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因騎機車擦撞造成右側手腳多處擦傷,但不嚴重,只剩腳掌的擦傷還未完全好,比較困擾的是右腳掌水腫,雖有比前些天消腫,但還無法穿包鞋,醫師看過說不是發炎是水腫。因10/6要出國,想請教關於水腫的照護辦法?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皮膚護理 皮膚外觀出現破皮或滲液情形,應做適當的傷口護理避免感染情形。 (二)抬高水腫肢體 臥床休息時以枕頭抬高水腫肢體,有助於體液回流以減緩局部水腫。 (三)活動 維持適當的活動或是協助肢體運動,使肌肉收縮,可促進淋巴液及血液的循環。 (四)按摩 水腫部位由遠端往近端環狀按摩,讓肌肉達到適當的休息,並可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局部的淋巴液回流,以消除水腫情形。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第二型糖尿病衛教文章 ►http://bit.ly/2BQwNUu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想詢問除了量血壓外,是否還有可自我檢測是否有血管堵塞或是高危險狀態的方法呢?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我建議Framingham Risk Score佛萊明漢危險因子評分表,也可稱為冠心病危險因子量表,可以用來預估自己10年內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評分表中,有年齡、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血壓、糖尿病與否、吸菸與否,共6個項目,將6個項目的分數加總,即可依表得到自己未來10年可能發生缺血性心臟病的機率,再比對一般的預估發生率,即可得知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 (一)高血壓。 (二)糖尿病: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機率至少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男性約增加2-3倍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女性則增加3-5倍。 (三)高脂血症:膽固醇過高,患心臟疾病的機會比普通人多3倍。 (四)肥胖症:因為肥胖會引發高血壓和糖尿病,而這些疾病又會誘發心臟病。 (五)抽菸。 (六)一等親有心臟血管疾病史及更年期後的女性。 (七)A型人格的行為型態:情緒受壓會導致身體出現生理變化,腎上腺素分泌大量荷爾蒙,加速呼吸和心跳,會使血壓和血糖的水平上升。 (八)缺乏運動:在日常的生活裡加入輕微的運動,能夠降低血壓、精神緊張、壓力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清問醫師 膽固醇過高,飲食方面要注意什麼?謝謝感恩!

依您描述的內容: 血液中膽固醇過高,建議以下的飲食調整: 1、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必須限制食用:蛋黃每天不超過2個,動物內臟、雞皮、肥肉及魚蛋、蟹黃等少吃。許多隱藏在澱粉中的膽固醇炸彈最容易被忽略,頻繁攝取也是會造成血脂重大負擔。列舉以下三大類食品,#烘焙類食品:麵包、蛋糕、餅乾等,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加入許多糖份及奶油,口感越是綿密鬆軟,添加的份量越是可觀,更不用說選擇偏甜的口味,糖及奶油更是加倍。#含奶精飲品:早餐店或超商奶茶,手搖杯店奶茶、奶蓋、烤布蕾,沖泡式三合一或二合一咖啡或奶茶,基本上都會加入奶精或奶油來增添香味,提供濃醇的口感,但每天都來一杯,日積月累的影響是不容小覷。#快餐飯、麵類:滷肉飯、三寶飯等,所使用的肉類都是比較肥的部分,且飯上都會額外淋上含豬油、雞油的醬汁,整體飽和脂肪含量太高,反而吃一般的滷雞腿、炒肉或燒肉片便當、自助餐,健康程度較高。炒飯、炒麵、炸醬麵、麻醬麵屬於大量澱粉加入油脂的餐點,熱量高,飲食均衡性較差又重口味,經常攝取會使心血管狀態變差,造成血壓、血脂過高問題;請減少食用頻率,且以兩人分一份,再搭配燙青菜、加顆蛋或點份豆干小菜,營養較均衡。 2、低脂飲食:選用低脂、脫脂牛奶,煎炸食品、動物性油脂少吃,選擇易消化而膽固醇含量較低之油脂,避開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又名酥油、乳瑪琳、植物性奶油。 3、加強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或魚肉、雞肉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 4、每天食用新鮮五色蔬菜500克: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加速膽固醇排泄,降低血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原本長期血壓都120左右,有在吃血壓藥。前天降到98,昨天量又都正常,今天量又下降到99,人一樣沒有不舒服,請問有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身體若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問題,我建議再觀察兩週,早晚各量測一次血壓並紀錄之,回診與您的血壓用藥處方醫師討論,可能可以調整用藥或進一步檢查血壓波動大的原因。 年齡少於50歲的病人,血壓目標建議控制在120/80 mmHg以內(以目前流病資料顯示血壓高於此目標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同時有其他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問題的病人,收縮壓目標可上調至130 mmHg以內。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您好,想請問,我每次在醫院量的血壓都很高(170-180)在家裡量比較低(130-140) 請問落差這麼大正常嗎?要以何者為主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情形是所謂的白袍高血壓,屬於假性高血壓的一種;正確的血壓測量仍是以居家測量為主! 白袍高血壓是一種功能性高血壓,當在醫院裡或是在診間測量血壓,都會發生血壓偏高的狀況,但是只要離開醫院或是回到家裡,血壓值又恢復正常。主要原因是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升高;除此之外,有些人一進到醫院就急著量血壓,身體尚未從活動狀態中恢復,因此量出來的血壓自然也是偏高的。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民眾在家應採用722的量血壓原則,也就是每週量「7天」,每天量「2次」起床睡前各一次,每次量「2遍」取平均值,且在剛買血壓計時,左右手各量數次,取血壓高的那隻手做為未來量測的手。 因此,建議您使用722量血壓原則在家裡記錄兩週,再將您的血壓紀錄結果和家庭醫師討論,這樣才安心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麻疹衛教文章 ►http://bit.ly/2SsdELS

醫師您好 目前情況是 170cm 61kg的人 下午4.30-7.00 在戶外踢5人制足球。大概踢10分鐘會有10分鐘休息。 想要了解需要補充電解質的量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天氣熱人體每天約流失2.5公升的水分,體內鈉離子也隨之流失,若是短時間流汗,適量飲水即可補足流失的水分,但如果大量流汗後,大量補充水分反而會稀釋血液中的鈉離子,人體為維持適當的血液滲透壓,又會將水分從尿液排出,一旦持續流汗,鈉離子不斷流失,喝進來的水也無法留在體內,惡性循環下,體內電解質失去平衡,形成自發性脫水,輕則身體不適、運動機能低下,重則體溫調節功能失效、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在糖分幫助下,可以更有效吸收水分及電解質,因此夏天持續流汗或運動超過一小時,飲用含有0.1~0.2%鹽、4~-8%糖的飲料,有助於預防中暑。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想請問想次氯酸水是否有臨床實證對於殺菌即病毒有效 ?或是使用75%酒精與過碳酸鈉即可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根據廠商資料:(目前尚無法找到其他實證) 次氯酸會穿透無套膜病毒讓細胞膜蛋白結構崩壞、變無活性化成水,對人體肌膚以及環境都不易刺激。 75%酒精就能將大部分細菌、病毒甚至黴菌都可殺死,但遇到像是腸病毒、諾羅等無套膜病菌時,就無法產生作用。至於漂白水雖然有很強的殺菌效果,但由於pH屬於強鹼,使用時不僅要多一道稀釋步驟,且會有揮發、灼傷的危險。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請問我家寶寶預計一歲過幾天要去日本,因為離一歲太近沒辦法打MMR,請問需要注意什麼關於旅遊防疫相關事宜嗎? 另外,因為同行大人不知道有沒有抗體,需要做什麼檢查?還是可以直接接種MMR呢?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接種一劑MMR後可以產生95%以上的保護力,接種第二劑是為了提升保護力及延長保護時間。 2. 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幾乎都曾自然感染麻疹,依據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90%以上的人具有麻疹抗體,原則上終身都有保護力;而 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依當時國家政策均已完成2劑MMR疫苗,調查結果至少還有75~80%的民眾具有麻疹抗體。 3. 如果非常擔憂,可先進行抗體檢測確認自身免疫情形或直接接種一劑MMR疫苗再前往,民眾於旅遊期間應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如配戴口罩、注意清潔及手部衛生等,返國後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配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接觸史。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麻疹預防衛教文章 ►http://bit.ly/2SsdELS

醫師你好:我有類風濕關節炎 ,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吃嗎? 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大原則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一定要維持理想體重,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適度攝取魚類、鈣質及維生素D 2. 接受物理治療的病人,可稍微增加熱量的攝取,營養不良或處於發炎狀態的病人,則需增加蛋奶豆魚等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取 3.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血液中維生素B6及維生素C濃度有降低的趨勢,建議多攝取全穀類、綠色蔬菜和柑橘類等食物 4. 因為關節疼痛導致活動量減少,或是藥物的影響,有些關節炎病人容易有水腫的現象,建議可採低鹽飲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醫師,輝瑞要間隔多久比較好。我在澳洲,剛預約,才三週,想明天打去改時間。改成八週或六週。

依您描述的內容: mRNA COVID-19疫苗是建議間隔28天後可以施打第二劑,台灣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也建議接種間隔至少28天。隔愈久是不是能產生更多的中和抗體,仍須再確認。但就怕在間隔期間,抗體效價已降低而失去保護力!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鄭醫師您好,感謝您關於骨鬆的回覆。因我有蟹足腫體質,後來是選擇注射「骨力強」,但有醫師說會造成「非典型骨折」,請問可以如何避免呢? 非常感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骨質疏鬆症是老人必然罹患的疾患,老人脊椎、髖部或腕部骨折越來越多。由於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併發症會造成疼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臥床死亡,因此骨質疏鬆症一直都是老人重要的健康議題。目前骨質疏鬆症治療藥物最為普遍使用的為雙磷酸鹽類,可增加骨質密度以降低脊椎和髖部骨折發生率。 雙磷酸鹽類藥物雖然可提升骨質密度,但會減緩骨代謝及重塑作用,可能阻礙微小骨骼創傷的修補機制,反而弱化骨骼結構強度。長期使用的病患可能會發生十分罕見的非典型股骨骨折,機率約10萬分之1。 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5年以上可考慮暫時停用藥物以降低非典型骨折風險;屬於輕中度骨折風險之骨質疏鬆症患者,若已接受超過5年的治療,經評估骨質密度回升可以停藥;若屬於高度骨折風險患者,則是建議更換藥物種類繼續治療。 骨力強是雙磷酸鹽的藥物,使用三到五年後就要評估 雙磷酸鹽類藥物雖可大幅降低骨鬆骨折風險,但長期服用超過5年使骨質變脆,反而會有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風險,患者有鼠蹊部或大腿疼痛,X光可見股骨有「鳥嘴狀」皮層增厚,甚至可見到骨折裂痕。 整體來說,骨質疏鬆治療用藥其安全性經文獻證實是屬相對安全的,可以有效降低骨折發生率,並且減少死亡與失能。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吉安醫院副院長 家醫科 主治醫師 鄭崇佑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BeUpSb 帶狀皰疹衛教文章 ►http://bit.ly/2MOjFA8

您好,我想請問一下,我是一位喝酒後起酒疹的人,奇癢無比,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時後避不了喝酒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酒疹的發生或是可以減緩酒疹的痛苦?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關於酒疹預防: 有些人起酒疹的原因是對酒精過敏,而有些人則是對酒類製作過程中,額外加入的水果、添加物,以及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物質過敏。人體有一套獨特的免疫系統,當過敏原首次進入人體,身體的記憶細胞便會將其記憶並形成抗體,未來只要身體接觸到相同過敏原,便會立即出現一連串的過敏反應。因此,要避免酒疹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別碰酒類飲品。 關於酒疹處置: 通常只要大量飲水,將身體血液中的酒精等過敏原稀釋、排泄掉,都有助於緩解酒疹症狀。如果出現嚴重身體發熱、全身性紅疹等劇烈過敏反應時,建議儘速就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組織胺類,或含類固醇藥物、針劑,來減緩過敏症狀。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您好!請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9需要吃藥嗎?或是飲食控制就可?

依您描述的內容: 低密度膽固醇的標準值,是依照風險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建議,健保給付降血脂藥物的門檻,也是依照這樣的準則。對於曾發生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以及曾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的患者,應該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70 mg/dL以下;若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控制目標則是降到100mg/dL以下。 若沒有相關心血管疾病,則要考慮具有多少危險因子。危險因子定義包括高血壓、年齡、有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 mg/dL和吸菸等。若有兩個以上危險因子,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30 mg/dL便建議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你好 請問高血壓的患者 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有什麼是不能吃的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 1. 減少食鹽及過度調味料的攝取,糖份的攝取量也要注意。 2. 建議採低脂、低膽固醇、低鈉飲食。 3. 減少動物油脂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4. 烹調選用植物油,遠離香煙、酒,多吃新鮮蔬果,避免醃漬醬菜、罐頭食品。可使用低鈉調味品來取代食鹽、醬油。 5. 市售加工食品含鈉量過高也不宜經常食用,補充高鉀食物的飲食型態有助於調整血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體檢紅血球數目增加(5.75),而紅血球體積分布偏低(11.6),這狀況需要注意什麼呢?平時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紅血球數量的正常值: 男:4.2-6.2x106ul 女:3.7-5.5x106ul 紅血球數量偏高所代表的臨床意義,常見的有紅血球生成素過高、抽煙過量、氧氣濃度不足(環境、心臟病、肺臟疾病、血紅素不正常)、腎上病、懷孕、遺傳等。而您的檢驗數值還在男生的正常範圍內,屬於正常喔!至於紅血球體積分布數值,一般來說不用擔心偏低,因為它是代表紅血球的體積大小幾乎都一致,並非異常。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 http://bit.ly/2vlkR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