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請問因為家裡長輩量血壓早上正常,血糖也比較正常,晚上睡覺前量血壓又變很高,是否早上和晚上測量有差別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部分高血壓患者白天至醫院檢查正常,但夜間血壓值才飆高,這類患者即是罹患隱藏性高血壓 血壓患者中約有5~10%為隱藏性高血壓,易忽略自身有高血壓問題,當夜間血壓值飆高時,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早晚測量血壓,且觀察自身是否有高血壓徵兆,有助提早發現罹患隱藏性高血壓,更早接受治療,就能減低發病風險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吉安醫院副院長 家醫科 主治醫師 鄭崇佑 http://goo.gl/nTEMHm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想詢問除了量血壓外,是否還有可自我檢測是否有血管堵塞或是高危險狀態的方法呢?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我建議Framingham Risk Score佛萊明漢危險因子評分表,也可稱為冠心病危險因子量表,可以用來預估自己10年內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評分表中,有年齡、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血壓、糖尿病與否、吸菸與否,共6個項目,將6個項目的分數加總,即可依表得到自己未來10年可能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再比對一般的預估發生率,即可得知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 (一)高血壓。 (二)糖尿病: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機率至少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男性約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 (三)高脂血症:膽固醇過高,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 (四)肥胖症:因為肥胖會引發高血壓和糖尿病,而這些疾病又會誘發心臟病。 (五)抽菸。 (六)一等親有心臟血管疾病史及更年期後的女性。 (七)A型人格的行為型態:情緒受壓會導致身體出現生理變化,腎上腺素分泌大量荷爾蒙,加速呼吸和心跳,會使血壓和血糖的水平上升。 (八)缺乏運動:在日常的生活裡加入輕微的運動,能夠降低血壓、精神緊張、壓力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您好,阿嬤80歲,無其他病史,因為長期吃糖尿病的藥(repaglinide, janumet, fenofibrate, pioglitazone, acarbose, SYNTREND)導致什麼都不想吃,吃了又很快餓 一天要吃6餐(大概是肉、醬瓜、飯、青菜),每天凌晨都看他起來吃東西,到了傍晚身體就不舒服 ,甚至不舒服到哭 ,但問他哪裡痛也說不出來。只有定期回診的時候才有量血糖(飯前149)。想請問醫師 1.目前的飲食狀況需要怎麼調整? 2.藥物的副作用該如何照顧能讓她舒服一點?

依您描述的內容: 根據您描述的情形,要注意阿嬤的低血糖問題!老年人的肝腎機能衰退,分解排出藥物的功能變差,使降血糖藥物的代謝緩慢,停留體內時間拉長,因而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加上老年人的自律神經功能變差,不一定會出現心悸、顫抖、冒冷汗等低血糖的典型症狀,若疏於警覺未即時處置,可能導致病人血糖過低而陷入昏迷。 傍晚時出現無法描述的身體不適、吃了很快餓和凌晨會想吃東西等這些問題,很可能就是低血糖的表現,檢視阿嬤目前的糖尿病用藥,要留意repaglinide這類藥品,它是會造成低血糖的。我建議您要開始幫阿嬤監測血糖,分別在晚餐前、晚餐第一口飯算起的兩小時後、睡前、嚴重飢餓和身體不舒服時,一旦發現血糖小於70mg/dl,要馬上補充含糖食物,或是在午、晚餐時增加半瓶至一瓶的糖尿病專用均衡配方奶,不但可以有效控糖,也能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您好,我35歲,孕期有妊娠糖尿,產後去新陳代謝科做檢查,血糖在正常範圍,但三酸甘油脂指數22,不在報上的參考正常數值範圍中。請問有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三酸甘油脂過低常見的原因如下: 1. 長期的熱量、醣類、油脂攝取不足 2. 老年人進食障礙 3. 長期營養不良的患者 4. 長期腹瀉、消化道吸收不良的患者 5. 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 6.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 因此,建議您每三個月定期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和尿酸,並與家庭醫師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你好,想請問已經連續發燒四天,都有按時吃藥,目前雖然沒有發燒了,但卻一直盜汗,睡一睡背後整片濕的,請問盜汗問題在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謝謝你

依您描述的內容: 幾個常見的盜汗原因如下: 1.更年期,盜汗可能是夜間潮熱。 2.藥物,部份抗憂鬱、抗精神疾病的藥物,甚至是阿斯匹靈會引起盜汗。 3.癌症,癌症引起的盜汗症狀通常伴隨著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和發燒,例如淋巴癌。 4.感染,愛滋病、結核菌感染、膿瘍,心內膜炎或骨髓炎也常引起盜汗。 5.壓力,壓力或自律神經失調可能會導致夜間出汗。 6.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或其他睡眠障礙可能會導致盜汗,睡眠障礙的症狀包括突然驚醒、喘氣或感到窒息,白天嗜睡和高血壓等。  7.低血糖,低血糖發生時會引起出汗,糖尿病患者會因為低血糖在夜間出現盜汗情形。  推斷您的症狀,可能是急性感染後的相關症狀或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建議密切紀錄睡前和起床時的核心體溫,並留意是否出現其他身體不適的問題,再和醫師討論,確認您的用藥是否會造成夜間出汗的症狀。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您好,請問肌少症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喝奶粉或牛奶有幫助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肌少症且腎功能正常者,建議每天每公斤攝取1.2至1.5公克的蛋白質,以補充高生物價蛋白質為佳,也就是豆魚肉蛋類、奶類和乳製品,可達肌肉蛋白最佳生合成效果。若是素食者,建議改吃黃豆製品,例如豆漿、豆腐、豆干;另可補充植物性低生物價蛋白質,包括紅豆或綠豆,補足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的補充,最好平均分配在三餐,使其均衡的做肌肉合成。 所以喝牛奶是有幫助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麻疹疫苗衛教文章 ►http://bit.ly/2SsdELS

醫師好,昨天因故在醫院接受靜脈注射點滴,點滴管不小心被護理師弄到地上,她就排出一些點滴的液體,消毒管子的尾端,再接上留在我手上的點滴軟針。 但我發現莫約有2cm左右的空氣被打入血管中,因為管子中看得出來有段非液體顏色,當下忘記起護理師處理。 請問2cm的空氣打入靜脈中可能會有什麼狀況呢?需要注意什麼或之後做什麼檢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從醫學角度來說,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液中進入10毫 升以下的空氣是沒有任何危險的,自身是可以清除的,空氣進入血液循環的後果取決於進入的速度和氣體量。少量氣體進入可溶解於血液內,不會發生氣體栓塞。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 您好 您好請問一下 有尿酸,膽固醇過高,高血壓,的問題飲食上要如何調整,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每天至少喝足2000cc的水 2. 禁吃高普林的食物,選低普林的蛋白質類食物;少喝肉湯,少吃火鍋 3. 少吃糖類,尤其是果糖!選高纖維的食物 4. 限制鈉的攝入量 5. 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6. 控制熱量,避免體重增加 7. 多吃含鉀的食物 8. 料理多採水煮、悶燉、清蒸之方式,並以植物油代替動物油 9. 可考慮地中海飲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我媽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想請問醫生,平常飲食部分,有哪些是避免或補充攝取的?還有哪些活動能幫助她在寒冬不要感到那麼疼痛。平時熱敷能舒緩疼痛嗎?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關於飲食方面: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合理搭配飲食的基礎上應遵循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飲食原則。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主要有蛋奶類、大豆類、乾果類和肉類;高維生素的食物則是指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病時,代表著骨骼中鈣質已經出現透支,並有伴隨骨質疏鬆的危險。因此,日常飲食中還需補鈣。除了乳製品、豆製品、瘦肉中富含鈣質外,芹菜、胡蘿蔔、黑木耳、蘑菇等蔬菜也含有大量鈣,可以搭配食用。 關於運動、保養和作息方面: (1)休息:日常活動或工作當中,每小時至少應休息十分鐘;每日睡眠至少八小時。 (2)運動治療:包括主動及輔助性關節運動,如游泳、騎腳踏車、園藝、編織等。在溫水池中進行運動治療,可改善關節活動度、肌力及耐力、效果特別好。 (3)熱療與冷療:熱療可以減輕疼痛並使關節活動更容易;濕熱治療又比乾熱治療有效。冷療可暫時止痛及降低肌肉痙攣,在運動前以冷敷袋治療疼痛關節,可使運動治療更易進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您好,我平時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少醣、少少糖,幾乎每天都會運動,伸展+腹肌練習的類仰臥起坐、負重深蹲半小時、核心機練習半小時+踩腳踏車半小時等。以前的我很胖,最重到68kg這4年來清淡飲食後才瘦下來到 39,應該沒有代謝症候群,但皮下脂肪為何仍有20?該如何才能減少皮下脂肪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飲食調整 多攝取維他命B群及礦物質,可以幫助脂肪燃燒!良好的油脂是可以幫助減脂的,不好的油脂就像是炸過東西的油或是精緻沙拉油、奶油等容易結塊的油都是會造成肥胖的油品。選擇未經過太多加工的自然食物,通常升糖指數都較低,例如全穀食物、綠色蔬菜、豆類等。 2. 肌肉訓練 先做肌肉訓練再做有氧運動,會提高脂肪的燃燒率!肌肉訓練後身體的新陳代謝會比平常來的快,所以在訓練後不用特別做甚麼運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消耗脂肪。 3. 有氧運動 長跑選手身上幾乎沒有多餘的皮下脂肪,有氧運動對於脂肪燃燒是非常有效果的!要讓脂肪可以燃燒,至少需要連續運動20分鐘才會有效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醫師,女性38歲,因為工作關係,三個月來每天大概3至5點才睡覺,睡到早上10-11點。請問睡眠不足需要注意身體的哪些症狀或數值呢?或可以如何照護避免對健康的危害?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晚上睡眠不足的時候,大腦的情緒中樞功能便會受到影響,很容易反應過度,感到沮喪、受傷和過度敏感。失眠和抑鬱症是相輔相成的,睡眠不足會加重抑鬱症的狀況,而抑鬱症反過來又會令人更加難以入睡。而當你感到疲倦,便無法意識到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判斷力隨之降低。倘若長期睡眠不足,也有容易得到阿茲海默症的相關研究。 2. 相較於睡滿7小時的人,如果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血管硬化、形成動脈斑塊的可能性增加50%,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50%。 3. 沒有獲得充分的睡眠時,身體會釋放出更多的皮質醇。過量的皮質醇會分解皮膚中的膠原蛋白,讓皮膚失去彈性。睡眠不足也會加劇諸如濕疹和牛皮癬等疾病症狀。 4. 長時間睡不足,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變得容易生病。有時也可能會導致免疫細胞分泌發炎物質,引發克隆氏症以及潰瘍性大腸炎。 5. 睡眠不足之所以會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睡眠不足會影響瘦體素的分泌,導致食慾增加,吃得更多。 6. 嚴重睡眠不足也會增加罹患乳癌、大腸癌的風險。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請問痛風患者能喝白麥汁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而言﹐內臟﹑肉汁﹑高湯﹑酵母﹑豆苗﹑豆芽﹑蘆筍﹑香菇與某些海鮮的普林含量最高。 醫師則普遍認為最容易誘發痛風的食物為啤酒﹑內臟與海鮮。 酒精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它會干擾尿酸排出﹐使尿酸滯留在人體內。啤酒等釀造酒﹐在釀造過程中會因酵母菌大量繁殖造成普林的增加﹐更容易刺激尿酸上昇。 白麥汁不屬於高普林食物,適合飲用是沒有問題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您好,想請問,我每次在醫院量的血壓都很高(170-180)在家裡量比較低(130-140) 請問落差這麼大正常嗎?要以何者為主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情形是所謂的白袍高血壓,屬於假性高血壓的一種;正確的血壓測量仍是以居家測量為主! 白袍高血壓是一種功能性高血壓,當在醫院裡或是在診間測量血壓,都會發生血壓偏高的狀況,但是只要離開醫院或是回到家裡,血壓值又恢復正常。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除此之外,有些人一進到醫院就急著量血壓,身體尚未從活動狀態中恢復,因此量出來的血壓自然也是偏高的。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民眾在家應採用722的量血壓原則,也就是每週量「7天」,每天量「2次」起床睡前各一次,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且在剛買血壓計時,左右手各量數次,取血壓高的那隻手做為未來量測的手。 因此,建議您使用722量血壓原則在家裡記錄兩週,再將您的血壓紀錄結果和家庭醫師討論,這樣才安心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麻疹衛教文章 ►http://bit.ly/2SsdELS

醫師你好:我有類風濕關節炎 ,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嗎? 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大原則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一定要維持理想體重,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適度攝取魚類、鈣質及維生素D 2. 接受物理治療的病人,可稍微增加熱量的攝取,營養不良或處於發炎狀態的病人,則需增加蛋奶豆魚等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取 3.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血液中維生素B6及維生素C濃度有降低的趨勢,建議多攝取全穀類、綠色蔬菜和柑橘類等食物 4. 因為關節疼痛導致活動量減少,或是藥物的影響,有些關節炎病人容易有水腫的現象,建議可採低鹽飲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 最近搬來新室友,因廁所是共用的,性生活非常混亂,如若同用一間衛浴空間(洗澡衛浴設備、沐浴乳、洗髮精、及我和其他室友最擔心的「坐式馬桶」) 有可能被感染什麼疾病嗎? 我可以儘量做什麼樣的防護措施呢,任何方法都行,請麻煩醫生儘量提供各種建議了(目前跟朋友討論的結果是每次上廁所前都噴酒精,請問這樣是否有效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使用坐式馬桶,並沒有那麼容易被傳染: 1. 寄生蟲與黴菌: 生命力強的寄生蟲(如陰蝨、疥蟲)及無所不在的黴菌(如股癬、體癬),理論上比較可能存活在馬桶座上,並且傳染給下一位使用者,但臨床上幾乎沒有見過這樣的病例。 2. 前一位使用者身上活躍的病毒: 如果前一位馬桶使用者尿液中有病毒(如疱疹、菜花、愛滋病),且病毒正處於活動期,當下一位使用者沾到前一位的尿液,理論上有可能被傳染,但實際上也沒有發生過。 3. 由細菌引起的疾病: 由細菌所引起的淋病、梅毒等,傳染途徑是性行為及皮膚直接接觸,坐馬桶座與性行為無關,也沒有直接接觸到他人皮膚,得到這些疾病的機率更是非常的低。 4. 噴酒精基本上是有幫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