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 我最近因為頭痛頭暈去做CT,發現在左邊顱底的地方有一個3.1公分的蜘蛛網膜囊腫,想請問 1.這樣的囊腫大小算大嗎? 2.囊腫生長速度是受什麼影響呢? 3.有哪些手術方式可以處置呢?又有何後遺症風險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蜘蛛網膜囊腫屬於良性病灶,一般多是無意中發現,不過若是您的頭痛也是位於左邊顱底(一般較常見於顳葉,即太陽穴附近),那就有可能是此病灶所引起的。至於您的問題: 1.這樣的囊腫大小算大嗎? ->臨床上倒沒有定義多大的囊腫算是大,我們習慣看這樣的囊腫對於周邊腦組織或頭骨有無造成壓迫,因為囊腫裡面皆為腦脊髓液,就等於腦中長了個水泡,以3.1公分的大小其實並不算大,並不會造成腦部多大壓力。但如上所述,若您的症狀也剛好與位置吻合也有在電腦斷層上看到對周邊組織的壓迫,那就表示病灶的確引起症狀了。 2.囊腫生長速度是受什麼影響呢? ->目前尚無定論,但是若是有頭部外傷、腦震盪,那有可能會造成囊腫內出血快速膨脹,就需要手術處理。要不然其實與它和平共處不要太在意即可。 3.有哪些手術方式可以處置呢?又有何後遺症風險呢?謝謝 ->這樣的囊腫並不是打個洞把水引流出來就沒事,這種病灶會包覆在蜘蛛膜中,手術最好將包覆的蜘蛛膜都切除,也就是將此囊腫打個大大的洞,讓囊腫裡面的腦脊髓液與周邊腦水循環相交通,也比較不易又蓄積在囊腫內。至於手術法,現在還是建議開顱手術,因為較能將囊腫打開,蜘蛛膜切除的範圍也較大。亦可嘗試內視鏡手術,傷口較小,但是切開引流效果會稍微受限。 ->風險有幾個面向: 1)全身麻醉:麻醉藥過敏、術中血壓不穩、腦中風、心臟病發等 2)手術本身:腦部手術本來就會有出血等風險 ->併發症:急性或慢性出血、感染、復發等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醫師,您提到的清醒開顱手術,是自費嗎?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依您描述的內容: 手術本身為健保給付,與一般開顱手術一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前陣子看到網路文章,說天氣很熱、體溫較高的時候,不能瞬間、大口喝冰水、冷水洗手洗臉、淋浴,會引起血管急速收縮、破裂,引發中風。請問是真的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並不會影響到腦血管收縮甚至破裂,實在是言過其實。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二度膠質瘤的開刀方式,顯微鏡手術和開顱手術比較有什麼差別嗎?哪種方式較適合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腦瘤手術即是開顱手術,只是在移除腫瘤過程中會應用顯微鏡開刀。若是要保留更多神經功能,建議採清醒開顱手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們好,我有一朋友她的女兒34歲,4年前得了一個病名「神經膠姆細胞瘤」,最近只要坐起就會昏去流口水,她的主治醫師只說當下叫醒她就好。請問醫師需要進一步做什麼檢查嗎?或是平時照護該注意什麼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我們都會安排核磁共振追蹤,若病情有變化,請緊快就醫。平時照護應多運動,均衡飲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生您好:想諮詢嗅覺神經斷掉,有吃B群,現狀聞的味道但是分不出是什麼味道, 請問嗅覺神經斷掉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有無治癒性的可能?

依您描述的內容: 如果嗅神經受損嚴重,要完全恢復的機會就不高了。目前並無確實有效治療方式。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您好,家人因為被公車門夾到受傷, 骨頭沒有斷裂 ,但是右指無名指皮膚跟肌肉 ,神經組織受傷, 整形外科醫師縫合之後 ,建議可以使用高壓氧治療促進神經的生長, 讓恢復較快, 想請問一下問8醫師 ,用高壓氧對神經的修復有幫助嗎? 感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高壓氧在神經系統方面的應用,其實目前仍沒有明確的療效功用。 下列是美國海底暨高壓氧醫學會所列關於高壓氧的使用適應症;包括: 1. 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 2. 減壓症 3. 氣體栓塞 4. 氣壞疽 5. 壓碎傷腔室症候群, 急性外傷性缺血 6. 腦膿瘍 7. 燙傷 8. 皮膚及皮辦移植癒合不良 9. 壞死性軟組織感染 10.骨髓炎 11.放射性組織傷害 12.大量出血 13.傷口癒合不良 由上列可發現高壓氧主要用於皮膚骨骼等組織癒合生長不良;至於神經損傷,牽涉的因子太多,且有許多機轉仍不為人知,所以恐怕效果有限。 建議可以和手術的整形醫師詳談相關功效與副作用,再做決定~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醫師 我有頸椎椎間盤突出 也有疑似腰椎的椎間盤突出 目前有做牽引治療 請問日常生活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頸腰椎由於在動力學上屬於活動性較大的區段,所以常隨著年紀的增加而產生退化出現問題,此外,長期的姿勢不良、工作方式不當、外傷等等,都會加速脊椎的退化--最常見的就是椎間盤的磨損變形。 一旦發生椎間盤突出的問題,除了牽引,其實日常生活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姿勢、習慣的改變。避免久坐、彎腰負重,適時的訓練核心肌群,強化軀幹筋膜,對於緩和椎間盤突出所導致的症狀,都會有所幫助。另外,盡量避免菸酒、熬夜,也有助於症狀的減輕。 當然,若經期復健仍無法改善,甚至症狀加劇,還是建議儘早就醫檢查喔! 劉育澤醫師

醫師您好,想檢查腰椎神經是否有被壓迫到,可以做哪些檢查呢?一定要核磁共振才檢查得出來嗎?照X光能檢查嗎?謝謝

對於脊椎神經壓迫,臨床上可以用神經傳導檢查、核磁共振來評估是否有嚴重壓迫;X光或電腦斷層,主要是評估骨頭或相關硬組織,比較無法用來評估神經等軟組織的狀況。 但實際上,是否真的有神經壓迫,臨床症狀的評估與理學檢查會是最準確的,比起這些檢查還來得快又有效,所以建議如果真的懷疑有腰椎神經壓迫的問題,還是直接與醫師溝通討論會較好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醫師您好,老人家約80幾歲,最近看他手會不自主的抖動,請問哪些疾病可能造成老人家手抖呢?需要看醫生做什麼檢查呢?

手抖的原因很多,大致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的手抖幅度小且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常發生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而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的情形也會隨之消失,算是良性現象。 而病理性手抖,醫學上叫“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又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頻率約為4—6次/秒,比較有規律,如帕金森氏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至於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當手越接近目標時抖動會越嚴重,常見於腦部和上肢神經的病變。而這種手抖在老人家極為常見,主要是疾病使大腦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從而引起震顫,包括腦動脈硬化、中腦或小腦病變、肝性腦病、藥物中毒、癡呆等,都有可能引起這類情形。 至於如何診斷確切病因,可能得當面由醫師診視、理學檢查過,決定進一步的檢查後才能做出詳細診斷。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 http://bit.ly/2BcPUrt

您好: 我想請問,顱底腦瘤的兩種治療方式,開顱手術與鼻腔內視鏡切除,該怎麼評估要選擇何種手術呢? 1.腫瘤位置在腦下垂體與腦幹中間,大小約2公分,已壓迫第六對神經及腦幹,症狀為複視。 2.腫瘤性質不明,有醫師推測為rathke氏囊腫、脊索瘤或神經瘤。 3.目前已看了三個醫師,兩種方式各有醫師建議,不知該如何選擇。 可以幫幫我嗎,實在很難決定,麻煩了,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1.內視鏡手術只能處理靠近中線的腫瘤,而且腦脊髓液鼻漏的比例比開顱手術高,但是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處理與預防,優點當然是傷口小復原快;開顱手術要開到此一部位除了傷口大以外必須要勾腦,術後較容易有腦腫脹等併發症,優點是開顱手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術式,可以處理絕大多數的腫瘤,不過近年來有部分顱底腫瘤可以改用經鼻內視鏡處理。 2.就您敘述內容判斷此一腫瘤之位置是在中線附近,沒有太偏外側,不論是Rathke cleft cyst、脊索瘤、神經瘤或是更罕見的軟骨瘤,其實都有以內視鏡手術處理的經驗及優勢;且若為「腦膜外」位置的腫瘤,以經鼻內視鏡手術處理的話就比較不須擔心腦脊髓液鼻漏的問題,因為腦脊髓液都在腦膜內循環;不過當然就如上所述,若是腦膜內腫瘤則就要小心腦脊髓液鼻漏的問題,看腫瘤位置與特性甚至會有高達20-30%的機會鼻漏。 3.Rathke cleft cyst為良性腫瘤,而且以它所長位置會發生第六對神經麻痺的機會較低;脊索瘤為良性腫瘤但是因為很難完全切除,甚至全切除後也易復發,再加上位置特殊所以很難處理,且為由下面的骨頭往上面的腦長的腫瘤,理論上由下面經鼻內視鏡是較適合的處理方法,但就是鼻漏的問題較棘手;第六對神經很少原發性的神經瘤,一般可能是第五對長出來壓迫造成的第六對神經麻痺,考量到腫瘤源發的位置,傾向以開顱手術為主;若是更罕見的軟骨瘤其實也是類似脊索瘤是由下往上長的,可考慮內視鏡手術。 4.至於到底是哪種腫瘤,除了核磁共振MRI可判斷以外,最主要還是術中手術所看到的以及術後最終病理報告才能判定。 希望與醫師討論後,您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不論是哪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祝一切順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x1OfQ0

醫師您好,家人去年因腦幹出血進加護病房,引流後返家照顧至今,主治醫師讓我們固定回診拿藥。目前患者可以跟我們的只是手比動作,會發出嗚嗚聲。想請問如何判定患者的清醒及復原狀況?後續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

依您描述的內容: 病患應該是有某種程度的清醒,只是神經受損太嚴重無法正常的溝通與表達。一般於六個月內會有一些進步之後進步的幅度就會減慢。照護一般的原則就是避免肺部及尿路及皮膚感染,要多翻身拍背及活動四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動脈瘤開顱夾除術後,復健要到多久才可以像以前一樣開車或騎機車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假設您目前的狀況是意識清楚,四肢活動自如,即使是這樣但每個人狀況不一,出血後也還有癲癇發作的風險,所以應至少休養6個月以上,同時觀察復健的成果。若是還有服用抗癲癇藥物的話就盡量不要開車騎車。我強烈建議詢問您的主治醫師再做討論。若是意識混亂,甚至肢體無力還需要復健,那就不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一年多前開始,曾發生沒有感冒症狀,卻出現單側鼻子流清澈鼻水症狀,最近一兩個月又發生,只要投低就會留了好幾次鼻水,並伴隨頭暈,請問需要注意甚麼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會懷疑是否為腦脊髓液鼻漏,最需要與感冒造成流鼻水做鑑別診斷,腦脊髓液鼻漏有以下特徵: (1)與特定姿勢有關,頭低的時候容易發生的話需懷疑為腦脊髓液 (2)僅單側鼻孔,且同一側;感冒造成的話會以兩側或交替出現 (3)若鼻漏均伴隨頭暈則可能是與腦脊髓液鼻漏有關,當然也有可能是感冒相關症狀,不過感冒流鼻水一般不一定每次均會頭暈 (4)腹部用力、閉氣、咳嗽時可能會使腦脊髓液鼻漏情況加劇 (5)腦脊髓液鼻漏最怕併發腦膜炎,可能有頸部僵硬、發燒,更嚴重者會嗜睡、神智昏迷 (6)除了以上相關症狀做初步判定外,可以驗鼻水的「糖分濃度」、「氯離子濃度」,或是進一步安排細切「鼻竇電腦斷層」、由腰椎打顯影劑之後照的「腦脊髓液下腔腦池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攝影」、「核子醫學檢查」等 (7)若持續鼻漏且高度懷疑是腦脊髓液,則建議安排經鼻或開顱手術修補 (8)可至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或耳鼻喉科門診就診諮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x1OfQ0

謝謝李醫師的回覆。請問李醫師腦部檢查 MRI 及MRA有一樣嗎? MRI 的解晰度比PC差嗎?感謝您的回覆

依您描述的內容: 1.MRI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振造影)的縮寫,而MRA是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磁振血管造影)。原理差不多,只不過MRA是看腦部血管為主的顯像技術,無法看到腦實質其他病變,MRA只是MRI的其中一種顯像技術 2.不知道您所謂PC是指什麼?如果是指PET/CT正子攝影/電腦斷層那其實MRI與PET/CT各有優缺點。MRI對於神經或軟組織看的清楚,而CT對於骨頭比較清楚,但是PET正子攝影本身是來偵測腦部細胞代謝異常,包括腫瘤或是退化性病灶如阿茲海默症。PET/CT可以借助CT對解剖構造的顯像再配合PET對功能性代謝的顯像來跟臨床醫師說腦部確切出現代謝異常的部位在哪裡。 當然也有PET結合MRI的技術,對於腦部病灶尤其是癲癇部位的確認會更加準確。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偏頭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gky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