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我想請問眼壓偏高和腦壓有關嗎?小孩11歲喊頭痛但腦波檢查正常,去檢查眼睛視力還算標準,視神經也正常,但眼壓22偏高要再複試。醫生說通常眼壓30才會頭痛。不知道是頭痛引起眼壓偏高嗎?其他神經學也無異常症狀,真不知道要做腦部影像檢查嗎?謝謝您耐心的。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眼壓偏高有很多原因,當然包括腦部佔位性病灶引起腦壓上升連帶造成眼壓偏高,但也有可能是青光眼等眼科問題導致。 2. 您提到視神經正常,應該是有點散瞳劑看眼底? 因為若起因於腦壓上升致眼壓升高,一般眼底鏡會看到視神經盤附近相關的變化,所以推測若視神經正常腦部有病灶機會應該不大。 3. 頭痛原因也很多,壓力、睡眠、鼻竇炎、近視?眼鏡配戴合適? 4. 其他神經學若無異常,也沒有噁心嘔吐嗜睡行為怪異等問題,可建議再觀察 5. 如果還是不放心想做進一步檢查,但礙於之前檢查幾乎正常,也沒神經學異常,健保給付會有醫療浪費之虞。可考慮自費接受磁振掃描(MRI)檢查(約15000左右,可再詢問確切價錢)。MRI檢查沒有輻射線疑慮,也是相當精密的檢查工具。只是檢查時間久大約40分鐘,要小朋友能夠配合最好。 6. 以上還是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適時表達您的想法與想做進一步檢查的考量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想請教一下最近去做mri,報告出來說有一些小血管缺血或是老化。不知道這樣的狀況否出現什麼症狀需要特別注意呢?在臨床上與未來發生早發性失智有關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若是您已經有一定年紀,這些MRI上的發現基本上並不代表有特殊意義,可能很多人都會有如此的發現。不過若是您有症狀:肢體無力麻痺(短暫或持續)、臉歪嘴斜等等類似中風的症狀,那建議您尋求神經內科醫師的諮詢,如果沒有上述症狀也可以諮詢神內醫師看是否需服用藥物或是定期追蹤觀察。 (2)某些早發性失智的確與血管缺血有關,不過跟上述一樣,可以諮詢神內醫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想請問腦下垂體水瘤反覆出現的原因可能為何呢?因為我已經開了兩次次刀了(105/12及106/4)仍然復發,很不解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腦部構造是被腦脊髓液(也就是俗稱的腦水)所包覆,正常情況下腦水在腦部製造後會一直循環。而水瘤就是某部分的腦水循環到某一部位之後,只進不出。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壓力,視這些積水水壓的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水瘤的治療最好是要將積水打通引流到正常腦水循環的途徑,所以手術當中要將產生隔閡的構造打通。聽起來容易但是往往打通之後會再關閉,這也許就是您復發的原因。如果復發也有症狀就要再考慮治療。另外,針對水瘤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治療流程,有如上述必須將阻礙打通,但是卻也可能一旦打通之後造成腦水鼻漏(因為與整個腦水循環系統互通了);亦或是只將水瘤切開引流,但是也很容易復發。綜上所述,若是還有症狀就需考慮治療,經鼻手術或是開顱手術均可選擇,就看您跟主治醫師討論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是有關於我的家人,已76歲,約15年前已開刀脊椎壓迫神經,近年來下肢開始容易麻,甚至是腳指頭也會麻,有試過血循藥及神經內科開的用藥約半年無改善,也試過泡腳機也只能改善一時,近幾日有回診照一張CXR說脊椎開刀地方沒有跑位,之前做過雙下肢的肌電圖也無異常,想詢問一下這種狀況看神經內科還是神外較好呢?會不會是周邊動脈的問題? PM 9:39

依您描述的內容,聽起來比較像是周邊循環的問題。雖然說有些藥物可以促進周邊血液循環,但藥物畢竟有其極限,對於血管阻塞這類退化性疾病,只能達到延緩退化而非根治效果。 如果影像檢查及神經學檢查都正常,建議可以到神經內科看看醫師進一步的診治與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家人患有星狀細胞膠質母細胞腦瘤3級,7公分,醫師說是良性,但無法完全切除,目前已手術切除大部分,現在作放射治療及口服化療。想請問復發率及存活率?治療過程需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是第三級膠質瘤,仍屬於高惡性度,可申請重大傷病。若是膠質母細胞瘤則為第4級。術後接受放化療可以有效延緩復發。一般第三級的平均存活約三到五年。 治療中應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規律作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本人是66歲的女性, 有十多年的頭痛 毛病 , 頭右後頂部 有脈搏式的抽痛 ,頭一轉動會更痛,還有常聞到煙味。醫生建議自費做MRI ,有簽注射顯影劑同意書但沒有打 ,報告結果是正常,醫生說還不清楚我頭痛的原因,開了Neurontin抗癲癇的藥給我吃,目前無效。我想知道 施打顯影劑做 腦部 MRI可否看出腦部腫瘤或組織病變呢?或我需要再做什麼檢查才能找出病因?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1.MRI已經是最詳細的檢查了,雖沒有打顯影劑但是還是可以提供相當詳盡的腦部資訊,顯影劑只是針對特定病灶可以看的更清楚,但並非所有病灶都必須打顯影劑才能看到,腦部腫瘤、發炎、腦水腫積水等,不一定需要打顯影劑才能看得到 2.據您所述也有可能是偏頭痛,只是連帶有聞到煙味的症狀,偏頭痛就沒有影像檢查可以輔助,只能從病史來判斷 3.至於是不是癲癇,就很難說。有時候開立抗癲癇的藥物臨床上也不一定是治療癲癇,只是拿來緩解症狀,如果還是懷疑癲癇,建議可尋找醫學中心「神經內科癲癇專科」詢問,但務必說明您已接受過MRI以及相關治療 4.也可以選擇先吃藥然後再追蹤腦部MRI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頭痛檢查衛教文章 ►http://bit.ly/2MkopAv

請問,有一種高葡萄糖增生注射,不知道對於骨刺治療效果如何?

所謂的增生療法是針對身體受損的肌腱韌帶關節組織,施打高濃度葡萄糖水, 以促使組織產生輕微的發炎,誘發增生反應,再次啟動修補機制,促進組織復原,強化軟組織的強度、減少疼痛。而骨刺是骨頭磨損退化所產生的骨贅生物,與增生療法的目的恐怕不盡相同,效果可能有限。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醫師您好,經檢查發現我有頸韌帶鈣化,平常頸椎會稍有不舒服感。想請問除了肌肉鬆弛劑、外用藥膏塗抹;多曬太陽、補充鈣質;還有什麼積極方法作保養呢?平時需要注意什麼?

我們頸椎是由許多的韌帶支撐連結起來的,我想你所說的應該是指後頸韌帶。 我們人脖子後方有一條強韌有力的後頸韌帶,它的存在,可以讓我們這顆重得像西瓜的頭顱不會每天“垂頭喪氣”~那為什麼這條韌帶會鈣化呢?目前是認為由於反覆不斷地發炎造成的。這可能是因為頸椎長期的姿勢不良、使用不當、外傷等因素導致。所以,一旦發現有鈣化現象,就表示你的頸椎已經有某種程度的退化了,該小心注意了! 保養方式無他,就是適度的運動以鍛鍊核心肌群、以及適當的休息與良好姿勢習慣的養成。強健的核心肌群,可以減少頸椎的負擔,適當的休息與良好的姿勢習慣,可以減少頸椎及周遭結構的傷害。 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難做到的,加油!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前陣子看到網路文章,說天氣很熱、體溫較高的時候,不能瞬間、大口喝冰水、冷水洗手洗臉、淋浴,會引起血管急速收縮、破裂,引發中風。請問是真的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並不會影響到腦血管收縮甚至破裂,實在是言過其實。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經檢查發現我有腦膜瘤在正中央,大概2.5公分,年齡66歲。想請問一般開腦膜瘤的手術,會有哪些風險呢?成功率高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風險: 1. 全身麻醉,依照個人體質,若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洗腎等,那風險及死亡率當然相對高,若沒有以上共病症,那因麻醉造成的死亡率大約在0.5%以下,但絕非不會發生,即使身體健康的人也會有些無法預料的風險。 2. 手術本身,腦膜瘤的手術困難度大致上與腫瘤位置、大小、與周邊血管神經相連度與侵犯程度而決定。您所謂的正中央若是在表淺那相對簡單,若是在深層如顱底與腦幹附近就困難。2.5公分如果是表淺那相對簡單,深部就難。風險包括術後出血,腦腫脹,相鄰神經血管損傷,感染等。以上列出常見風險及併發症,倒不一定都會發生。主要還是與腫瘤位置相關。 3.一般我們無法回答成功率,如果沒遇上上述風險那就是成功。而教科書及文獻也大部分探討的是併發症、致死or、致殘率。 *建議與您主刀醫師討論再決定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您好,家人因為被公車門夾到受傷, 骨頭沒有斷裂 ,但是右指無名指皮膚跟肌肉 ,神經組織受傷, 整形外科醫師縫合之後 ,建議可以使用高壓氧治療促進神經的生長, 讓恢復較快, 想請問一下問8醫師 ,用高壓氧對神經的修復有幫助嗎? 感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高壓氧在神經系統方面的應用,其實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療效功用。 下列是美國海底暨高壓氧醫學會所列關於高壓氧的使用適應症;包括: 1. 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 2. 減壓症 3. 氣體栓塞 4. 氣壞疽 5. 壓碎傷腔室症候群, 急性外傷性缺血 6. 腦膿瘍 7. 燙傷 8. 皮膚及皮辦移植癒合不良 9. 壞死性軟組織感染 10.骨髓炎 11.放射性組織傷害 12.大量出血 13.傷口癒合不良 由上列可發現高壓氧主要用於皮膚骨骼等組織癒合生長不良;至於神經損傷,牽涉的因子太多,且有許多機轉仍不為人知,所以恐怕效果有限。 建議可以和手術的整形醫師詳談相關功效與副作用,再做決定~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爸爸之前小中風,醫生建議他吃阿斯匹靈可以減少血栓,但他服用後會吐,腹脹不舒服。想請問小中風後的藥物除了阿斯匹靈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治療腦部梗塞性中風主要是以這類「抗血小板凝集藥物」為主,除了阿斯匹靈 (Aspirin)以外,還有保栓通(Clopidogrel),或是較新的普栓達(Dabigatran)。雖然阿斯匹靈是很老的藥物,但臨床上還是以阿斯匹靈治療為主,不過考量到您父親對阿斯匹靈會有不適感,可以跟您父親的主治醫師反應看是否可更改藥物或是加上一些腸胃用藥,來減緩阿斯匹靈造成的不適。 2.日常生活請盡量避免過油過鹹飲食,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必須戒煙戒酒。照顧方面,若您父親有行動不便需人看護,請小心安全避免跌倒受傷。若可以請規律的適度運動,保持正常生活作息。最重要的要定期回診並持續追蹤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醫師您好,醫生說我的腰椎骨頭第四、五節有滑脫,有壓到神經,我3月初要開刀,請問腰椎滑脫一定要放墊片嗎?手術後有哪些後遺症?需要如何注意照護呢?

腰椎椎體滑脫常伴隨有腰背痠痛、走路走沒幾步就腳麻酸痛甚至無力的情形(間歇性跛行),而手術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滑脫不穩定的節段進行固定、骨融合。所謂的墊片,一般是指於椎體間放置一個支撐物以達到固定及骨融合的目的,另外多會搭配使用骨釘,這樣可以達到最佳固定的效果;那既然是“固定”,術後活動度一定會受限,而且手術的節段越長、受限的狀況越明顯;除此之外,手術鄰近節加速退化、感染、出血等,都是可能之併發症與後遺症;術後會使用背架約3-6個月,且短時間內不宜負重或過度激烈的運動。還是會建議在術前和醫生討論清楚相關術式與術後可能之狀況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您好,我因位顱底脊索瘤切除手術,年初做了一次頭部電腦CT,這兩個月各做一次頭部MRI。對顯影劑無過敏反應。醫院安排10/6做肺部電腦CT,作為日後追蹤有無轉移的對照基礎。我擔心短時間內接受太多輻射量對身體有害,請問在這一年內做了這麼多檢查,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其實依您的狀況,不需太擔心輻射劑量,您所接受的MRI檢查是完全沒有輻射暴露風險的,MRI純粹是以磁場造成體內水分子變化然後來偵測病灶的技術,換言之並沒有牽涉到任何X光射線亦即無輻射暴露之問題。 2.而若您一年接受兩次左右CT,頭部CT約2mSV(2毫西佛),肺部CT約1~2mSV,那也絕對是在安全暴露範圍之內,甚至遠低於原能會公布的輻射安全劑量50mSV。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x1OfQ0

想請問一下經檢查說我有頸椎神經壓迫,目前在診所看是說沒有太嚴重,復健就好,但左手大拇指一直有麻麻的感覺。請問需要注意甚麼呢?或要評估甚麼狀況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跟治療呢? 有需要做MRI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神經受到壓迫,一開始都是以麻、酸、痛等方式表現,而若是壓迫程度增加,則會產生肢體無力等較明顯的神經學症狀;如果開始出現這類情形,表示神經受損的情況可能變嚴重,會建議儘早就醫檢查喔! 至於做何種檢查,則須依臨床實際狀況而決定。初期病患,一般會照X光片看骨頭排列、磨損情況,或是做神經傳導檢查,評估神經何處有明顯壓迫;若是有嚴重的神經壓迫症狀,則會考慮安排核磁共振做進一步的診斷。但實際需何種檢查或治療,建議當面與醫師諮詢討論過較合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 http://bit.ly/2BcP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