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們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最近我們從Line方面收到了一則關於醫療方面的謠言 https://goo.gl/m78C17 大意是說 「正子攝影等健檢費用昂貴,且全身掃瞄得承受比X光高10 倍到100倍的輻射劑量,醫院不應為牟利而推銷民眾接受這種檢查。 以目前各大健檢中心正夯的正子攝影為例,自費檢查每次三萬多元;且因為實在太精密了,幾乎都能在民眾體內發現可能是癌細胞或腫瘤的「疑點」。 為了確認,病人又會「逛醫院」反覆檢查,甚至要求切片、穿刺等侵入性檢查,搞得情緒焦慮不已。 而正子攝影會釋放巨大輻射量、穿刺可能導致傷口感染、肺切片可能引發氣胸風險,都常被刻意忽略。 正子攝影應用於追蹤確定罹癌者癌細胞是否轉移,而不應作為癌症篩檢工具!」 想了解此訊息的正確性,希望可以得到專業醫師的回應與澄清,不好意思,麻煩您了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腫瘤科立場,正子用於確認診斷後癌症分期,或復發轉移時使用,不鼓勵用於篩檢。 至於以上是否有此行為,應該去涵各醫院健檢中心了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衛福部台中醫院 放射腫瘤科 主任 廖志穎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myQUD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一下 ,我媽媽是子宮頸癌末病患併發肺炎,目前插管還在加護病房,肺炎的狀況有壓制下來了,目前有自費施打白蛋白輔助她,請教各位醫師還有營養針或食品可以幫助她的?

依您描述的內容: 聽到這樣的消息,真是辛苦了。 癌末與加護病房的危急患者,在營養的補給上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也一門重要的學問,並非單純的白蛋白補給即可,因此你的問題是正確的。 但是在回答"有沒有還需要補充什麼營養"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有一個簡單的基礎概念 1. 口服營養消化遠遠比靜脈點滴的營養注射來得好。 主要原因是因為腸道的細菌、黏膜都需要正常的食物進來,協助消化與黏膜免疫力的維持。 因此建議,若在加護病房中可以接受鼻胃管管灌的食物進食的話, 若沒有特殊需求,一般僅需要維持正常的管灌飲食即可,不須另外給予其他的營養。 再來,回答"要步要給予其他的營養"問題時,也需知道 2. 加護病房的患者,依照肝、腎功能,血糖值的惡化狀況將有不同的需求 若是肝功能不佳,或腎功能不佳,或是血糖異常的時候 都暗示患者的重要器官可能無法勝任代謝這些營養物質的功能。 因此補給的過程中,必須依照抽血結果,請專業營養師進行調整 例如重要的加護病房營養團隊,幾乎都是常駐在加護病房協助醫師開立全營養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光是TPN就有數十種,是個相當專業的領域,並非一般人可以決定使用哪一種 也不需要家人擔心,加護病房就會自己啟動營養團隊的照護機制 因此也請不需過於擔心營養不良的問題。 3. 近來有一篇大型的臨床試驗,的確表示白蛋白對於病況不佳或者癌症的患者, 可能有意義地改善存活,因此您也已經接受使用白蛋白的建議,應該已經足夠 4. 坊間許多營養品或補給品,並未進行基本的人體試驗, 可能不會有壞處,但應該也沒有好處, 因此日後即便脫離加護病房回到一般病房, 也建議不須貿然給予或者自費購買給家人服用。 簡言之,目前應該僅需要把母親的病況交給專業團隊, 暫時請加護病房的營養專家們, 給予全方面的感染評估、肝腎功能評估、血糖、代謝內分泌系統的評估, 還有也很重要的是電解質、微量元素狀態 整體的水分、血壓、心跳、發燒的度數也都在營養評估的範圍內, 並非一般食物或營養品就可以補充的! 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家屬不需要擔心加護病房中的營養問題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維他命D與癌症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R8ILwp

請問出現骨髓癌的原因為何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慢性骨髓癌”,也稱為“漿細胞骨髓癌”,是漿細胞(一種專門負責抗體生成的白血球)所形成的癌症。 慢性骨髓癌剛開始通常沒有症狀,直到疾病較為晚期,臨床上才開始有骨頭痛,出血,反覆感染或貧血等症狀出現。 慢性骨髓癌真正的成因並不清楚,其疾病相關的風險因子包括飲酒和肥胖。機轉可能跟異常的漿細胞產生異常的抗體,造成血液過度濃稠並影響腎功能。此外,慢性骨髓癌也可能表現為在骨髓或軟組織中產生的團塊。 慢性骨髓癌的診斷方式為抽血或尿液檢查異常升高的不正常抗體的存在,加上骨髓切片檢查直接於顯微鏡下看到癌變漿細胞,及影像學上發現有骨病變的病灶,同時輔以抽血檢驗中的貧血、腎功能變差、鈣離子過高等現象。 在全世界,有近50萬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每年有10萬人左右因此而死亡。通常他好發在61歲左右的患者,男性患者多於女性。若未接受任何治療,平均存活期為7個月;若接受適當治療(如類固醇、化學治療、免疫調節劑{thalidomide或lenalidomide}、和幹細胞移植等),其平均存活期可高達4-5年,亦指有約一半的患者可存活5年以上。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核磁共振跟斷層掃描有不同?

依您的問題: 雖然兩種檢查通常都是為了觀察解剖位置的病灶、也都可以透過顯影劑來改善病灶的顯影(尤其是腫瘤) 這兩種檢查,基本上原理完全不同呦! 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基本上利用身體組織對於放射源的感應, 不同的組織,因為自身密度、組成、水分、脂肪與骨骼、空氣的組成比例不同,而有不同的顯影 基本上是有放射線暴露的,但檢查相對簡便、便宜,因此廣為使用在腫瘤的診斷上。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则是利用水分子的共振成像原理 人類的身體有超過70%的水分,因此只要利用每種組織間的水分含量不同 利用磁場產生電子共振時,身體裡的水分子,會瞬間排列成一定的方向, 因為水分含量不同,顯影的樣子就會有深淺差異,因而達到比電腦斷層更精密的成像效果 此項檢查,在某些器官,檢測效果是特別突出的, 例如相當精密的腦、頭頸部、脊椎與脊髓、肌肉等等,都遠比電腦斷層來得好 但因為檢測費用、機器費用、檢測時間遠比電腦斷層久與貴,導致臨床上運用有些限制 不過此項檢查沒有放射線暴露,是一大特點。 但,並非所有時候都是核磁共振較好 他也是有限制的 例如 (1) 肺部,因為呼吸的關係,無法閉氣太久,導致顯影模糊,反而輸給電腦斷層顯影 (2) 有金屬植入物的患者,無法使用,例如脊椎鋼釘,手腳鋼板植入等等狀況,無法施行此項檢查 因為此項檢查就是在大磁鐵下做檢查,這些金屬植入物可能會在強大的磁場下, 脫離原來該有的位置而造成患者的生命危險。 至於做什麼好,請交給您的醫師決定吧!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主治醫師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血小板過高,指數60幾萬,要如何從日常生活控制?需要注意什麼相關疾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血小板過高(就是高於標準值就算) 的原因一般分兩大類。 一是次發性的(secondary or reactive), 一是原發性的(primary or essential) (1) 次發性的血小板增多症, 原因多半跟藥物、感染、急性大量出血、癌症、缺鐵性貧血、脾臟移除、溶血或發炎疾病有關。 有些時候也跟開刀、外傷創傷有關。 多數狀況屬於這類的血小板增多,通常原因解除血小板就會恢復。 (2) 原發性的血小板增多症,是骨髓異常增生的疾病 需要骨髓檢查才能診斷,多半為骨髓增生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其中又有原發性血小板增生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多球性血小板增生(polycythemia vera)與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症(primary myelofibrosis),通常需要看"血液專科"才能診斷喔! 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事項,其實還是跟病因有關,建議釐清病因後就能得到較為精準的建議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參考資料: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thrombocytosis/symptoms-causes/syc-20378315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癌症篩檢衛教文章 ►http://bit.ly/2JmR8Rq

請問 ,要怎麼知道地中海貧血,不仰賴輸血的人,是否有鐵離子沉積症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在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本身骨髓會代償性地希望增加紅血球生成,會介由增加腸道對鐵質的吸收等方式,但過多的鐵質在身體裡無法全部被應用來產生血紅素,就反而會沉積在身體各處,導致許多臨床症狀;若病患因疾病關係需要長期輸血治療(血品中也含有許多鐵質)那就更容易發生所謂的“鐵質沉積症”。 在臨床症狀方面,過多的鐵質沉積體內,主要可能造成心臟,肝臟或內分泌系統受損,產生包括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糖尿病(鐵質沉積在胰臟,造成胰島素分泌細胞受損),心肌病變,關節發炎(尤其是第二、三手指關節),關節/骨頭痛,性功能受影響,皮膚色素沉澱等症狀。 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做為診斷依據,最容易簡單的方式就是檢驗血中的鐵蛋白指數(男性≥200-300 mcg/L;女性≥150-200 mcg/L),或運鐵蛋白飽和度≥45%。 此外,可藉由肝臟或心臟的核磁共振顯影來看鐵質沈積的狀況,更甚者,部分病人可利用肝臟或心臟組織切片,進一步做鐵質染色,看其浸潤程度。 若從臨床上,可靠經驗性的放血治療,若經過5-6次放血治療後可使血中鐵蛋白指數因此回到正常值,也是間接証明了鐵質沈積症。從現行証據來說,並沒有太多研究去比較不同檢查間的差異。其他少部分病人可能還會去做特殊基因檢測(如HFE基因突變等)評估此鐵質沈積的成因是否為遺傳性的疾病所造成。 在治療方面,主要以放血治療(依臨床嚴重度會有不同量或頻率的放血治療),和鐵螯合劑的使用。長期飲食方面建議採“低鐵質飲食”為優,飲食中如牛肉、肝臟、菠菜、紫菜、穀類(紅豆)等均含有豐富的鐵質應儘量避免。但若臨床上已合併鐵螯合劑的使用,則在飲食上反而沒有太強調“低鐵質飲食”,相對上來講,飲食中的鐵質含量在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鼻咽癌病人有進行放療及化療,療程結束後,造成口乾鼻乾,嚴重影響睡眠,ㄧ晚要起來數次,請問有方法改善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這的確是鼻咽腫瘤治療後的困境,雖然把腫瘤治好了,但是大多數人幾乎都會留下程度不一的口乾、鼻乾問題。 臨床上,很可惜並沒有很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我們常有幾個建議,您可以試試 (1) 經常補充水分、水果,可以試著使用食療看看, 如黑、白木耳,水梨等 (2) 房間內若使用空調,建議濕度不要設定太低,或者放著一碗水增加濕度 (3) 經常使用洗鼻器,減少局部的乾燥與鼻涕淤積或感染問題。 (4) 可以使用市面上增加黏膜乾燥的牙膏、口腔黏膜噴劑等等。 (5) 經常運動,改善身體的黏膜恢復狀況 (6) 戴著口罩,增加口鼻黏膜的濕度。 以上方法,都不一定會很有效,但久而久之可能狀況就會較改善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謝醫師你好,關於上次訪問您的內容,我們會刊出的是以下內容,並想與您確認一個問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為例,指出在第四期患者身上,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其餘單獨化療(FOLFOX、FOLFIRI、CAPOX、OXA-TS-1等)大約有25-35%不等的腫瘤縮小機率。但謝佳訓醫師也指出,比第四期前期的大腸腫瘤,基本上開刀加化療的痊癒率極高。 謝佳訓醫師強調,若能深入了解化療的優缺點,在確定的療效與治療目標、治療手段(例如結合開刀、放射治療)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可能可以好上加好。當然,化療的副作用,肯定是有的,但依照體質與醫師的調整用藥劑量與預防副作用的藥物使用,是很有機會降到最低。」 想請教的是,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是60%,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反應率反而從60%降到40-50%了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應為"...以台灣年發生率躍昇世界第一名的大腸癌..." "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建議改為 "若使用四合一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I」,反應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大約是60%,但副作用很大,並非所有人都能忍受;一般患者的治療模式則多採用,標靶治療合併三個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或 FOLFOX)...." "FOLFOXIRI" (有"I"), 是四種化療Oxaliplatin, irinotecan, 5FU, leucovorin,效果很好但毒性也很強,理論上只有體力非常好的患者才能承受,也可能因此這個族群本身體質因素就較好, 而標靶加化療(只有三個化療),目前是標準治療,但反應率大約就是40-50%, 副作用較小,適用性較廣,體力略差的患者也能承受。 因為幾個因素這些研究的反應率不能一起比較 (1) 除非同一個臨床試驗一起比較,否則兩個臨床試驗在不同時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條件下完成,其反應率,是不能拿來互比的。 (2) 患者族群不同,或其他基本條件可能並不能公平的比較(例如某些研究收案18-70歲,有些>=20沒有上限,例如有些試驗收案患者具備KRAS突變,有些收KRAS不突變,比例也可能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醫師您好,請問大腸癌腫瘤術後,有脹氣及食慾不振的問題,該如何處理?

依您描述的內容,實際狀況可能有很多,僅就您所提供的症狀回答, 術後脹氣的原因很多,有些只是 (1) 單純的腸蠕動不佳導致的脹氣,僅需要多走動、增加排氣。 (2) 飲食導致,應該改用好消化之食物開始進食,減少糯米類、竹筍等高纖維難消化之食物。 複雜的如 (1) 腹內感染,可能有腹痛、發燒等問題,需要回診請醫師判斷 (2) 腹腔內沾黏,可能原因為術後發炎、蟹足腫體質等等原因,還是要請開刀醫師判斷 建議術後腹脹若還是持續,且影響到進食與體重 還是要跟主治醫師好好討論釐清原因喔! 因為這是個很複雜的病況,且可能跟腫瘤、開刀部位、開刀狀況有關的問題 光是網路問診是得不到確定答案的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 我老爸88歲兩年前初期舌癌在署桃接受手術、去年復發再度手術,今年年後發現轉移左耳下淋巴,他不用手術,只接受中醫治療,但5月腫瘤瞬間長大許多,6月因腫瘤破裂接受西醫生治療但腫瘤太大已無法手術,且因為瘦小怕化療承受不住,目前是接受第7次標靶治療。 爸爸的食慾不好又挑食,還好他還願意每天補充兩瓶亞培倍力素,吃8粒褐抑定。想請教醫師該怎麼照顧癌症患者的營養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父親的癌症復發後,營養的確是個重點, 主要的決定因素有兩個 (1) 癌症的狀態,也就是說抗癌藥物的抗癌效果 (2) 進食的總熱量與營養種類。 換句話說,癌症太嚴重的話,腫瘤不會留下營養給健康的身體, 患者幾乎都會因此極度快速地瘦下來 怎麼補都似乎難以補足被癌症侵蝕吃掉的營養 因此正確有效地控制腫瘤才是奪回營養的第一個重點 但是當然這就要與醫師團隊好好討論與評估了,不那麼容易。 第二個重點與熱量的種類與攝取也有關係 癌症患者需要的蛋白質,至少需比一般人多上1.5倍才可以。 因此食物中的蛋白質總量與比例需要很注重 看問題的敘述中,僅只兩瓶亞培倍力素,應該是遠遠不足的 理當多多補充蛋白質的食物才可以。 祝早日康復,抗癌成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有地中海型貧血的人,也有機會做器官捐贈嗎? 另外,因為遺傳基因關係,是不是不適合生孩子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跟據國際器官移植協會(OPTN)公布的移植絕對禁忌症中並未納入“地中海型貧血”此項目,故就現行規範下並未禁止地中海型貧血患者進行器官捐贈。 此外,雖然目前認為地中海型貧血本身是個遺傳性血液疾病,但基因遺傳的部分並非代表就不適合生小孩,還是要先了解夫妻雙方是否都有地中海型貧血或強烈家族史,如夫妻真的很擔心這問題,可以考慮諮詢遺傳優生門診,進一步做相關評估。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你好!想請教血色素不明原因不足,不到5,這和血癌是否有關聯?以及,再生不良性貧血是否可能與血癌相關或演變為血癌?

依您描述的內容,單就血紅素低這一項,是很難診斷疾病的喔! 就邏輯上來說,貧血的原因大方向有四: (1) 生成不足: 例如: 再生不良貧血(aplastic anemia)、缺鐵性貧血、VitB12缺乏導致貧血或其他造血成分缺乏之疾病 (2) 破壞增加 例如:溶血性疾病、蠶豆症、毒物引發紅血球破壞、自體免疫疾病導致紅血球破壞 (3) 癌症 例如:急性白血病(血癌),或其他癌症造成的慢性貧血 (4) 慢性疾病、遺傳疾病 例如:慢性腎功能不良導致紅血球生成素降低,或者地中海貧血。 因此光是血紅素低,其實各種原因都有可能的,建議看血液科醫師來釐清與治療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主治醫師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們好!請問肝癌患者每天晚上可以喝一點養生酒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建議不要喔! 因為肝癌的直接原因就是酒精喔! 不管再怎麼有好處的酒,就是酒 就算是藥酒,紅酒,養生酒都一樣喔! 寧可把藥物換成水煎,保留藥物作用 也不要加酒去處理,2%也不建議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醫師,網路流傳馬鈴薯生汁/馬鈴薯+ 紅蘿蔔+ 蘋果- 三合一 生果汁對癌症治療有效,請問真實性為何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馬鈴薯生汁,與馬鈴薯+紅蘿蔔+蘋果三合一果汁,是不錯的食物,但沒有證據顯示可以抗癌喔! 馬鈴薯生汁,基本上就是生食澱粉類食物,但要小心生馬鈴薯若有發芽反而有中毒的危險,並沒有抗癌的效果喔 再者,馬鈴薯+紅蘿蔔+蘋果的組合,更是調味過的蔬食果汁而已 多食蔬果可以預防癌症,但對真正的癌症,還是要以抗癌藥物為主喔! 更何況,若患者正在接受化學治療 更是不可以使用此生食的果汁 很可能因此經由腸道感染細菌而得到敗血症的喔! 請務必注意安全! 請別相信謠傳有抗癌效果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因為舌癌而做過氣切,在電療及化療時,想要把氣切口縫合再做,請問需要評估什麼呢?縫合有什麼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首先,問題本身,目前給予的資訊太少難以詳細回答。 但舌癌氣切縫合手術基本上不難, 主要還是在於當初氣切的原因有沒有解除,才會決定縫合氣切 例如 (1) 氣管壓迫問題是否已經完全沒有危險 (2) 傷口癒合狀況 (4) 腫瘤是否已經沒有復發跡象等等問題都必須要確認 因此臨床上必須與開氣切的醫師好好當面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抗癌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B72H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