原來該有的位置而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險。 至於做什麼好,請交給您的醫師決定吧!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主治醫師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家人罹患胰臟癌第四期,已在做化療,想請問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呢?生酮飲食是否適合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家人已經開始接受化學治療 目前的飲食需要注意幾件事 (1) 建議高蛋白質與高熱量的飲食 (2) 完全避免生食與過餐的食物、冰箱的食物溫過再吃的食物 (3) 建議均衡攝取多種食物 (4) 避免只進食湯、粥等熱量低的食物 生酮飲食,是拿來治療癲癇與減重燃脂的方法喔 我並不建議腫瘤患者在高度需要熱量的時候,去強行改變身體利用熱量的方式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8醫生~最近網路瘋傳一則訊息,說 維他命B17可以治療癌症,又說喝馬鈴薯生汁可抑制癌細胞,治愈胃潰瘍、腎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請問是否屬實

依您描述的內容,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維生素B17, 這個已經流傳多年了,其實早就已經被破解為謠傳囉! 而且不能當健康食品使用,多食,會.中.毒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所謂的「維生素B17」,根本不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 他的化學名稱是「L-扁桃-β-葡萄糖醛酸」,為一種氰苷類的物質,由「苦杏仁苷」衍生而來。 多食會在體內代謝為氰化物,導致氰化物中毒!不可以開玩笑的! 且他宣稱的抗癌療效,根據大型實證醫學資料庫(The Cochrane Library)」討論之後 彙整了有關苦杏仁苷療效的全部臨床研究, 得出的結論為「沒有證據支持該物質能使癌症患者獲益」, 尤其與維他命C合併服用時,毒性更危險。 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不認可苦杏仁苷的治療癌症效果。 因此,請別上當喔! 若想幫助更多人,就同時跟衛生單位檢舉該販賣的單位「宣稱不實療效」,以免他們繼續販賣假藥害人 參考文章已經有很多,僅簡略舉幾個網頁給您參考 (1)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03796 (2) http://estat.pixnet.net/blog/post/198911848-%E7%99%8C%E7%97%87%E5%B7%A5%E6%A5%AD%E7%9A%84%E9%A8%99%E5%B1%80%EF%BC%9F%E9%82%84%E6%98%AF%E7%B6%AD%E7%94%9F%E7%B4%A0b17%E7%9A%84%E9%A8%99%E5%B1%80%EF%BC%9F (3) http://baike.baidu.com/view/912457.htm 第二個問題,也是很危險的謠傳,生馬鈴薯汁治療胃潰瘍、糖尿病與腎炎,根本就空穴來風喔! 因為生馬鈴薯根本就是糖類,會直接加重胃潰瘍與糖尿病,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增多與血糖飆升。 更何況,從沒有馬鈴薯證實可以控制癌症的研究 食物本身吃是沒有問題的,但不可能可以控制癌症的喔! 若是這麼簡單有效的方法就能控制癌症,馬鈴薯又這麼容易取得 怎麼可能還存在「流傳」階段呢? 一定會變成正規療法的!因此請刷亮你的眼睛喔!別被偏方給騙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之前右腳的淋巴腺突然腫一條,還破掉流髒血,但不會痛,有傷口,經醫生看後無事,但要吃消炎藥,請問這形成淋巴腫的原因有有哪些呢?可以如何預防?

依您描述的內容: 其實不太確定是否真的淋巴是腫大,您可能需要再跟您的醫師確認一下。 但若您問的是淋巴腫大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只要想像,淋巴系統負責人體的 (1) 免疫防禦能力; (2) 淋巴結流動,負責組織間廢物的代謝與循環, 有點像血管的功能。 就可以知道,會引起淋巴腫大的原因,不外乎 (A) 感染,引發了免疫反應,造成淋巴腫大。通常病灶就在淋巴腫大的附近。 通常會伴隨著疼痛與發熱(有時候紅、腫、熱、痛都有),甚至發燒的狀況,也可能會有破皮感染、流膿的問題。 治療通常要根據感染的病原體(細菌、黴菌、結核菌、病毒等)進行抗生素或抗病原體的治療。 (B) 免疫疾病的發炎狀況,引發淋巴腫大。病灶通常是全身性的。 這時候通常也可能合併感染,但是以免疫疾病起頭,治療也應該根據免疫疾病的種類著手。 (C) 淋巴結流動受影響的任何疾病。如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等。病灶常在腹腔內不容易診斷。 若有腫瘤的狀況,可能會越來越嚴重,通常影響的只有單側,雙側較少見(也有可能) 嚴重的狀況的確有可能破皮然後不斷流出組織液來。 既然可能患有感染或者淋巴腫大,建議您還是要密切追蹤,與醫師配合治療與規則回診直到恢復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http://goo.gl/StjJqU

醫師您好,家人發生甲狀腺腫瘤引發病變,切除檢查後為末期,但病人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血糖、血壓疾病,且中風過行動不便,我們好猶豫是該選擇讓家人安寧的度過,或是保握任何一絲治療的機會與希望,懇請醫生給予臨床上的建議,如甲狀腺腫瘤末期的預後及治療效果如何呢?感恩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甲狀腺腫瘤目前的治療,有粗分為分化型(dirrefrentiated)與未分化型(non-differentiated, anaplastic)兩大類 目前分化型甲狀腺癌,基本上會建議可以考慮碘131治療,或進行基因檢測(BRAF突變檢測等), 因此治療是有口服藥物的! 未分化型,可能要考慮化學治療,或是後線標靶治療,預後較差,進展快速。 簡單講,縱使患者是中風、心血管疾病、血糖、血壓疾病,也並非無法進行抗癌治療, 建議與您的主治醫師(內分泌科醫師或血液腫瘤科醫師)討論一下藥物的選項, 若真的無法進行或無法忍受治療的副作用,或者是患者的心願, 也可進行安寧緩和的照顧模式,採居家緩和療法(各大醫院幾乎都有此服務)進行最適合的症狀照護。 在最後的時光,給予最有尊嚴的照顧,盡量在有限的時光內,盡可能不要增加他的痛苦。 祝福您與家人!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癌症治療衛教文章 ► http://bit.ly/2B72HJP

請問 我是遺傳性地中海貧血,這有辦法根治嗎? 本來覺得不太影響生活,所以沒什麼在意 ,只是最後很容易頭昏 ,不知道是不是這關係 ?還有突然的蹲下 ,然後起立, 會頭昏 ,請問跟貧血也有關係嗎 ??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遺傳性的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是無法治療的喔! 至少現在的醫學沒有辦法。 (2) 您提到的症狀,就是很像是貧血的狀況喔! 因此建議到大醫院的「血液科」確診並且檢查血紅素的高低, 一般來說,血紅素若大於8mg/dl,理論上基本上不太會暈眩頭暈的 若有其他可能因素,可能需一進一步釐清,找出暈眩原因較好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目前家人因子宮頸癌在做免疫療法療程,也同步在台中的醫院做肺部的螺旋刀電療,想請問做電療及免疫治療是否會影響scc指數變化有哪些因素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SCC指數在治療中可能上上下下 還是以治療完 完整評估為主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想請教問8健康諮詢平台的專家醫生,罹患卵巢癌4a,4年前開刀化療後,又復發轉移2次,現CA125指数又升高到30左右,醫生有提到做基因檢測,有分抽血基因檢測和組織的基因檢測二種,我想請問做這两種檢測的幫助為何?兩者有何差異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基因檢測在現今腫瘤治療藥物的參考上,的確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就檢體的差異上的確分為兩大類: (1) 腫瘤組織的分析,簡單說就是使用新取得的切片或是過去的切片去進行基因分析 (2) 血液或其他檢體(口水、腹水、胸水等),但以血液檢測較為成熟,又稱為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 前者腫瘤組織的基因檢測,技術上較容易,準確性高,能找到的基因突變也較多,對治療的幫助可能比較明確,但缺點是較不即時,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當年開刀的病況,而不是眼前的病況。另外,當年切片的位置也可能並不代表所有腫瘤,這就是所謂的腫瘤異質性(),萬一僅憑一個角落的切片就決定對整的腫瘤的治療策略似乎又有點不足且危險。 後者血液基因檢測,又稱(circulating tumor DNA),技術上較難,價格上也較貴,原因是因為基因分析的深度必須很深,以因應血液中腫瘤基因過於稀少的困境,因此能找到的基因突變通常不多,有時候易出現偽陰性(假陰性),也就是說應該有基因突變卻驗不到的困境;但相對組織僅憑一個角落就下判斷的困境,血液中的基因訊息倒是較為全面,原發部位包含轉移部位的基因訊息可能都包含在內。目前此技術的確已運用在偵測早期癌症復發的領域,不過前提是:復發的腫瘤必須有基因突變,若沒有基因突變(或是基因檢測套組的檢測基因數目過於少),盡管進行血液的基因分析,依然無法得到腫瘤訊息的。 因此,檢測前有很多問題須先確定,可以跟醫師先討論 (1) 懷疑原來疾病的復發,是否已經先做過傳統影像檢測(CT/MRI/內視鏡),無法確定但仍高度懷疑復發? (ps. CA125升高不一定是癌症復發) (2) 若高度懷疑復發,對於腫瘤基因檢測想要測定哪個基因標的?是突變(mutation)或是基因過表現(amplification)? (如KRAS, EGFR mutation, ERBB2 amplification等) (3) 請醫師詳細評估,檢測的目的是診斷,治療,或僅只是排除復發?再決定做哪一種,若是這些目的都有,甚至應該考慮兩者都做,這樣才能知道當年的腫瘤與現在懷疑復發的腫瘤,就基因上來說是否同樣一個腫瘤。 但此項檢測,仍為相當高價的項目,也得謹慎評估經濟壓力與未來的治療參考價值高低再行決定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mRNA癌症篩檢衛教文章 ►http://bit.ly/2JmR8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