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新生兒照黃疸降到7.5已經停止照光(月子中心有儀器可測)我是用一母一配方奶,那想請問醫生這樣可以全供應母奶嗎? 回家後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新生兒黃疸在出生第 7-10天逐漸下降,約2週後多半會自行消失,只要在可接受範圍內並不需要治療 有約 2%的母乳哺育嬰兒的黃疸持續較久,稱做遲發型母乳黃疸,可能是因為母乳內的某種荷爾蒙會產生競爭效應,抑制膽紅素的攝取與接合,由於臺灣的母乳哺育率逐年增加,新生兒黃疸超過兩週者其實相當常見。只要黃疸指數沒超過18都不需治療 所以現在可以改回全母乳哺餵 觀察寶寶體溫活力跟奶量是否正常,大便顏色是否符合大便卡即可 若有異常則要回診就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衛教文章:https://tw.wen8health.com/article/210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請問7歲兒童學芭蕾舞,如劈腿、拉筋、180度雙腳打開等動作,會不會對骨骼發展,有不好影響?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學習各種運動,包括跳舞、游泳或跆拳道等,拉筋是事前的必要動作適度拉筋,反而還有助於骨頭的保護。 適度拉筋有助於刺激骨骼,讓骨質更密、更長,所以許多運動暖身才需要拉筋,不過一切都要慢慢伸展,循序漸近,不能操之過急,若不小心造成拉傷時,建議要找專業的復健科醫生診治。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我兒子歲,因為身材矮小做了抽血檢查,醫生跟我說有缺鋅的問題,也給予鋅片補充,我後來另外發現PO2,sO2不在正常範圍內,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醫師當時沒有解釋,請問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 以上在兒童小學期間 為正常值 兒童標準與成人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小孩打完五合一跟13鏈球菌疫苗。。 如果沒有發燒是好還是不好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情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疫苗接種後發燒是免疫作用,每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每個都會發燒。一般來說,打完疫苗,副作用越強烈,表示免疫效果越高。大部分年輕人體內免疫系統較強,施打後反應比較激烈。不過,打了疫苗,沒有感覺,不覺疼痛,也沒發燒,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沒有效果,因為疫苗仍會刺激免疫系統,進而產生抗體和相關免疫因子。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請問水痘後是否有什麼不能吃或藥物不能服用?康復後要開始接受流感疫苗要隔多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長水痘的整個病程不能吃阿斯匹靈 否則容易併發雷氏症候群 飲食沒有什麼禁忌 吃得下就吃 水痘若無產生併發症 整個病程到水泡結痂脫落約2週 之後只要身體狀況正常 無發燒 無其他急性感染症 就能施打流感疫苗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流感用藥衛教文章 ►http://bit.ly/2J17zDP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我的寶寶1個月13天大,4.5kg,55公分。這幾天寶寶喝完奶了(配方奶加親餵60-120cc)、尿布也換了,晚上還是一直哭,該怎麼辦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個月到四個月左右的嬰兒晚上一直哭,排除發燒、肚子餓、大小便、想抱抱等,最有可能不明因素哭鬧是因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最常見於下午或傍晚,是因這時期嬰兒腸壁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若腸道蠕動不規則,一旦蠕動過快、糾結在一起,就容易導致驚攣疼痛,且症狀發作時常伴隨腹部鼓脹(脹氣)。發作時寶寶除了哭鬧,還會伴隨漲紅臉、大腿屈曲。嬰兒腸絞痛治療採支持性療法,包括輕搖、輕拍、使用安撫奶嘴等盡可能穩定寶寶的情緒,另可在寶寶腹部塗乳液採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腹部,必要時用溫毛巾熱敷腹部。若情況嚴重必須使用藥物治療,醫師開立的處方多以益生菌(活菌乳酸菌)、消脹氣、抗胃腸驚攣、鎮靜安眠等藥物為主。「時間」才是唯一的解藥。四個月後會不藥而癒。 至於消脹氣藥物則以Gascon為代表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我女兒滿5歲打4合一的針,在施打的部位有腫一顆,已經過了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消,還會痛,需要回診治療嗎?平時照護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如果沒有紅 只是腫有硬塊 可以改熱敷 最久可能要3-6個月硬塊才會慢慢消失 如果是紅腫熱痛明顯 無法排除感染的可能 請立即就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我太太有甲狀腺低下問題 ,因此懷孕期間聽從醫師建議服用活甲碇至預產期前一個月停藥,目前二寶5/4於馬偕出生,追蹤甲狀腺相關功能,FREE T4 5/15數值2.04 5/27數值2.96,想請問醫師這樣的數值有需要注意什麼嗎?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媽媽有甲狀腺功能異常,無論亢進或低下都須留意寶寶出生後的甲狀腺功能。從您提供寶寶出生後的兩筆甲狀腺功能檢查數據應屬正常。(但若能提供更完整的資訊,將有助於做更完整的判斷,如檢驗數據的單位、或其他檢查項目,如甲狀腺抗體、甲狀腺刺激素TSH等數據)。 通常媽媽的甲狀腺功能異常,對寶寶的影響是暫時性的,一般數個月內即可改善。但若過程中寶寶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仍需短暫服用藥物治療,建議配合醫院安排,定期追蹤寶寶甲狀腺功能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內分泌科 主治醫師 邱巧凡 醫師簡介 ►http://bit.ly/2QxhROt

想請問目睹家暴的兒童,有什麼方式能幫助呢?兒童身心受創下,能有什麼方式能改善,小孩現在會嚴重磨牙。

依您描述的內容: 請打113婦幼保護專線 讓專業人事介入輔導孩子 或直接就診兒童身心科 請專業醫師評估會談及治療 以下附上婦幼警察隊對於目睹家暴兒童照護的專業文網址 文章裡頭有創傷後評估表 家長如何照護 還有相關的基金會資料 https://www.kmph.gov.tw/fuyou/cp.aspx?n=C52FA31C82E6FF7F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小孩滿五個月,剛開始吃副食品,一天1-2次,吃稀粥、香蕉、奇異果汁、蘋果泥、地瓜這些。大便一天3~4次,但半夜容易脹氣放屁,請問需要如何調整改善脹氣狀況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改善脹氣可以:1、喝完奶拍打嗝,減少空氣進入腸胃道。2、按摩肚子,以肚臍為中心,抹乳液順時針按摩,幫助腸胃蠕動,進而排氣。3、益生菌(活菌乳酸菌),健胃整腸,讓腸胃好菌多、壞菌少,減少產氣。可至門診請醫師開醫囑。4、副食品初期,先吃簡單單純不易產氣的食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的小孩從大概4歲多要5歲的時候開始到現在,睡覺沒多久後就會吐泡泡!嘴巴上面都是白沫,我常常突然看到會嚇到!請問這有需要就醫檢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熟睡中吐口水嗎? 建議側錄過程給醫師看 就診兒童神經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請問剛出生18天的新生兒睡覺跟親餵時會打呼,有需要去做什麼檢查嗎?有什麼原因會造成打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嬰幼兒聲帶附近的那段氣管呈漏斗型 上寬下窄 如果有折到脖子 就會出現打呼的聲音 建議把寶寶的頭微往後仰 脖子打直 應該就比較沒有打呼聲音 正躺睡覺時 寶寶不用睡枕頭 在脖子下墊一條小毛巾讓脖子打直即可 睡枕頭 反而容易讓嬰兒的脖子折到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家中小孩感染腺病毒,照顧上該注意什麼? 會不會傳染大人?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腺病毒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但除了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外,腺病毒的發燒往往持續更長時間,時間可能長達一週以上。 如果同時出現了發燒、喉嚨痛以及紅眼,就更有可能是腺病毒造成的咽喉結膜熱(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如咳嗽或打噴嚏)、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與患者握手,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 在幼兒園或小學過著群體生活的孩子,特別容易遭到感染。夏日裡父母常喜歡帶孩子到游泳池玩水消暑,但受污染的池水也是腺病毒的感染源。 通常感染後會經過5到7天的潛伏期。在腺病毒流行期時,必須時時督促家中的寶貝勤洗手來預防,也要讓孩子減少揉眼睛和吸手指頭的壞習慣,以免讓病毒有機可乘。 目前在治療上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臨床治療大多採取支持性療法,鼓勵病患多喝水。或是症狀治療。在發燒期間,家長應多注意孩童的活動力和精神狀態,如果覺得有異,應趕緊回診。 除了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也較容易受到感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您好, 小犬今年十月滿六歲,晚上睡覺仍會有尿床狀況,有就醫檢查膀胱(超音波)醫生說正常,前一陣子嘗試半夜抱他起來尿尿,結果搞得他和我們家長都睡不好,中醫把脈還說成長遲滯,建議我們讓他睡好比較好。 請益是否讓他自然發展 繼續包尿布睡覺

我們應先了解尿床常見的六個因素 1. 白天不斷的被提醒要去尿尿,弄到很緊張,尿意混淆! 2. 孩子的膀胱成熟速度較同儕慢 3. 孩子的膀胱容量較小 4. 基因遺傳:父母過去有夜尿或尿失禁問題,孩子也較容易出現 5. 抗利尿激素較少:一種人體的賀爾蒙,作用在於減少排尿 6. 睡的太沉:孩子無法感受到膀胱脹滿的感覺 再來要確認是原發性或續發性的夜尿 1. 原發性夜尿—從小到目前為止未有一段時間晚上睡覺不排尿,尿布永遠是濕的 ,根據統計 ,直到6歲還有10%的小孩會尿床 ,男比女是1.5:1。 2. 次發性夜尿—孩子曾經有六個月或以上晚上睡覺不排尿,尿布是乾爽的,次發性遺尿通常和後天因素有關,小孩常見的因素例如尿道感染、糖尿病、以及心理因素(如壓力)等等 。這種建議一定要就醫檢查 如果是第一種原發性尿床 ,建議可以從生活習慣的改變著手 1.不要懲罰:夜尿只是因為小孩的排尿控制不夠成熟 ,不是他的錯 ,會造成反效果 。 夜尿問題通常會隨著時間而解決。 2.小撇步解決尿濕床的困擾:尿濕床而造成的影響是可以減少的,例如使用防水保潔墊、產褥墊、防臭劑,幫孩子換上乾淨衣褲前記得幫孩子清洗一下。 3. 規律排尿:孩子白天應該規律排尿,睡覺前也要(一天大約4到7次),如果孩子晚上醒來,照顧者也應該讓孩子去廁所排尿。 4. 注意飲食:有夜尿的孩子,高糖分食物、氣泡飲料和含咖啡因飲料應該要避免,尤其是傍晚之後。 5. 調整攝水量比例:一整天的飲水應該集中在早上和傍晚之前,從傍晚開始攝水量就要減少 ,如果只是限制晚上的喝水量,但白天並沒有相對增加,可能導致孩子整日的攝水量不足,反而容易便秘。 6.改善環境:在走道和廁所開小夜燈,讓孩子方便在半夜找到廁所,如果廁所真的離很遠,就要考慮放個小便盆在房間裡。 7.別再用尿布:一直使用尿布或學習褲,反而容易讓孩子沒有動機想要起床排尿,因此不建議一直使用。 8.請孩子幫忙清潔:如果真的尿床了,早上要請孩子幫忙做清潔的工作,養成負責的美德。 如果是第二種尿床 ,就建議一定要就醫 ,釐清尿床的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 原發性尿床如果在嚐試以上的方法後還是無法改善 ,也考慮前往就醫 ,可以掛小兒腎臟科醫師安排相關檢查與治療 提供我自己兒子的經驗 我兒子是屬原發性夜尿 以上方法我都有試過 我選擇不再包尿布 改鋪可水洗的防水尿濕墊(google可搜尋到網購 多買幾條備用)在床上 尿濕小孩自己起床換褲子換尿布墊 中間也看過兒童腎臟科 檢查沒啥問題 就是膀胱容量需要訓練撐久一點 中間也服用過控制夜尿的藥物 一般是睡前使用低劑量三環抗憂鬱劑來控制 服藥非常有效 但沒吃藥 夜尿就又出現 兒腎醫師說因為檢查無特殊問題 所以這就是成熟度的問題 只能一邊訓練一邊等孩子控制排尿的成熟度變好 慢慢的從天天尿濕 到一週尿濕五天 到一週尿濕三天 到一個月偶爾尿濕3次 到現在久久尿濕一次 現在他要升小六了 他自己也意識到睡前不能喝太多水 飲料 和吃很多水份多的水果 因為每吃或喝必尿 所以自己也會控制 (小孩自己也意識到同學都不會尿濕只有自己會 自己在意 就會注意)(出外旅遊睡飯店 忘了帶防水尿布墊 還會自己要求我們叫他起床尿尿 不然尿濕了 自己拿壓歲錢賠飯店 給孩子一點壓力和責任 可以促使他提醒自己) 從總之 這條路 家長只能陪孩子慢慢走過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請問新生兒照黃疸降到7.5已經停止照光(月子中心有儀器可測)我是用一母一配方奶,那想請問醫生這樣可以全供應母奶嗎? 回家後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新生兒黃疸在出生第 7-10天逐漸下降,約2週後多半會自行消失,只要在可接受範圍內並不需要治療 有約 2%的母乳哺育嬰兒的黃疸持續較久,稱做遲發型母乳黃疸,可能是因為母乳內的某種荷爾蒙會產生競爭效應,抑制膽紅素的攝取與接合,由於臺灣的母乳哺育率逐年增加,新生兒黃疸超過兩週者其實相當常見。只要黃疸指數沒超過18都不需治療 所以現在可以改回全母乳哺餵 觀察寶寶體溫活力跟奶量是否正常,大便顏色是否符合大便卡即可 若有異常則要回診就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衛教文章:https://tw.wen8health.com/article/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