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長輩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想了解治療上打玻尿酸或prp之優缺點、副作用為何?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玻尿酸在膝關節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高度的保水性、黏彈性和潤滑作用,覆蓋於軟骨表面保護軟骨,防止磨損及退化、抑制發炎反應、改善關節攣縮並增加關節活動度,一次注射大約可維持3~6個月。玻尿酸目前有健保給付,給付條件為在同一院所,以保守治療及一般藥物治療時間累計6個月以上,仍無效者才能使用。有的人在注射完初期會感到腫脹及酸痛感,比較嚴重的副作用為皮膚或關節內的感染,因此施打是要注意注射處的皮膚狀況及適當的消毒。 PRP療法是抽取自體血液後,經離心純化出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再注射到患處,因血小板內部含有多種生長因子,可促進肌肉及纖維細胞生長,有助於人體組織修復或再生,部分研究報導指出注射完PRP後有部分軟骨再生的功效,不過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PRP注射健保是不給付的,各家醫療院所收費不一,品質也不盡相同,一般一年打一個療程,一個療程打1~2劑 (這部分每位醫師的標準可能也不大相同)。施打PRP的副作用除了初期的發炎及腫脹,若抽血離心的過程沒有做好適當的無菌,可能也會造成關節感染的風險,另外少數報導長期施打可能有增加癌細胞生長的疑慮。 最後要提醒您這些注射療法一般只建議用在輕度到中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且仍應配合生活型態的調整,以及適當的藥物與復健治療。若軟骨已經嚴重磨損或變形,注射治療的效果通常不會太好,因此若是嚴重的退化變形,還是應考慮手術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請問維骨力是補硬骨的嗎?第二型膠原蛋白是補軟骨的嗎?有聽人說維骨力不能長期吃是這樣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市面上的維骨力,主成分便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與軟骨素可刺激蛋白聚合成與關節滑液的分泌,增加骨骼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透過關節的代謝正常化,保護骨骼之間不會因為摩擦而受損。第二型膠原蛋白主要作用在軟骨,可以幫助軟骨組織再生,也可以預防關節炎。但要注意結構未經酸、鹼破壞的二型膠原蛋白,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才具有治療關節炎的功效。使用葡萄糖胺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腹瀉、心灼熱感與噁心等,極少數會產生過敏反應。若對貝類過敏或是氣喘患者並不建議使用葡萄糖胺。如無副作用長期服用並不會有特別重大的併發症。 有關其他關節保養品的補充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731/2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想請問骨科醫師,肌腱炎(媽媽手)沒持續治療是會鈣化對嗎?那鈣化後會有哪些症狀及引響呢?嚴重的話,又會變怎樣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反覆的肌腱發炎是可能引起鈣沉積吸收, 但所謂的媽媽手主要是橈側手腕控制大拇指的兩條肌腱的滑膜發炎, 所以通常不會見到所謂的肌腱鈣化。嚴重的媽媽手主要是對藥物及復健治療效果不佳, 導致日常生活或工作上的 不便及不適, 最後通常需要手術才能根治。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腕隧道症候群衛教文章 ►http://bit.ly/2Tskf9A

請問如何分辨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退化性關節炎呢?在保健食品上各分別能補充什麼來保養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類風溼性關節炎與基因(自父母遺傳給子女)、環境、荷爾蒙有關, 通常起病於中年,女性較為好發。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和僵硬。如果一側膝部或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另一側的膝部和手亦會罹患此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侵犯身體的任何關節,常常可以侵犯多個關節,此乃與退化性關節炎最大的不同。退化性關節炎為長期關節使用或受傷,導致關節軟骨的磨損,通常是單一側發生,最常見的部位為膝蓋、足踝等下肢關節。不管是退化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還是以適當的活動、復健、保護、以及藥物治療為主。營養品的部分在關節保養沒甚麼差異,且市面上很多,如葡萄糖胺(維骨力),軟骨素,膠原蛋白等,認證過的基本上對身體大多沒有壞處,功效則見仁見智,以上供您參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媽媽因髖關節退化,6/15動了更換髖關節的手術、至今已45天了,已經不會痛了,但走起路來總是一跛一跛的,醫生的解釋是肌肉量未練足,想請問該做些什麼復健治療,或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該如何追蹤術後復原狀況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髖關節置換術後的復健主要是加強大腿股四頭肌,以及外展肌的訓練,訓練的方式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oman123.pixnet.net/blog/post/451312817-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2個月的運動復健 一般術後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約需6~8週,力量的訓練需三個月以上,除了注意傷口的情況,還要避免雙腳交叉的動作,練習蹲下時記得雙腳要打開,膝蓋不要併攏,最後就是按時回診追蹤X光。祝早日康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請問腳踝扭傷,在飲食及保健食品方面可以補充什麼幫助修復韌帶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一般受傷或是手術後,急性期需補充蛋白質及醣類提供需要的熱量及養分,避免高脂肪,油炸,或其他過度加工的食品。詳細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906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跑者膝衛教文章 ►http://bit.ly/2Jft1UD

請問 我左前鎖骨開刀,出院前問有什麼飲食上要注意,護理師回答說補的不要吃,請問這個補的定義是什麼呢?同學要買養氣人參跟靈芝給我喝,算是補的嗎?我現在每天吃B群,鋅,葉黃素,鈣,C,益生菌,是否可以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骨折後的飲食除了可稍微多補充一些鈣質,其他和一般無異,如有手術可多補充一些蛋白質可幫助傷口癒合,煙酒當然應盡量避免。日常作息是以規律飲食,睡眠充足為準,並依照醫師指示做適當的復健活動,避免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至於市面上的補品及營養品雖沒有特別的禁忌,但適當補充即可,不需要過量食用。祝您早日康復 !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請問僵直性脊椎炎可以建議做哪些復健運動呢?可以整脊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藥物是重要的一環,傳統口服非類固醇性消炎藥,以及新的注射型生物製劑,對飽受背部酸痛所苦的病人多可帶來極大改善。除藥物外,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也有極重要的地位,國際脊椎關節炎評估協會(ASAS)所提出僵直性脊椎炎處理準則中第三點指出非藥物治療的核心是衛教及常規運動。適合僵直性脊椎炎的運動種類以能活動關節但不劇烈碰撞的運動為宜,如瑜珈、柔軟體操、地板運動、游泳等; 至於籃球及橄欖球這些可能強烈肢體碰撞的球類運動則應避免。嘉義基督教醫院免疫風濕科於2013年拍攝了一些建議的伸展運動影片供病患參考,可參考以下網址 : https://youtu.be/F8MvVqR_KyA 至於您說的整脊,一般相當於按摩及復健的功用,只要症狀不是太嚴重(脊椎關節已僵硬),是可以做的,不過力道要拿捏好,以免造成傷害。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右腕舟月骨韌帶斷裂,有哪些治療選擇呢?日常照護需要注意什麼?

依您描述的內容:舟月骨韌帶斷裂依嚴重程度,從副木版固定,石膏固定,甚至到手術治療都有可能,需要就醫檢查才能決定治療的方式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KEWs1t

醫師您好,請問為何會造成拇指外翻呢?若有拇趾外翻會導致腳背、腳踝疼痛嗎?該如何改善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拇趾外翻是由支持連接拇趾的腳掌骨 (第一蹠骨) 的軟組織失效而導致傾斜所引起, 拇趾外翻主要是軟組織而非趾骨問題。由於拇趾外翻與趾骨鬆弛有關,這問題便會因日常行走活動而漸趨嚴重。由於拇趾外翻大多發生在女性, 一般會認為與穿著高跟鞋有關, 但其實統計上並沒有顯著相關, 因此目前認為拇趾外翻基本上是夾雜著女性荷爾蒙及遺傳的因素, 隨著年紀大, 軟組織及肌力鬆弛, 會導致關節變形越來越惡化。 拇趾外翻一般會先造成拇囊腫, 在穿較窄鞋子而帶來的痛楚, 若症狀嚴重影響步態,可能引發其他如爪形趾、足繭、蹠骨疼痛、小腿或腰背肌肉緊張等問題。 早期的治療主要是避免穿太緊或太高的鞋子, 鞋跟最好不要超過4~5公分, 平常下班後足部熱敷, 針對大拇趾關節做一些簡單的按摩及活動, 如症狀比較嚴重可加上姆趾分隔墊或穿戴護套做保護。如疼痛或變形更嚴重的話, 就可能需要手術矯正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常出現駝背。請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可以如何避免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骨質會慢慢疏鬆,壓迫,導致脊椎骨高度減少,加上椎間盤的退化,狹窄,進一步導致脊椎變形以及身高的減少。這些都是正常的老化現象,發生時間的早晚及嚴重程度則每個人不同。如希望能避免變形太早發生,從現在起就應該要注意姿勢,適當的訓練核心肌群,女性年紀大於50歲以後要適當的補充鈣質,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KEWs1t

醫師您好,我運動後常常後腳跟 (阿基里腱與後腳跟骨頭連結處)會疼痛,運動完後有先冷冰敷,隔天後有熱敷, 但事隔多天,仍有不舒服感,要手按骨頭點,與伸展後腳跟才會舒緩痛感。請問這種狀況可以如何改善呢?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非常符合典型的阿基里斯肌腱炎,運動完有冷熱敷固然很好,但您是否忽略了運動前的暖身及拉筋 ? 持續的疼痛表示肌腱反覆受傷及慢性發炎,除了熱敷,按摩,以及拉筋以外,挑選適合的運動也很重要,應暫時避免跑跳的運動,穿戴適當的襪子或護踝保護,如有需要的話再就醫接受藥物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醫師,退化性關節炎與痛風有什麼不同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痛風是代謝問題,體內尿酸堆積過多引起發炎反應,好發在足踝,膝蓋,手腕或掌關節,症狀為紅,腫,熱,痛。退化性關節炎是隨著時間或受傷引起關節軟骨磨損,引起發炎或關節變形,活動角度受限等,通常比較不會有發紅或發熱的表現。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你好,我住在荷蘭,我的膝蓋有退化性關節炎,在荷蘭就診醫師說需要開刀換一半的關節,我想請教在台灣以機器人輔助部分關節置換術的費用與成功率如何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機器手臂輔助可分為全人工膝關節或部分人工關節置換,台灣目前比較普及的是MAKO Surgical所設計的RIO (Robotic Arm Interactive Orthopedic System), 不含手術住院費用約需另外負擔45~50萬台幣, 各家醫院定價不一。至於手術成功率, 不管是傳統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或機器手臂輔助手術, 都有95%以上的成功率, 提供您參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請問足底筋膜炎使用有彈性的鞋墊能有所改善或舒緩嗎?

鞋墊是改善足底筋膜炎的重要一環,鞋子的部分可先嘗試在鞋子裡加矽膠鞋墊,或是穿鞋底較柔軟的氣墊鞋或球鞋,再不行再考慮訂製特殊材質鞋墊或矯正鞋。夜間可考慮副木固定,以一般的短腿塑膠副木即可,可洽詢有製作輔具的醫院或復健科訂做。 除了鞋子鞋墊以外,一般活動工作的調整,以及適當的復健運動,甚至藥物治療,也很重要,必須互相搭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goo.gl/r8uAvp 跑者膝衛教文章 http://bit.ly/2Jft1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