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我年齡60,去年mri 檢查腦右邊靜脈球高位,醫生說該靜脈球被骨頭包圍變大不易,是否需每年追蹤檢查,還是有什麼症狀出現需提高警覺再去檢查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描述的內容較籠統,我只能猜測是內頸靜脈,如果是,那一般來說靜脈球高位應只是無意中發現,觀察即可,至於幾年追蹤一次倒無定論。因此內頸靜脈與第9,10,11對腦神經有關,所以若有吞嚥困難,講話構音不清,肩膀無力等症狀就需就醫。 #請注意,以上只是猜測#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切除顱底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ojF1e0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請問腦部膠質瘤第三期,已開完刀,醫生說處理的很乾淨,目前有搭配口服化療。請問平時照護上需要注意什麼嗎?在臨床上復發率通常多少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是第三級膠質瘤,仍屬於高惡性度,就算手術切除乾淨,復發仍高。術後接受放射線治療可以有效延緩復發. 若要積極治療,則可放化療同時治療CCRT. 平時應多運動,飲食均衡,避免偏方使用。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有照MRI發現腦部有蜘蛛網囊腫arachnoid cyst還有脊椎發現有薛門氏結點scheumorl's nodes需要特別關注追蹤嗎?因為我詢問神經內科醫師但他說不算嚴重的疾病不需進一步追蹤,但我實在擔心,請問這兩個是什麼疾病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依兩方面回答: 關於蜘蛛膜囊腫,可以想像成腦內的一個水泡,它位於蜘蛛膜下腔,裡面裝的是正常的腦水;它是一個良性病灶,可能在出生時就有了,而隨著成長變大;絕大多數有蜘蛛膜囊腫的病人,終其一生都沒有任何症狀;只有很少部分患者會有腦組織受壓迫的徵狀出現,此時才需要手術處理; 至於薛門氏結節,成因與相關症狀其實並不明確;從組織學方面來看,它是正常的椎間盤結構跑到了椎體中,但是否就會造成病患的不適??其實仍眾說紛紜,但這也是個良性病灶,不需特別在意擔心; 所以你的這兩個問題,都算是良性且多半無變化的病灶,可以放寬心,不需太在意~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您好,我因位顱底脊索瘤切除手術,年初做了一次頭部電腦CT,這兩個月各做一次頭部MRI。對顯影劑無過敏反應。醫院安排10/6做肺部電腦CT,作為日後追蹤有無轉移的對照基礎。我擔心短時間內接受太多輻射量對身體有害,請問在這一年內做了這麼多檢查,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其實依您的狀況,不需太擔心輻射劑量,您所接受的MRI檢查是完全沒有輻射暴露風險的,MRI純粹是以磁場造成體內水分子變化然後來偵測病灶的技術,換言之並沒有牽涉到任何X光射線亦即無輻射暴露之問題。 2.而若您一年接受兩次左右CT,頭部CT約2mSV(2毫西佛),肺部CT約1~2mSV,那也絕對是在安全暴露範圍之內,甚至遠低於原能會公布的輻射安全劑量50mSV。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腦下垂體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x1OfQ0

醫師您好,家母七十多歲了,經醫師診斷有骨刺需要開刀,目前先吃藥,之後要再做核磁共振。想請問骨刺一定要開刀,不能復健治療就好嗎?高齡者開刀是否會有什麼後遺症及風險呢?

骨刺本身來說,的確是一定得開刀才能消除掉;骨刺的生成,可以說是骨頭長期磨損退化所產生的贅生物,是屬於結構性的改變,沒有任何的藥物可以使它消失!所以如果症狀是因為骨刺所引起,手術的確是一項可以考慮的選擇。 但開刀畢竟是較為侵入性的治療,一般來說,還是會建議患者先進行非侵入性的治療-包括復健、針炙等處理一段時間後,若是症狀仍然持續,再考慮手術治療。考慮到令堂的年紀,是可以先以考慮藥物及復健為主,視症狀來決定是否接受手術。當然,如果有明顯的肢體無力、失禁等神經學症狀,及早手術反而是較好的。 會有上述的建議,無非是因為開刀畢竟就承擔著一定的風險及後遺症,包括術中麻醉有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術後有出血、感染、肢體無力、癱瘓等可能之併發症,長期下來也需考慮到是否會有鄰近節退化加速等問題,加上高齡患者的體力、器官功能不比年輕人,而且也常伴有慢性疾病,當然相對手術的危險性會較高,不過這都還是得當面由醫師評估較為準確。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陳醫師您好,謝謝您的回覆。想再請教動脈瘤手術夾閉或栓塞兩者有何優缺點、風險呢?腦動脈瘤會快速增長嗎?什麼狀況需要盡快處理否則會有何危險呢?腦動脈瘤栓塞手術是否已經行之多年?平均一年有多少人作栓塞?

依您描述的內容: 動脈瘤夾閉手術需要開顱傷口大,但復發機率很低。酸塞手術傷口極小,術後恢復快但復發機率較高。另外有一些 新式材料健保不給付。由於動脈瘤破裂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大於5mm的動脈瘤應積極處理。栓塞手術已行之多年每年有越來越多的病人使用這種方法處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ZXl2o 腦瘤檢查衛教文章 ►http://bit.ly/2ypmr98

醫師您好,今天看到您的網頁講到腦腫瘤,我因爲腦腫瘤在3年前開刀,後遺症是顏面神經受損、吞嚥神經受損、 左耳失聰。想請教您,顏面神經受損及吞嚥神經受損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為您的情況感到不捨與同情,但是還是要跟您說明的是:如果是這些神經受損一般來說黃金恢復期是半年到一年左右,且神經受損越嚴重就越不易恢復。所以目前可以考慮的方式為:持續復健治療顏面神經麻痺,神經再生或是神經移植目前沒有看到顯著的療效。至於吞嚥神經也是如此,只能持續吞嚥復健治療,小心飲食避免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動脈瘤開顱夾除術後,都無癲癇發作,有預防性的投藥了。請問這樣癲癇多久沒有發作表示痊癒了呢?什麼狀況可以停藥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來說保守起見是服藥兩年以上沒有發作就可以考慮「慢慢」停藥,也就是說減半劑量或是頻率一段時間若沒復發再繼續減量。但因為動脈瘤出血以及手術本身均對腦部有不小的刺激,所以也有出現停藥後仍有癲癇復發的機會,所以有些醫師會再建議吃久一點。可跟您的主治醫師討論,每位病人的病況及每位醫師的經驗均有不同及討論的空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醫師您好,我經看診有椎管狹小問題,進而造成腰間肌肉容易疼痛,醫師建議做電燒的微創治療。想請問還有哪些治療或照護方式呢?電燒微創治療的優缺點為何呢?

針對椎管狹窄引起的不適,適時的運動與生活作息的改變對於你的症狀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包括核心肌群的強化、避免久坐等,這是最根本的治療方式。 而所謂的電燒治療,其實是針對引起疼痛感的小面關節神經去做燒灼處理,目的是阻斷這些小神經的作用,而使疼痛感降低。大部分的病患經過處理後,其不適可以減少並維持3~6個月左右;但由於只是將痛覺神經阻斷,經過一段時間後神經慢慢恢復,疼痛不適的感覺又會再發。而剛做完神經阻斷的病人,有一部分會有肢體痠痛無力的情況,會慢慢改善。 此外,佐以藥物的使用,也會改善相關症狀。建議可以再和你的主治醫師當面談談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請問腦瘤2期存活率5-10年,手術後至今已有3年多了,都有定期追蹤檢查,一切都正常,請問在臨床上存活率有可能再拉長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存活率通常都是統計的平均值,意思就是也有很多病人的存活時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所以保持心情愉快,規律運動,有良好生活作息一定很有機會超越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ZXl2o 腦瘤檢查衛教文章 ► http://bit.ly/2ypmr98

你好 我是女性 43歲人C5-6 HIVD 需要開刀做融合術,目前健保耗材已過,但想詢問PEEK 跟 多孔鉭椎間融合器、建議哪一個,廠商簡介一定推自費的,目前有什麼醫學研究報告哪一個比較好,或者是大同小異

使用骨籠(或叫融合器、cage)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供術後椎間良好的穩定度及較高的骨融合率, 通常搭配一些人工骨一起使用。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 cage 的材質從最早的鈦合金 (titanium) 和碳纖維 (carbon fiber) 演變成今天的聚醚醚酮 (PEEK)、多孔鉭(porous tantalum)-後兩者為現在最常見的cage材質。多孔鉭的好處-照廠商所給的仿單-有較高的骨融合率、較高的摩擦係數不易產生位移、硬度接近人骨而不易陷入椎骨內。在臨床上,和一般PEEK cage相比的確是有較大的好處,但所費不眥。PEEK cage雖然是健保耗材選項,但只要固定得好,其實也可以達到相當好的融合率。但一分錢一分貨,個人建議,如果口袋夠深,經濟上許可,自費材質一定有較好的品質保證;當然啦,適不適合使用,還是得當面和醫師討論過啦~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請問二度膠質瘤的開刀方式,顯微鏡手術和開顱手術比較有什麼差別嗎?哪種方式較適合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腦瘤手術即是開顱手術,只是在移除腫瘤過程中會應用顯微鏡開刀。若是要保留更多神經功能,建議採清醒開顱手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什麼是肋間神經痛?該如何預防及改善呢?

所謂肋間神經,是指從胸椎脊髓發出,沿著胸部肋骨,由背後經過側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經。 而肋間神經痛就是沿著這條神經,在我們轉身、大聲笑、深呼吸、打哈欠或其他牽引到胸廓的動作所引發時呈半環狀的強烈疼痛。 病因大多病毒感染或外傷有關。像大家熟知的“皮蛇”、“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沿著肋間神經引發疼痛與皮膚病灶。而脊椎、肋骨的損傷,肋間肌的筋膜炎、胸椎關節退化(較少)等,也會引起相關症狀。其他如脊髓腫瘤也可能壓迫肋間神經而造成疼痛。但很多時候,並不見得會有個明顯或特別的病因。病程可持續幾小時或幾天,但可復發,常在數月內自愈,個別可持續數年。 預防方式無他,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包括站姿、坐姿等)、運動前足夠的暖身運動等。 至於改善方法......只能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所有的藥物,都是以消炎止痛為主,包括貼布、口服藥物、局部注射等。當然,如果有明顯的致病原因,包括骨折、病毒感染、甚至腫瘤,將這些病因去除後,症狀也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的兩手臂肌肉常感到疼痛,尤其在早上,最近看神經外科,經過幾次X光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檢查,醫生説是骨刺刺激神經所致,建議我做微創手術。 我查網路資訊說手術後須一兩個月才會恢復正常,也會有少許失敗率,有全身癱瘓可能。我雖有痛的感覺,但不嚴重,也不影響我的行動和生活,不知道是否有必要承擔風險。請請醫師給我一些意見。想請問微創手術的恢復期多長?需要住院多久?手術風成功率、癱瘓發生率? 謝謝您

頸椎微創手術的恢復期,視有無植入物、前位或後位減壓而定。一般若無植入物,術後約一兩週即可上班,不一定需佩戴頸圈。若有植入物,又依植入物的不同會有不同的休養期。至於住院長短,一般來說頸椎手術大多一週內可出院,有的甚至術後兩三天就可回家休息了。至於成功率、併發症的發生率,基於現今醫療的進步,過去常提到‘’頸椎手術術後癱瘓“這類駭人的後遺症發生率已經降低許多,相對是較過去安全的手術了。當然,詳細情況可能還是得當面與醫師依你的情況討論,會較恰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椎間盤突出衛教文章 ►http://bit.ly/2HT6q1x

醫師您好,經檢查發現腦血管狹窄,請問什麼狀況需要裝支架呢?裝支架會有什麼風險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若您指的是「顱內」,而不是指「頸部」血管狹窄 (頸部血管狹窄也有其放置支架的適應症)。 一般來說,「有症狀」就是置放支架的適應症,其症狀包含肢體麻痺無力、臉歪嘴斜、講話口齒不清或有失語症等。若血管狹窄但是沒有相對應的症狀,也許會建議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是也有比較積極的醫師會建議置放支架,因為擔心藥物的效果有限。 #至於置放支架的風險,因為屬於侵入性治療,所以手術時會有產生栓塞型缺血中風、血管打通後造成血流量過多的出血型中風、治療過程中血管受傷撕裂等風險。而且因為在血管中置放支架屬於外來物,必須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段時間,再評估之後才能予以停藥,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會有腦出血及其他內出血的風險。 建議可以掛神經外科或神經內科門診討論。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