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問8
關於我們
專欄主題
海扶刀專欄
問8相關
愛滋集 AIDSELF
盧柏文

胃腸肝膽科

文章數
29
回答數
290
文章數
29
回答數
290

【盧柏文醫師】誰來保障我的腸胃道健康?談內視鏡次專科技術養成

台灣的醫療發達,在這背後有無數醫療界前輩的努力以及病人的奉獻。無論是早期的肝炎防治,到大腸癌發生率直線上升的今日,完善的篩檢消化體系篩檢與進步的內視鏡技術,也讓台灣在消化醫學領域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在台灣,消化醫學領域中,不管是研究計畫的推行、人員的訓練管理、國際討論會等的組織主要就是消化系醫學會(GEST, The Gastroenterological Society of Taiwan)。從肝臟疾病、大腸直腸、胃部等相關問題都是學會著重的領域。消化醫學會也參與許多國內重量級的研究計畫,如台灣國病的BC肝根除計畫、胃癌及潰瘍疾病的幽門螺旋桿菌根除計畫、大腸癌的早期癌篩與檢查等等。消化醫學會也肩負著台灣與國際間接軌的重要角色,因此定期舉辦國內外研討會、實證醫學討論會,每年的Taiwan Digestive week、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總能號召國內外醫學專家來到台灣一同分享、討論最新研究以及臨床處置。

【盧柏文醫師】安睡下檢查、讓病患重獲新生的無痛舒眠麻醉大腸鏡

傳統的大腸鏡,是把一隻軟性、纖維製造、大概一隻食指粗(11-13mm)的內視鏡放入肛門,順著腸道一路向上,觀察直腸及整段大腸,包含乙狀結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迴盲瓣的變化,整個過程雖然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但對許多人,尤其之前有接受過腹部手術(包括剖腹產)的人來說並不好忍受。另外,術前要進行清腸,不只飲食須盡量遵守「低渣飲食」、「低FODMAP飲食」的原則外,在術前一天開始使用瀉劑,才能避免不良清腸狀態影響判讀結果。那醫師會用什麼工具來衡量清腸狀態的好壞呢?

【盧柏文醫師】食道癌-與美食相伴的寧靜殺手

食道癌顧名思義就是原發在食道的癌症,依照位置及型態可以分為兩類,第一是佔全部食道惡性腫瘤約九成的「鱗狀上皮癌」,通常發生在食道的上三分之二處;第二是「食道腺癌」,一種從食道腺體產生癌變的腫瘤,通常發生在食道的下三分之一。

【盧柏文醫師】留意無聲的器官,認識肝癌的檢驗方式

「肝臟是個沈默的器官」,是因為它並沒有類似體表般敏感的神經分佈,若是長了腫瘤不會因為壓迫到周邊組織而造成立即的疼痛與不適。因此肝癌初期大多以一些不特定的表徵作為呈現(上腹部悶悶脹脹的,全身無力,或者是輕微的黃疸上升或食慾不振)。

【盧柏文醫師】胃癌初期症狀類似胃病!談胃鏡檢查

胃癌有多種,但大部分都是腺癌。根據惡性腫瘤分化來源的細胞不同,我們可以把胃癌大致區分為:腺癌、淋巴癌、腸胃道基質細胞,以及極為罕見的惡性平滑肌肉瘤。其中大部分(90%)的胃癌都是腺癌。

【盧柏文醫師】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下一步-大腸鏡檢查

大腸癌長年暫居台灣發生率與死亡率前三名,107年因為大腸過世的病人人數高達5,823人,是台灣衛生當局長期關注的議題。大腸癌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然而過去卻因為沒辦法及早發現而造成死亡人數逐漸攀升。自民國93年起,推動5大便潛血篩檢,更自民國99年開始納入健保給付,並且於民國102年開始年6月起將篩檢年齡調為50-74歲。據國外統計約可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潛血反應在配合後續的大腸鏡檢查,讓在醫療衛生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成功讓台灣的大腸癌死亡率大幅降低,然而卻有很多人不清楚大腸鏡的檢查過程而推遲檢查,今天我們就來一探大腸鏡的完整檢查過程以及應該要注意的事項吧!

【盧柏文醫師】大腸癌躍十大癌症之首!了解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大腸癌很顯然是個重要的議題,攻佔各大媒體篇幅。任何有關癌症的一切,包括流行病學、高風險群、症狀、診斷、治療,都在這幾年成了討論的焦點。關於大腸癌,最有效的防治,例如避免吃油炸類食物、多運動…等涉及生活習慣,往往不如想像中容易。此外,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不經會問:「沒有什麼症狀,卻可能罹患大腸癌!那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安心?」

【盧柏文醫師】淺談大腸息肉

許多人檢查出有大腸息肉、或是糞便潛血驗出陽性,就以為自己罹患了大腸癌。實際上,大腸息肉並不少見,而且未必所有的大腸息肉都和大腸癌有關。

【盧柏文醫師】C型肝炎的治療新進展

隨著C型肝炎的治療新進展,全球現階段的C型肝炎治療已經由早年的口服雷巴威林,加上施打干擾素進展到口服的抗病毒藥物(DAA, direct acting antivirals),也就是大家先前在討論是否健保給付口服抗C型肝炎的藥物。

【盧柏文醫師】腸胃炎吃完醫生開的藥物之後,什麼時候可以正常進食?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持續的時間每個患者都不盡相同,通常一周之內會逐漸痊癒。然而這段期間,以下這些食物請儘量避免

【盧柏文醫師】月圓人團圓,身材不能圓

每當烤肉節(中秋節)一到,所有團圓的有情人們,總是相約外出一起大快朵頤,共度美好佳節時光。然而,在烤肉月餅雙重奏的夾殺之下,已經克制已久的食慾,是不是使了洪荒之力大爆發?

【盧柏文醫師】無聲的肝--留意肝病前兆,預防勝於治療

無聲的肝--留意肝病前兆,預防勝於治療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105年死因的第10名,肝癌則為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名。 其中根據調查,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有20%為慢性C型肝炎的感染者。因此,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又被稱做是「肝病三部曲」,我們不可不謹慎看待。肝炎患者大多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但若肝臟細胞持續發炎受損,造成肝硬化,影響肝臟處理養分、藥物和毒素時,就會引發各種症狀。常見的症狀有:疲倦、食慾不振、噁心或嘔吐等症狀,進展到肝硬化,嚴重時會出現食道靜脈瘤曲張、腹水、黃疸、肝性腦病變造成意識昏迷、或是併發肝癌等。

【盧柏文醫師】可以從血液中驗出大腸癌嗎?

關於血液檢驗大腸癌,有許多血清學的大腸腫瘤指數被討論,特別是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也就是癌胚抗原。

【盧柏文醫師】膽結石只能切除膽囊?

由於現今外科技術的進步,與麻醉方式的演進,基本上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疾病,都還是傾向於用內視鏡的方式做膽囊切除,至於非外科的膽結石處理方式,剩下比較有效的便是使用口服膽酸

【盧柏文醫師】肚子痛又不停放屁 潛談「腸躁症」治療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的腹痛,並且在沒有確定生理上的因素下,導致的腸蠕動異常.而且在患者身上並沒有特定的蠕動方式可以做區分

【盧柏文醫師】胃潰瘍可不可喝檸檬水?

胃酸是造成潰瘍的主要原因,所以會造成胃酸分泌的飲料與食物都可能要避免: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檸檬汁,柳橙汁,葡萄柚汁,番茄汁,太過油膩的食物

【盧柏文醫師】肚子脹氣又一直想放屁,讓你尷尬不已?

腹部脹氣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欠缺運動而造成的蠕動下降

【盧柏文醫師】睡眠不足與五種腸胃道疾病

睡眠不足與五種腸胃道疾病 1.胃食道逆流2.胃潰瘍3.發炎性大腸疾病4.腸躁症5.大腸癌 看似無關的腸胃道健康其實與睡眠大有關係,一日之計在於晨,健康之道在於腸,別再剝削你的腸胃道,還是早點休息,讓腸胃道更健康吧!

【盧柏文醫師】淺談腸胃炎

淺談腸胃炎 除了經由感染者的傳染之外,吃到不潔的食物、洗手過程未落實等等,都有可能讓病原突破體表免疫防線;此外,嬰幼兒由於免疫力較差,更容易因為腸胃炎感染造成的脫水,以至於症狀也相較成人明顯 。

【盧柏文醫師】幽門桿菌感染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照護呢?

幽門桿菌目前已知和胃炎、12指腸潰瘍和胃癌有相關,所以會建議一但有幽門桿菌,最好還是儘早治療。

Copyright © 2021 Nulla Inc 版權所有

關於問8
關於我們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政策
聯絡我們
問8相關
愛滋集
登入
專家登入
企業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