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偶爾洗泡泡露可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寶寶盡量以不太刺激的護膚清潔用品。清水清洗或是大品牌嬰幼兒清潔用品包括泡泡露皆可。不需要使用酵素洗澡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http://goo.gl/qSbAvM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您好,我想請問之前帶寶寶給醫生看說,奶嘴可以吃到兩歲,可是我聽說長牙後還一直吃容易暴牙,請問應該怎摸滿足寶寶的口腔期又防止他暴牙呢?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吃奶嘴的時間長短 奶嘴類型 吸奶嘴的強度都可能會影響暴牙與否 目前的常見對奶嘴的認知是 1. 吃奶嘴會增加 前牙開咬 後牙錯咬 上顎骨頭變窄 下顎骨頭變寬的風險 2. 兩歲半前戒掉奶嘴都有機會恢復 三歲以後還在吃奶嘴 就算戒掉也有可能不會再恢復 --> 一般建議2歲開始戒 最慢2歲半前戒掉奶嘴 如何滿足口腔期寶寶 1.營造安全讓寶寶容易探索的環境 不擺放任何危險或是太小的物品 2. 只要寶寶放進嘴巴的東西不會發生危險 不要大聲喝止寶寶 如手帕 娃娃 枕頭 枕頭裡的棉花 毛巾 大塊積木 3.使用安全玩具 固齒器 磨牙餅 若已吃副食品 的寶寶 也能自製蔬菜棒 麵包條 餅乾棒來代替 讓寶寶自己拿著啃咬拿著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家中小孩感染腺病毒,照顧上該注意什麼? 會不會傳染大人?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腺病毒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但除了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外,腺病毒的發燒往往持續更長時間,時間可能長達一週以上。 如果同時出現了發燒、喉嚨痛以及紅眼,就更有可能是腺病毒造成的咽喉結膜熱(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如咳嗽或打噴嚏)、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與患者握手,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 在幼兒園或小學過著群體生活的孩子,特別容易遭到感染。夏日裡父母常喜歡帶孩子到游泳池玩水消暑,但受污染的池水也是腺病毒的感染源。 通常感染後會經過5到7天的潛伏期。在腺病毒流行期時,必須時時督促家中的寶貝勤洗手來預防,也要讓孩子減少揉眼睛和吸手指頭的壞習慣,以免讓病毒有機可乘。 目前在治療上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臨床治療大多採取支持性療法,鼓勵病患多喝水。或是症狀治療。在發燒期間,家長應多注意孩童的活動力和精神狀態,如果覺得有異,應趕緊回診。 除了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也較容易受到感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如何預防兒童暈車?

依您描述的內容: 暈車暈船就是醫學上所謂「動暈症 motion sickness」,與內耳前庭系統有關。動暈症在小孩症狀的表現有可能會先異常安靜、面色蒼白或是哭鬧不安、難以安撫,而後就噁心嘔吐。暈車問題少發生在兩歲以下嬰兒,是因他們在旅途過程大多採平躺姿勢,且年紀小大腦比較不是採用視覺訊息來做空間定向。而最常發生的年紀是在2-12歲,因整個前庭系統與視覺訊息的整合到青春期之後才越趨成熟,所以在這之前感官衝突較敏感,症狀也較嚴重。減少動暈症的方式:1、出發前清淡飲食。2、前晚充足睡眠。3、車內空氣清新。4、坐在視野清楚、較不搖晃劇烈的位置。5、平躺。6、利用靠枕減少頭部搖晃。7、避免旅途中使用3C產品。8、平時多做刺激前庭神經感覺統合的遊戲,盪鞦韆、溜滑梯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兒童發燒照護衛教文章 ►http://bit.ly/2Ms8dNH

醫師您好,我兒子type 1DM,10歲,最近半夜跳起來打開抽屜找東西,一周一次左右。請問可以如何改善夢遊狀況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兒童夢遊多好發在6-12歲的小學階段 醫界普遍認為兒童夢遊跟兒童腦部發展未成熟有關 長大後大多會不藥而癒 夢遊的原因可能有睡眠不足、睡眠時間不定、孩子過於疲累、在睡前看了令其精神緊張和激動的3C遊戲或影片 所以要避免以上因素發生 準備一個放鬆舒服的睡眠環境 夢遊在發生的當下 不用把他叫醒 就扶著他回自己房間睡覺就好 或是觀察大約都發生在幾點 在這個時間點之前 先把孩子叫醒後再讓他入睡 減少夢遊的發生 要注意家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做好 如門窗是否鎖好 尖銳物品是否收拾好 避免在夢遊期間發生意外 如果夢遊發生的頻率高過一週三次 則建議就醫做睡眠檢查 可以掛兒童神經科就診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生您好,我想請問兩個月大的新生兒不願意用包巾包手,睡覺又一直被驚嚇反射嚇醒而無法熟睡,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解決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驚嚇反射在初生後數週到1個月大時反應最明顯,於出生後五、六個月大時就會消失。最常會使用包巾適度裹住四肢,不但能保暖,還能提供宛如在子宮內的安全感,讓寶寶的睡眠更加安穩。可以再研究包巾包裹的方式。適當的包裹可以達到安撫的效果。規律地晃動以及包覆性會讓寶寶睡得更安穩香甜,出現驚嚇反射的時間也會相對縮短。例如搖床、坐汽車座椅緩慢開車或來回走動。或是在大人看顧下側睡,背後有毛巾捲撐著。以上方式都可試試。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腺病毒衛教文章 ►http://bit.ly/2Atz70T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的寶寶三個月大,本來寶寶都可以順利喝完配方奶,但這幾天在喝完第一階段的奶後,拍完第一次的嗝,緊接著要繼續喝時,他卻抗拒不想再喝,還會一直扭動,要如何判斷寶寶是胃脹氣還是厭奶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脹氣是嬰兒時期很常見的現象 可能的原因包括: 1.進食或吸吮太急而吸入空氣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寶寶經由奶嘴縫隙吸入空氣而脹氣。 3.寶寶喝奶前過度哭鬧吃進空氣。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尤其是澱粉類如麥粉或米類,在消化道經腸內菌消化作用而發酵,會產生大量氣體。 寶寶到4~6個月大時,每日飲奶量會有可能突然下降一半,陸續顯現出厭奶症狀 一般來說有厭奶時三大特徵: 1.精神、活動力都和往常一樣好,可是每到餵奶時,就會放聲大哭或別開頭極力抗拒 2.容易受外界聲響影響而分心沒辦法專心吃奶 3.清醒的時候不願配合乖乖喝奶,只有睡前在半夢半醒的迷糊狀態反而能順利餵食。 厭奶時間的長短不一 可能1-2週 也可能快一個月 之後會慢慢改善 恢復食慾 如果已經寶寶大於四個月大 可以嘗試開始吃副食品 如米粥 米精調成米糊 少量的水果泥 變換口味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想詢問“自閉光譜”是什麼……我兒子目前正在接受台南成大醫院的評估,9/5第一次行為動作評估,初估後有跟我提到“自閉光譜”的情形……我有先在網路搜尋……但是還是看不太懂這個名稱的意思……,希望醫生們能簡單一些幫我解釋,非常感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光譜的概念是由英國的精神科醫師羅娜溫恩所提出,就算都是有自閉症特性的孩子,顯現方式仍有差異。這代表了自閉症本身的多元性。 在臨床上,若以症狀與嚴重程度來看,可以說沒有兩個ASD患者是一模一樣的。ASD有不同的嚴重程度和不同的行為表徵,若簡單來分,輕微的我們會稱為有自閉傾向,嚴重的就稱為自閉症。我們常聽到的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全部都歸於自閉症光譜疾患中。 ASD的孩子通常也會合併一些其他障礙,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過度焦慮、免疫系統異常、腸胃道功能異常、睡眠障礙、認知障礙、學習障礙、感統異常……等。 臨床上觀察到早期就接受療育介入的自閉傾向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或是成人,自閉特質是會變得相當不明顯的。所以應該好好配合醫院做評估,評估的內容很多,請多一點耐心,若有問題早期介入治療將會事半功倍。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您好, 小犬今年十月滿六歲,晚上睡覺仍會有尿床狀況,有就醫檢查膀胱(超音波)醫生說正常,前一陣子嘗試半夜抱他起來尿尿,結果搞得他和我們家長都睡不好,中醫把脈還說成長遲滯,建議我們讓他睡好比較好。 請益是否讓他自然發展 繼續包尿布睡覺

我們應先了解尿床常見的六個因素 1. 白天不斷的被提醒要去尿尿,弄到很緊張,尿意混淆! 2. 孩子的膀胱成熟速度較同儕慢 3. 孩子的膀胱容量較小 4. 基因遺傳:父母過去有夜尿或尿失禁問題,孩子也較容易出現 5. 抗利尿激素較少:一種人體的賀爾蒙,作用在於減少排尿 6. 睡的太沉:孩子無法感受到膀胱脹滿的感覺 再來要確認是原發性或續發性的夜尿 1. 原發性夜尿—從小到目前為止未有一段時間晚上睡覺不排尿,尿布永遠是濕的 ,根據統計 ,直到6歲還有10%的小孩會尿床 ,男比女是1.5:1。 2. 次發性夜尿—孩子曾經有六個月或以上晚上睡覺不排尿,尿布是乾爽的,次發性遺尿通常和後天因素有關,小孩常見的因素例如尿道感染、糖尿病、以及心理因素(如壓力)等等 。這種建議一定要就醫檢查 如果是第一種原發性尿床 ,建議可以從生活習慣的改變著手 1.不要懲罰:夜尿只是因為小孩的排尿控制不夠成熟 ,不是他的錯 ,會造成反效果 。 夜尿問題通常會隨著時間而解決。 2.小撇步解決尿濕床的困擾:尿濕床而造成的影響是可以減少的,例如使用防水保潔墊、產褥墊、防臭劑,幫孩子換上乾淨衣褲前記得幫孩子清洗一下。 3. 規律排尿:孩子白天應該規律排尿,睡覺前也要(一天大約4到7次),如果孩子晚上醒來,照顧者也應該讓孩子去廁所排尿。 4. 注意飲食:有夜尿的孩子,高糖分食物、氣泡飲料和含咖啡因飲料應該要避免,尤其是傍晚之後。 5. 調整攝水量比例:一整天的飲水應該集中在早上和傍晚之前,從傍晚開始攝水量就要減少 ,如果只是限制晚上的喝水量,但白天並沒有相對增加,可能導致孩子整日的攝水量不足,反而容易便秘。 6.改善環境:在走道和廁所開小夜燈,讓孩子方便在半夜找到廁所,如果廁所真的離很遠,就要考慮放個小便盆在房間裡。 7.別再用尿布:一直使用尿布或學習褲,反而容易讓孩子沒有動機想要起床排尿,因此不建議一直使用。 8.請孩子幫忙清潔:如果真的尿床了,早上要請孩子幫忙做清潔的工作,養成負責的美德。 如果是第二種尿床 ,就建議一定要就醫 ,釐清尿床的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 原發性尿床如果在嚐試以上的方法後還是無法改善 ,也考慮前往就醫 ,可以掛小兒腎臟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與治療 提供我自己兒子的經驗 我兒子是屬原發性夜尿 以上方法我都有試過 我選擇不再包尿布 改鋪可水洗的防水尿濕墊(google可搜尋到網購 多買幾條備用)在床上 尿濕小孩自己起床換褲子換尿布墊 中間也看過兒童腎臟科 檢查沒啥問題 就是膀胱容量需要訓練撐久一點 中間也服用過控制夜尿的藥物 一般是睡前使用低劑量三環抗憂鬱劑來控制 服藥非常有效 但沒吃藥 夜尿就又出現 兒腎醫師說因為檢查無特殊問題 所以這就是成熟度的問題 只能一邊訓練一邊等孩子控制排尿的成熟度變好 慢慢的從天天尿濕 到一週尿濕五天 到一週尿濕三天 到一個月偶爾尿濕3次 到現在久久尿濕一次 現在他要升小六了 他自己也意識到睡前不能喝太多水 飲料 和吃很多水份多的水果 因為每吃或喝必尿 所以自己也會控制 (小孩自己也意識到同學都不會尿濕只有自己會 自己在意 就會注意)(出外旅遊睡飯店 忘了帶防水尿布墊 還會自己要求我們叫他起床尿尿 不然尿濕了 自己拿壓歲錢賠飯店 給孩子一點壓力和責任 可以促使他提醒自己) 從總之 這條路 家長只能陪孩子慢慢走過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請問一下新生兒出生通常什麼原因會有紅血球過低的問題? 是媽媽懷孕過程飲食狀況的影響嗎? 有這狀況的小孩家長需要注意什麼嗎? 我上網查找不到相關資訊可以參考解答,再麻煩醫師了,謝謝 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造成新生兒貧血的原因: (ㄧ)血液流失: 1. 產期因素:胎盤剝離、前置胎盤、外傷等。 2. Fetomaternal transfusions:胎兒母親間輸血,胎兒血液倒流回母體。 3. Twin-Twin transfusions:雙胞胎,一方血液流至另一方。 4. Internal bleeding:生產因素導致胎兒腦部出血、腎上腺出血等。 (二)紅血球破壞過多: 1. 遺傳性紅血球疾病:蠶豆症、地中海型貧血等。 2. 免疫型溶血:Rh 或 ABO 血型不合等。 3. 後天型溶血:感染、藥物影響。維他命E不足。 (三)紅血球製造不足: 1. 早產兒暫時缺乏EPO 紅血球生成素。 2. 先天紅血球製造不足疾病。 3. 感染導致骨髓抑制。 4. 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導致巨球性貧血。 需跟寶寶的主治醫師確認小孩是何種原因造成紅血球低下,才能對症治療。在四到六個月該吃副食品時,不要害怕添加肉類蛋白質會過敏。因缺少肉類補充容易導致缺鐵性貧血,尤其在純餵母奶的嬰兒易見。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腺病毒衛教文章 ►http://bit.ly/2Atz70T

醫師您好,我女兒四歲,近期發現一天會有數次,眼睛有用力眨眼的現像,15~30分不等就會用力眨一下,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請問需要就診檢查,還是可以再觀察看看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先帶去給眼科看看是否有眼睛過敏或視力模糊的問題 若確定是 應該治療過敏或矯正視力 眼睛過敏的孩子常合併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氣喘 應就診兒科一併治療 若不是 先觀察 若仍頻繁地出現眨眼 應該就診兒童神經科 看是否為tic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想問醫生,嬰幼兒有建議的飲食營養素比例嗎?我在網路上找不到答案,還是真的他要吃多少/要吃什麼隨便他,會長高就是會長高?孩子爸身高173,媽媽160,我兒子1歲10個月,早睡早起。請問我該怎麼幫助他長高?謝謝醫生

依您描述的內容: 嬰幼兒每日營養攝取量可參考行政院衛生署建議飲食三大營養素攝取量佔總熱量之比例為:蛋白質10-14%,脂肪20-30%,醣類58-68%。或是上網搜尋「國民健康署幼兒期營養參考手冊」。幫助孩子長高的秘訣就是:飲食均衡、睡眠充足、適量運動、適當曬太陽。飲食加強鈣和蛋白質攝取。肉類、牛奶、乳酪製品、海帶芽、小魚干、深色蔬菜等。要在夜晚十點前熟睡,生長激素才會分泌高峰。曬太陽增加鈣質吸收。都有幫助長高。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兒子歲,因為身材矮小做了抽血檢查,醫生跟我說有缺鋅的問題,也給予鋅片補充,我後來另外發現PO2,sO2不在正常範圍內,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醫師當時沒有解釋,請問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 以上在兒童小學期間 為正常值 兒童標準與成人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請問幼童鼻竇炎要符合哪些症狀才能確認?一定要全部符合下列七大症狀,才是嗎?......總結兒童鼻竇炎的七大臨床表現:①持續性流涕。②慢性鼻阻塞。③鼻後孔分泌物增多。④咳嗽,尤其睡眠和起床時為重。⑤呼氣時有臭味。⑥頭痛。⑦生活習慣改變。我孩子只有1-4的症狀,但有過敏性鼻炎,故常鼻塞,符合四個的話也算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在兒科的病人 ,如果黃綠鼻涕持續10天以上,或者有鼻涕倒流造成10天以上咳嗽,又或者雖然黃綠鼻涕只有連續3天,但是同時合併高燒39度以上 ,就要高度懷疑病人已經有了急性鼻竇炎 你上述的症狀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或同時有合併鼻竇炎 過敏性鼻炎的孩子在感冒時併發鼻竇炎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 有時兒童鼻竇炎的表現,可能僅有咳嗽(尤其是在睡眠時)、張口呼吸、睡不安穩等非典型症狀表現 可以輔以鼻竇X光攝影或電腦斷層攝影來診斷 但是不一定能看得很清楚 因為學齡前兒童的鼻竇尚在發育 要到進入青春期前 所有的鼻竇才能發育完整 急性鼻竇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和化痰藥的藥物治療,一般要10-21天不等,視病情狀況決定療程,物理性治療可以用鼻腔灌洗輔助。若有嚴重併發症如眼睛及中樞神經感染,或演變成慢性鼻竇炎,才需手術治療(功能性內視鏡鼻竇手術) 建議還是就診專業的兒科醫師或兒童耳鼻喉科醫師比較妥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 我目前有一名四個月大的嬰兒在全親餵母奶,大約兩小時就要餵一次,其他時間我爸爸會幫忙照顧嬰兒。 最近我媽媽罹患帶狀皰疹,水泡長在背部肩胛和手臂。 因為都在背面,她說她的手在痛,沒辦法自己擦藥貼紗布,而她又認為只有我做事比較細心,所以每次她要換藥時就會堅持指定要我來做。 雖然換藥時我都會使用棉棒等用品防止直接接觸病兆,但還是怕會不小心碰到。 我媽媽在房間也不會一直戴著口罩,她又很常做事時或看電視時會自言自語或大笑,感覺很多地方都會沾染飛沫。 我怕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沾染了病毒在身上,又接觸嬰兒時會傳染給小孩。 請問我如果繼續幫忙的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式可以避免傳染病毒給小孩呢? 如果無論如何風險都沒辦法壓到非常低,那我還是拒絕幫忙會比較好吧。 先謝謝您的回覆! 另外也想請問: ★帶狀皰疹除了接觸分泌物傳染和飛沫傳染,還會經由空氣傳染嗎? ★水泡是否需要使用紗布貼起來防止磨擦,還是只要穿一件衣服覆蓋就好? ★什麼時候才不具有傳染力,才可以接觸一歲以下的嬰幼兒? ★接觸過病灶的衣物、床單、物品是否具有傳染力? ★洗衣粉是否能有效清除衣物和床單上的病毒? ★燙洗衣物是否能有效清除衣物和床單上的病毒? ★碰觸過病灶的手,用洗碗精是否能將病毒洗乾淨,還是需要用肥皂才能徹底清除? ★接觸過病灶的物品,用酒精是否能有效消毒,還是需要使用含氯漂白水才能達到消毒效果? ★食用維生素B1及B12錠劑,和食用綜合B群錠劑,哪種對於神經修復的效果較好,還是效果其實差不多?

依您描述的內容: 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水泡內含的液體中,所以會經由接觸到皮疹而被傳染;此外,病毒也可以經由飛沫傳播。不會藉由空氣傳染 帶狀皰疹的急性傳染期,普遍認為是皮疹還沒結痂的時期,大約會在發疹後兩週左右 請避免接觸到患者的皮疹,同時患者須把水泡確實包紮好,減少水泡液內的病毒傳播出去 外婆要一直等到水泡都乾掉,連續三天沒有新長的水泡才能接觸寶寶 確實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就能消毒手部 衣物用洗衣劑清洗晾乾即可 環境可用稀釋的漂白水消毒 酒精也有消毒的效果 幫助神經修復是要吃維他命B12 最安全的方式是 每個人都戴上口罩 外婆請就醫讓醫師幫她換藥 如果非要你幫忙換藥 就請你換完藥後 洗手 換一套完全乾淨的衣服再去抱小孩 外公如果密切接觸過外婆後 一樣比照辦理 既然這麼擔心 就直接跟媽媽說明 請她就醫換藥 相信媽媽能體諒 一切都是為了她的孫子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