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醫師,尾椎長水泡的生成原因?会自己破掉嗎?水泡和水瘤一樣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的水泡是外傷磨擦或撞擊,引起皮膚組織損傷腫脹所形成的,跟俗稱水瘤的腱鞘囊腫完全不一樣。至於為什麼長在尾椎的部位,是不是真的水泡?還是其他腫瘤? 可能還是請您親自就醫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僵直性脊椎炎 衛教文章 ►http://bit.ly/2AnjyI6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 我左前鎖骨開刀,出院前問有什麼飲食上要注意,護理師回答說補的不要吃,請問這個補的定義是什麼呢?同學要買養氣人參跟靈芝給我喝,算是補的嗎?我現在每天吃B群,鋅,葉黃素,鈣,C,益生菌,是否可以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骨折後的飲食除了可稍微多補充一些鈣質,其他和一般無異,如有手術可多補充一些蛋白質可幫助傷口癒合,煙酒當然應盡量避免。日常作息是以規律飲食,睡眠充足為準,並依照醫師指示做適當的復健活動,避免關節僵硬或肌肉萎縮。至於市面上的補品及營養品雖沒有特別的禁忌,但適當補充即可,不需要過量食用。祝您早日康復 !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請問 66歲女性 144.5公分 52公斤 股骨頸 的 T值:-2.9 是當中最差的值 醫生建議打保骼麗,請問健保與自費怎麼做選擇 骨質疏鬆的數值已經很嚴重嗎?平常保養要注意什麼嗎

骨質疏鬆在停經後的婦女很常見, 腰椎或雙側髖關節任一部位T值小於-2.5即符合骨質疏鬆。一般的保養除了補充鈣質,維他命D, 還要適當的運動及曬太陽。另外老人家還要預防跌倒,很多的骨折都是老人家半夜上廁所時發生,建議在浴廁加上止滑墊,以及明亮的燈光。 一般需要治療的狀況(健保給付的規定)為停經後婦女, 有腰椎骨折或髖部骨折, 合併骨質疏鬆, 健保才給付治療,否則所有藥物都要自費 一般常用的藥物為雙磷酸鹽, 即Fosamax, 或是注射類的藥物如Aclasta, Bonviva, 主要的禁忌症為腎功能不佳者不建議使用 雙磷酸鹽類的藥物最可怕的併發症為下顎骨壞死, 所以如有使用此類藥物的病患要做牙科侵入性的治療前,需先跟牙醫討論是否需停藥 Forteo為副甲狀腺素, 是目前唯一能刺激骨骼生長的骨鬆藥物, 效果好, 但要價不斐, 且須每天皮下施打 Prolia為較新的藥物, 效果與雙磷酸鹽藥物類似, 但比較不受腎功能的影響 除了上述的藥物, 還有其他如賀爾蒙製劑Evista, 鍶鹽等. 骨鬆治療需長期治療才有效果, 每種藥物都有各自可能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主要 要選擇適合病人,且可長期配合治療的藥物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即使未曾骨折過,但骨質嚴重疏鬆的情況下,可考慮自費藥物治療,對於未來骨折的預防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http://ppt.cc/KFimn

請問,家母因嚴重脊椎側彎,導致壓迫神經,每天痛不欲生,因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醫生不建議開刀治療,只能每天服用止痛藥仍無法緩解疼痛,且也壓迫到胃部,導致嚴重胃食道逆流,心疼她每天痛苦過日子,最近聽說可用注射肉毒桿菌活化細胞,可改善脊椎側彎,不知是否為真?可讓脊椎歸回原位嗎?若獲解答,衷心感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成年後的脊椎側彎,由於骨骼已成熟固定,即使手術矯正都非常困難,而且伴隨很多手術的風險,而老人的脊椎側彎會因為已增生的骨刺及椎間盤退化更難以移動。手術都很困難了,更何況非手術的肉毒桿菌注射(僅僅是靠肌肉鬆緊調節),而且施打大量的肉毒桿菌也是有風險的,一般不會建議老人家接受此治療。神經疼痛若是神經管狹窄壓迫為主要的原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又不適合大手術的話,可考慮行微創手術施行局部神經減壓,減少手術的風險和後遺症。不妨多徵詢幾位醫師專家的意見,再做決定。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退化性關節炎衛教文章 ► http://bit.ly/2sEzoJy

醫師您好,請問貝式囊腫一定要開刀才能一勞永逸嗎?什麼狀況可以不需要開刀,或什麼症狀建議開刀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貝克式囊腫為發生在膝關節後方或足踝的囊狀腫瘤,主要成因可能是關節炎,膝蓋傷害,痛風等等引起關節液過多所導致,主要的治療應以治療膝關節炎或膝關節的傷害為主。如果囊腫過大,影響活動或不適,可考慮囊腫積液抽吸,加上適當的休養復健和藥物治療來緩解症狀。手術主要是針對腫瘤過大造成疼痛不適,影響活動,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病患。手術可能的併發症有傷口感染,關節僵硬,神經血管損傷等,且有一成以上復發的機率。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我媽媽目前74歲,以前膝蓋開過刀,因腳踝受傷而㿉傷,每天換薬,醫師建議要穿靜脈曲張襪。她有高血壓、缺鉄性貧血,吃鐵剤中。想請問穿著靜脈曲張襪需要注意什麼?一天能夠穿多久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彈性襪為白天起床後穿戴,至晚上活動完才脫下,視情況可再加以調整。 可參考以下網頁有詳細的介紹 :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8/06/13/varicose-veins-prevention-treatment/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醫師您好! 想請教長輩因車禍關係需置換髖關節,但案主為女性並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在此情況下術後的復健跟護理照顧該如何進行會比較好呢? 另,因該長輩住所為老式公寓,無電梯,主要由該家人以揹負方式背上背下,在髖關節剛開完刀的情況下是否合適用背負方式讓長輩上下樓呢?若不合適是否有建議的方法? 以上,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長輩應是髖部骨折後需要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術後的復健目標主要是恢復術前的活動功能,因為關節置換通常可以比較早的負重,所以術後一兩天就會鼓勵病患盡早下床復健,之後再搭配骨質疏鬆的治療。護理主要是注意傷口照護以及避免褥瘡發生。 如果家中沒有電梯,出院時也還無法攙扶上樓梯,又沒有一樓孝親房的話,可以側著抱病人上樓,比較不建議後背背負(可能造成關節脫臼),當然如果家中環境以及照顧上都有困難的話,不妨考慮在長照療養機構繼續復健照顧,等狀況比較好再帶回家休養。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sEzoJy

我先生更換人工髖關節已經4年,去年發現人工關節上長了很多異生骨,請問出現異生骨需要注意什麼呢?有哪些治療方式?

依您描述的內容:會出現異生骨(heterogeneous ossification)主要是體質,以及一些外傷的病史導致(手術也算),如開刀四年來復健的狀況不錯,關節活動度影響不大,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 反之若影響活動或伴隨疼痛的話,可從簡單的復健開始,熱敷,按摩,若仍無效,少數病患可能需手術切除,或是放射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關節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KEWs1t

醫師您好,請教關節軟骨如果受損還有機會長回來嗎?有什麼保養復健、營養品補充的方式能改善嗎?還是只有換人工關節一途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膝蓋磨損的軟骨基本上不會再生,目前有一些軟骨移植的手術, 但對象是針對年輕的運動員, 關節受損的面積不能太大; 而軟骨再生的手術目前還在實驗階段, 還沒有使用在臨床上。目前市面上的保健食品,注射玻尿酸或PRP,都屬於"保養"用,延緩病程,並不能讓軟骨再生。若關節面軟骨磨損嚴重,大於1/2~2/3以上, 會考慮換人工關節, 但因人工關節有使用年限的問題, 年齡60歲以下的會考慮一些別的手術, 例如關節鏡手術, 近端脛骨截骨矯正手術, 或部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健檢時發現有「骨盆腔靜脈石」,醫師是建議每年至骨科檢查追蹤。想請問這是什麼病呢?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骨盆腔靜脈石是指骨盆腔內小靜脈所發生的結石,通常由腹部X光或骨盆X光檢查發現,透過X光片呈現的影像通常是邊緣平整的圓形白色小鈣化點,主要發生位置在骨盆腔兩側外的下方。靜脈結石是髂骨靜脈鈣化現象,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無臨床意義,不需要治療也不需特別追蹤,可不必擔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什麼原因會造成脊柱側彎呢?先天或後天的脊柱側彎該如何矯正治療呢?

脊椎側彎 (scoliosis)是指患者的脊椎有不正常的側向曲線 (有時會伴隨脊椎旋轉)。X光檢查時可以看到正面的脊椎呈現S型、C型等的形狀而非一條直線。常見的分類包括先天性脊椎側彎、好發於青少年時期的原發性脊椎側彎, 以及因為其他因素(如:外傷、腦性麻痺)所產生的次發性脊椎側彎。其中已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的原發性脊椎側彎最為常見 , 發生原因不明 , 而這種脊椎側彎隨著骨骼發育成熟(17~18歲)便不會繼續惡化。 另外一種非結構性脊椎側彎症(non-structural scoliosis)是指患者躺下來的時候側彎現象會消失。常見的因素則是因為神經肌肉病變、脊椎左右兩側肌肉張力不平衡、兩腳長度不等(長短腳)等因素產生。此類患者往往能在病因消失後改善其脊椎側彎的症狀。 一般側彎角度小於20度的患者需要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接受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18歲以前建議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觀察角度是否有惡化的情況。 側彎角度介於20度~40度之間的患者,除了運動治療之外,必須長時間穿戴特製背架矯正,避免惡化,同時每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一次。通常側彎角度大於30~40度會建議開刀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家中長輩兩年多前膝蓋內側磨損,經施打玻尿酸後即痊癒,但之後左膝後方又開始疼痛,在台安醫院做雙腿的膝關節鏡,術後症狀未減輕,且行走不便。想請問 1.還能做什麼手術治療呢?需要再做高位脛骨矯正術還是換人工關節呢? 2.如果做矯正術、術後仍需置換人工關節在臨床上的比率多少?

依您描述的內容: 1.是否需進一步手術治療要看病患的年紀,關節磨損以及變形的程度,才能決定是否手術治療,以及哪一種手術治療(截骨或關節置換) 2.高位脛骨截骨矯正的預後各文獻報告不一,十年內轉為人工關節的比例從2%~49%都有人報告,影響的原因很多,與病人的年紀,活動量,術前關節軟骨磨損程度,以及手術的恢復情形等等都有關係。若長輩年紀已大於70歲,一般大概不考慮截骨矯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腳踝扭傷,在飲食及保健食品方面可以補充什麼幫助修復韌帶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一般受傷或是手術後,急性期需補充蛋白質及醣類提供需要的熱量及養分,避免高脂肪,油炸,或其他過度加工的食品。詳細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906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跑者膝衛教文章 ►http://bit.ly/2Jft1UD

醫師您好,請問維骨力是補硬骨的嗎?第二型膠原蛋白是補軟骨的嗎?有聽人說維骨力不能長期吃是這樣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市面上的維骨力,主成分便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與軟骨素可刺激蛋白聚合成與關節滑液的分泌,增加骨骼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透過關節的代謝正常化,保護骨骼之間不會因為摩擦而受損。第二型膠原蛋白主要作用在軟骨,可以幫助軟骨組織再生,也可以預防關節炎。但要注意結構未經酸、鹼破壞的二型膠原蛋白,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才具有治療關節炎的功效。使用葡萄糖胺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腹瀉、心灼熱感與噁心等,極少數會產生過敏反應。若對貝類過敏或是氣喘患者並不建議使用葡萄糖胺。如無副作用長期服用並不會有特別重大的併發症。 有關其他關節保養品的補充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731/2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醫師簡介► http://bit.ly/2LncO3U

請問去年因板機指疼痛先以電療及超音波治療未有效改善 ,後來接受“類固醇”注射治療約一週後復原 ,今年一月中又復發 ,不知可有其他治療方式 ?(耳聞類固醇注射超過三次會造成斷筋 ,真的嗎 ?)可否靠自我物理運動治療 …… 謝謝

板機指主要是一種慢性發炎,隨著日積月累的工作以及年紀,造成腱鞘逐漸肥厚疼痛,甚至影響活動,輕微的板機指主要以休息, 熱敷, 手指伸展活動及藥物治療,藥物除了口服消炎藥,也可考慮局部施打類固醇, 大多可改善症狀, 並沒有打超過三次會"斷筋"這種說法,不過打多確實會造成局部組織更脆弱萎縮等副作用,如果打了三次都還沒效或持續復發,可能還是考慮手術治療,減少復發的機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大千綜合醫院 骨科 主治醫師 范姜治澐 http://ppt.cc/KFi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