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請問頸椎5~6節中度椎間盤突出(做過MRI,症狀為某些動作偶發手輕微麻),可用復健(頸部牽引)來控制嗎?其發生椎間盤破裂的機率高嗎?何種程度狀況需採積極治療?除了開刀還有其他方式嗎? 感謝您撥冗回復

依您描述的內容: 椎間盤突出,其實就代表椎間盤表層有退化破損的情形,才會導致它形狀改變、突出,以至於壓迫到神經,這一般是長期磨損造成的; 突然的外力撞擊、過度激烈的姿勢改變,才比較會有椎間盤突然破裂的問題; 其實,所謂的保守治療,包括復健牽引、針炙、推拿等,也是積極治療的一種方式,而非消極地甚麼都不做!而開刀,通常是最後一線治療了,畢竟一刀劃下去,一切就和原來不一樣了!!所以在這之前,像之前提到的非侵入性治療都可以先去嘗試看看! 當然,如果真的症狀變嚴重,包括酸麻痛的程度加重,或是有肢體無力的現象,那就不要猶豫了!手術在這個時候有著絕對重要的角色! 平時的姿勢注意也是重點,儘量避免長時間低頭、或用肩頸扛重物,都可以減緩椎間盤退化突出的情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您好: 我想請問,顱底腦瘤的兩種治療方式,開顱手術與鼻腔內視鏡切除,該怎麼評估要選擇何種手術呢? 1.腫瘤位置在腦下垂體與腦幹中間,大小約2公分,已壓迫第六對神經及腦幹,症狀為複視。 2.腫瘤性質不明,有醫師推測為rathke氏囊腫、脊索瘤或神經瘤。 3.目前已看了三個醫師,兩種方式各有醫師建議,不知該如何選擇。 可以幫幫我嗎,實在很難決定,麻煩了,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1.內視鏡手術只能處理靠近中線的腫瘤,而且腦脊髓液鼻漏的比例比開顱手術高,但是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處理與預防,優點當然是傷口小復原快;開顱手術要開到此一部位除了傷口大以外必須要勾腦,術後較容易有腦腫脹等併發症,優點是開顱手術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術式,可以處理絕大多數的腫瘤,不過近年來有部分顱底腫瘤可以改用經鼻內視鏡處理。 2.就您敘述內容判斷此一腫瘤之位置是在中線附近,沒有太偏外側,不論是Rathke cleft cyst、脊索瘤、神經瘤或是更罕見的軟骨瘤,其實都有以內視鏡手術處理的經驗及優勢;且若為「腦膜外」位置的腫瘤,以經鼻內視鏡手術處理的話就比較不須擔心腦脊髓液鼻漏的問題,因為腦脊髓液都在腦膜內循環;不過當然就如上所述,若是腦膜內腫瘤則就要小心腦脊髓液鼻漏的問題,看腫瘤位置與特性甚至會有高達20-30%的機會鼻漏。 3.Rathke cleft cyst為良性腫瘤,而且以它所長位置會發生第六對神經麻痺的機會較低;脊索瘤為良性腫瘤但是因為很難完全切除,甚至全切除後也易復發,再加上位置特殊所以很難處理,且為由下面的骨頭往上面的腦長的腫瘤,理論上由下面經鼻內視鏡是較適合的處理方法,但就是鼻漏的問題較棘手;第六對神經很少原發性的神經瘤,一般可能是第五對長出來壓迫造成的第六對神經麻痺,考量到腫瘤源發的位置,傾向以開顱手術為主;若是更罕見的軟骨瘤其實也是類似脊索瘤是由下往上長的,可考慮內視鏡手術。 4.至於到底是哪種腫瘤,除了核磁共振MRI可判斷以外,最主要還是術中手術所看到的以及術後最終病理報告才能判定。 希望與醫師討論後,您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不論是哪種方式都有其優缺點,祝一切順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x1OfQ0

李醫師您好 ,看了您的文章,想請問何謂顱神經麻痺?症狀如何?因 時常頭痛或頭部發麻肩頸僵硬已做MRI 無發現異樣,還需要做MRA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1.所謂顱神經麻痺一般是指十二對腦神經中有任何一對(或以上)產生神經病變進而麻痺導致功能缺失,譬如嗅覺喪失、視野缺損、眼球運動受限、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等,但是以上均需先排除腦部以外的問題,必須先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最後才能安排影像檢查如MRI 2.時常頭痛,頭部發麻肩頸僵硬這些症狀倒不一定是顱神經麻痺,反而較有可能是肌腱筋膜發炎、頸椎神經根受壓迫,甚至是最常見的因為生活壓力或是作息不正常引起的 3.您接受的MRI檢查是頸椎還是腦部的?依照您的症狀應該是安排頸椎的?此外,MRA只能看血管輪廓,所提供的資訊不如MRI詳細。 4.建議還是詢問幫您安排檢查的醫師比較正確,畢竟在此得到的訊息對你我來說都只是片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膠質母細胞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CdQ6nv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眼壓偏高和腦壓有關嗎?小孩11歲喊頭痛但腦波檢查正常,去檢查眼睛視力還算標準,視神經也正常,但眼壓22偏高要再複試。醫生說通常眼壓30才會頭痛。不知道是頭痛引起眼壓偏高嗎?其他神經學也無異常症狀,真不知道要做腦部影像檢查嗎?謝謝您耐心的。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眼壓偏高有很多原因,當然包括腦部佔位性病灶引起腦壓上升連帶造成眼壓偏高,但也有可能是青光眼等眼科問題導致。 2. 您提到視神經正常,應該是有點散瞳劑看眼底? 因為若起因於腦壓上升致眼壓升高,一般眼底鏡會看到視神經盤附近相關的變化,所以推測若視神經正常腦部有病灶機會應該不大。 3. 頭痛原因也很多,壓力、睡眠、鼻竇炎、近視?眼鏡配戴合適? 4. 其他神經學若無異常,也沒有噁心嘔吐嗜睡行為怪異等問題,可建議再觀察 5. 如果還是不放心想做進一步檢查,但礙於之前檢查幾乎正常,也沒神經學異常,健保給付會有醫療浪費之虞。可考慮自費接受磁振掃描(MRI)檢查(約15000左右,可再詢問確切價錢)。MRI檢查沒有輻射線疑慮,也是相當精密的檢查工具。只是檢查時間久大約40分鐘,要小朋友能夠配合最好。 6. 以上還是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適時表達您的想法與想做進一步檢查的考量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請問 OPLL 有哪些保守治療的方法呢?優缺點各是什麼?謝謝

我們的脊椎除了靠骨頭與椎間盤軟骨堆疊起來外,還藉由許多韌帶、肌肉將它們牢固地連結在一起,而後縱韌帶(PLL)就是其中一項。與西方人比較起來,東方人的後縱韌帶容易有鈣化(骨化)、增厚地傾向,學名簡寫為OPLL,部分病患甚至會壓迫到椎管內的脊髓,造成神經學上的症狀。原因不明,但針對後縱韌帶骨化(鈣化)所造成神經學上的症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保守治療,除了手術減壓,就是靠復健、熱敷、電療等改善部分症狀。 雖然手術風險相對較高,但若因OPLL造成神經學症狀,建議還是與醫師當面討論並及早手術,才是最有效的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醫師您好,我阿嬤去年有小中風,檢查有小腦橋腦角腫瘤,今年9/17開刀,想請問 1.開刀到現在快一個月了,若要搬重物需要注意什麼或應該避免呢 2.飲食有無禁忌呢?家人說開刀不能吃韭菜、空心菜、酒類、蛤蜊、蜆仔、蚵仔等等,不然傷口可能會外面好裡面化膿或裡面沒好,需要注意嗎? 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1.您阿嬤歲數應該不小,有中風又有腦瘤開刀,不管如何應該不要再搬重物了。小腦橋腦的腫瘤術後較常會有平衡失調的問題再加上有小中風,基本上若再勉強做搬重物等工作只會增加傷口感染,重心不穩導致跌跤甚至頭部外傷等問題,若是阿嬤仍堅持那請與開刀主治醫師諮詢討論。 2.飲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菸酒,至於您家人提的食物在西醫方面並沒有足夠的研究與證據,無法回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http://bit.ly/2x1OfQ0

醫師您好,我爸爸之前小中風,醫生建議他吃阿斯匹靈可以減少血栓,但他服用後會吐,腹脹不舒服。想請問小中風後的藥物除了阿斯匹靈外,還有什麼其他選擇嗎?日常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治療腦部梗塞性中風主要是以這類「抗血小板凝集藥物」為主,除了阿斯匹靈 (Aspirin)以外,還有保栓通(Clopidogrel),或是較新的普栓達(Dabigatran)。雖然阿斯匹靈是很老的藥物,但臨床上還是以阿斯匹靈治療為主,不過考量到您父親對阿斯匹靈會有不適感,可以跟您父親的主治醫師反應看是否可更改藥物或是加上一些腸胃用藥,來減緩阿斯匹靈造成的不適。 2.日常生活請盡量避免過油過鹹飲食,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必須戒煙戒酒。照顧方面,若您父親有行動不便需人看護,請小心安全避免跌倒受傷。若可以請規律的適度運動,保持正常生活作息。最重要的要定期回診並持續追蹤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想請問一下經檢查說我有頸椎神經壓迫,目前在診所看是說沒有太嚴重,復健就好,但左手大拇指一直有麻麻的感覺。請問需要注意甚麼呢?或要評估甚麼狀況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跟治療呢? 有需要做MRI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神經受到壓迫,一開始都是以麻、酸、痛等方式表現,而若是壓迫程度增加,則會產生肢體無力等較明顯的神經學症狀;如果開始出現這類情形,表示神經受損的情況可能變嚴重,會建議儘早就醫檢查喔! 至於做何種檢查,則須依臨床實際狀況而決定。初期病患,一般會照X光片看骨頭排列、磨損情況,或是做神經傳導檢查,評估神經何處有明顯壓迫;若是有嚴重的神經壓迫症狀,則會考慮安排核磁共振做進一步的診斷。但實際需何種檢查或治療,建議當面與醫師諮詢討論過較合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 http://bit.ly/2BcPUrt

請問做完腰椎腹腔手術,如何確認已經改善腦髓液的循環?我想確認引流管是否有發揮作用可以從哪裡判斷呢?若有術後全身無力,嗜睡的狀況,需要注意什麼呢?我怕這樣問會讓醫生不高興,該怎麼詢問我的主治醫師叫洽當呢? 謝謝您

我想你做的應該是針對水腦症所做的"腰椎腹腔引流手術"。腦脊髓液的循環是否有改善及引流管是否有發揮作用,應該從臨床上的反應可以得知;與術前相比較,若有明顯改善,即表示引流閥的壓力適當、引流功能正常運作;若沒有,則表示可能引流功能不佳或需改變壓力設定了。至於術後有無力、嗜睡情況,若持續數天,甚至狀況越來越嚴重,建議及早回診較為安全。建議可以當面與主刀醫師提及你的反應與問題,一般醫師都會與你討論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醫師您好,家人患有星狀細胞膠質母細胞腦瘤3級,7公分,醫師說是良性,但無法完全切除,目前已手術切除大部分,現在作放射治療及口服化療。想請問復發率及存活率?治療過程需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是第三級膠質瘤,仍屬於高惡性度,可申請重大傷病。若是膠質母細胞瘤則為第4級。術後接受放化療可以有效延緩復發。一般第三級的平均存活約三到五年。 治療中應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規律作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脊椎換第五六椎間盤,後來說傷到神經,現在變成姿勢性低血壓(坐立變姿勢都要等15,20分)手腕不會動,下半身也不會動(只有張力,不自覺抖動,會移動到大腿),復健除了鍛鍊肌肉代償,神經會恢復嗎? 有醫生推薦吃復絡速,另一位醫生說吃蛋白質就好!!? 要補充什麼呢?

我想你的意思是處理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後有肢體無力的情形,不知道有沒有誤解? 視受傷的程度,神經損傷有時會有永久性的後遺症,透過復健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不見得可以完全復原;飲食方面除了忌煙忌酒,其實沒什麼限制,但也什麼能特別補充的就是了(硬要說的話,可以多補充一些B群);至於你提到的復絡速,我查了一下,好像是被查禁的違規食品,不建議隨便使用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我有看過您所寫關於不寧腿的文章,想請教,我老公在八年前有開過頸椎壓迫神經手術,手術成功,後續沒什麼大礙,最近有出現睡眠的不寧腿症狀,請問不寧腿症狀與神經壓迫有關係嗎? 該如何治療呢?謝謝

睡覺時腳會不自主地抽動,主要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不寧腿症候群,第二種可能是因為睡眠不穩定而造成夜間肌抽躍;因為敘述有限,所以不確定妳先生的症狀為何?是否確實為不寧腿症候群? 不寧腿症候群可分完原發性與次發性。回顧過去一二十年的國際論文,確實有零星幾個個案的次發性不寧腿症候群與脊髓壓迫有關,但由於只是少數病患,所以彼此間的因果關係尚無法證實。而對於此類症狀,若真的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或睡眠狀況,可使用一些多巴胺類藥物治療,但可能得當面由醫師確診後再評估用藥較適合。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醫師您好,想請問腦下垂體水瘤反覆出現的原因可能為何呢?因為我已經開了兩次次刀了(105/12及106/4)仍然復發,很不解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腦部構造是被腦脊髓液(也就是俗稱的腦水)所包覆,正常情況下腦水在腦部製造後會一直循環。而水瘤就是某部分的腦水循環到某一部位之後,只進不出。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壓力,視這些積水水壓的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水瘤的治療最好是要將積水打通引流到正常腦水循環的途徑,所以手術當中要將產生隔閡的構造打通。聽起來容易但是往往打通之後會再關閉,這也許就是您復發的原因。如果復發也有症狀就要再考慮治療。另外,針對水瘤並沒有一定的標準治療流程,有如上述必須將阻礙打通,但是卻也可能一旦打通之後造成腦水鼻漏(因為與整個腦水循環系統互通了);亦或是只將水瘤切開引流,但是也很容易復發。綜上所述,若是還有症狀就需考慮治療,經鼻手術或是開顱手術均可選擇,就看您跟主治醫師討論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請問我妹妹長腦瘤良性 ,已開刀切除,每年會定期回診照核磁共振,之後懷孕生小孩是否會有禁忌呢?腦瘤會遺傳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核磁共振其實是舊名詞,有個「核」字就會被誤以為有放射物質。事實上,新的名詞叫做磁振造影,不管是什麼名詞,都「不會」有輻射過量的風險。因為磁振造影是利用磁場與身體內水分子及帶電離子之間的關係來顯示影像,不是利用放射線物質照射的原理來顯像。不需擔心輻射的問題,也不會有懷孕生小孩的禁忌。 2. 有些腦瘤,尤其是多發性的腦瘤較容易有家族病史或是遺傳機會。若是單一性腫瘤則比較可能是基因突變或失調造成的。但是腦瘤的種類不少,其中有一種是轉移性腫瘤。也就是說轉移到腦部的腫瘤之特性也取決於原發部位腫瘤。建議與醫師當面詢問討論為佳。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醫師您好,我年齡60,去年mri 檢查腦右邊靜脈球高位,醫生說該靜脈球被骨頭包圍變大不易,是否需每年追蹤檢查,還是有什麼症狀出現需提高警覺再去檢查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描述的內容較籠統,我只能猜測是內頸靜脈,如果是,那一般來說靜脈球高位應只是無意中發現,觀察即可,至於幾年追蹤一次倒無定論。因此內頸靜脈與第9,10,11對腦神經有關,所以若有吞嚥困難,講話構音不清,肩膀無力等症狀就需就醫。 #請注意,以上只是猜測#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切除顱底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ojF1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