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醫師 地中海貧血要注意什麼事項

依您描述的內容: 地中海型貧血,是一種基因的疾病,並非缺鐵的貧血,也因此您所擔心的"完全不能補鐵",應該是不正確的。 正確的敘述,應該是"不須過度補鐵",主要的原因就是上面所說的地中海型貧血並非缺鐵造成,也因此過度補鐵, 可能不僅不能矯正貧血,反而造成過度補鐵的副作用喔。 若深入一點講,地中海型貧血是基因的疾病,是先天的,是不可改變的。 這些先天基因的缺陷,並沒有造成代謝的障礙,是導致血紅素的生成異常。 血紅素裡有胜肽鏈(分為α 鏈和 β 鏈兩種類型),這些胜肽鏈存在的目的是交纏在一起,共同組成血紅素,然後攜帶氧氣,供應全身。 只要有任何一條胜肽鏈有缺陷,血紅素就會異常, 如果缺損的胜肽鏈越多,血紅素就越脆弱,越有可能發生攜氧不足的相關症狀(頭暈、喘急等貧血的症狀)。 人類負責合成α 鏈的基因有4個,負責合成β 鏈的基因有2個。 若是合成α 鏈的基因出現異常,就稱為甲型地中海貧血;若是合成β 鏈的基因出現異常,則為乙型地中海貧血。 出現異常的基因數越多,貧血的症狀就會越嚴重。 既然是先天的疾病,也是隱性的(輕微的),是不能透過補充營養來改善的 除非合併缺鐵性貧血、或缺葉酸之貧血,有可能的透過補充這類營養素來改善 因此,市面上的任何保健食品,都不能治療這類先天基因的疾病,也就是說補充這類營養保健食品, 可能對其他營養缺乏有幫助,但對於貧血是沒有影響,也不會影響代謝的喔! 總結,地中海型貧血的人,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限制,所以不需有"無法代謝"這類的擔心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醫師我母親檢查電腦斷層,發現胰臟有腫瘤,伴隨腹部積水,請問這跟水泡性腫瘤是一樣的東西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懷疑是水泡性腫瘤,我猜您指的是cystic adenoma, 醫學上cystic adenoma, 應該是良性的,幾乎不會有腹水 除非身體還有其他問題,如營養不良引起血中白蛋白太低或者肝硬化、腹膜發炎等等問題 因此您母親又同時有腹水,雖然無法據此判斷是否良性惡性,但恐怕來者不善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接受標準的切片檢查, 因為有腹水的關係,有可能診斷上有些困難 請盡快聯絡腸胃科,請其協助做細胞學上的確診 您的問題才能夠得到解答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醫師我在網路有查到溫熱化療,請問這個治療方式可應用在 胃腸道基質瘤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基本上溫熱療法可能要釐清一下是哪一種,大致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治療都被叫做溫熱療法, (1) 利用體外遠紅外線照射身體發熱或是包在機器內像三溫暖之類的機器 (2) HIPEC(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療法,目前大多用在胃癌、卵巢癌等腹膜轉移的癌症,是一種腹腔化學療法。 因此,我想應該您指是的第一種,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有效喔! 但溫熱腫瘤部位超過42度,有可能會得到腫瘤壞死的好處,這是有可能的 只是,體外溫熱到了體內還剩下多少溫度, 再者,進入人體內的溫度可能干擾其他器官的運作,也不見得是安全的 因此,腸胃道基質瘤可否進行溫熱療法,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還是建議跟專科醫師討論一下是否有危險或者禁忌狀況,比較安全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我女兒32歲 ,一年前發現有淋巴癌, 在北榮接受六次標靶與化療後腫瘤都消失了, 仍然維持三個月追蹤標靶治療, 已做過兩次, 但才半年時間經做正子攝影又發現三顆腫瘤 ,北榮要她再進行兩次化療, 但化療期間需住院五天準備做自體幹細胞, 請問 淋巴癌的復發怎麼這麼快?化療有用嗎? 自體幹細胞對淋巴癌有什麼幫助?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您一定很難過, 我想您的女兒的主治醫師,也一定很希望他的病況可以穩定控制 但其實所有癌症,包含淋巴癌,都有很高的機會改善後復發 大多數還是跟基因有關係,就是俗稱的體質問題 血液中微小的癌細胞,有時候就算骨髓檢查看不到,也有可能是仍在某些地方潛藏著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是所有血液腫瘤科醫師的痛 因此我們也一直努力做更精細的檢查、臨床試驗來研究微小的復發,以提早預防 但可惜,淋巴癌目前這類研究仍在進行中,人類目前其實還無法完全掌握癌症的 因此,就復發性的淋巴癌來說 自體幹細胞移植是一個再次治癒淋巴癌的機會,且比起異體移植來說,GVHD(排斥)的機會大幅減低 安全性也大增,因此我建議您好好跟醫師配合 我聽您的敘述,目前的方案是最適合您女兒的方案 請安心地接受治療,期待他的疾病可以痊癒,永遠不再復發(這是有可能的,不是安慰喔)。 您還問到化療有用嗎? 其實化療很有效,只是無法完全預防復發 所以治好後的保養與追蹤,重要性絕對不輸給化療喔! 鼓起勇氣,努力抗癌吧! 祝您女兒順利度過難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我想請問,我左手手臂摸到一顆凸起物,有點像淋巴結腫起來那樣,但比較大一點,過了五天都沒有消,也沒有變大,昨天看骨科醫生,說是腫瘤,如果沒變化就不需要開刀,只叫我不要揉它。但我還是很擔心,請問我求診什麼科比較好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來說,醫師應該不會跟您說是「腫瘤」,然後建議是「觀察,沒變化就不用開刀」 原因是,腫瘤一詞包含了良性與惡性的腫塊, 只要有一絲絲懷疑惡性,醫師就會教您去切片證實或者直接開刀拿掉 只有良性才可以觀察不理他,醫師通常會建議觀察的,幾乎都是良性的「脂肪瘤」。 所以,若您醫師的判斷正確,應該不需要擔心 但若您還是擔心,建議就近找腫瘤科、一般外科、整形外科確認一下即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 朋友得 "肺上皮麟癌" 這是甚麼? 有哪些治療方法?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朋友被確診為肺鱗狀上皮癌,就是英文稱為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癌症,這屬於惡性肺癌的一種。 一般來說,肺癌分為(1) 小細胞肺癌 (2) 非小細胞肺癌,其中(2) 又包含大細胞肺癌、鱗狀肺癌、肺腺癌、肺類癌等等。 在華人世界(與西方不同),大約占所有肺癌中的40%多,多見於男性,大多起源於較大的支氣管,常長在肺部的中央位置。傾向於氣管內生長,較容易早期引起支氣管狹窄,導致肺塌陷或阻塞性肺炎等問題。癌組織易發生壞死和形成空洞。一般生長較為緩慢,病程較長,較晚發生轉移,且通常首先經淋巴管轉移,到晚期才發生血管轉移。手術切除率較高,對放射及化學療法的敏感度不及小細胞癌。 發病原因與空氣汙染、抽菸、喝酒、肺部慢性病變(結核、間質性肺病等)、肺癌家族病史,基因修補及異常突變較有直接關係。 目前治療標準是化學治療或者標靶(Bevacizumab)合併化學治療,但可惜效果不是太令人滿意。 但是今年的大型臨床報告顯示有一個很大的突破, 採用免疫治療或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有很高的療效,已經有希望取代現有的標準第一線治療。 因此鱗狀上皮癌未來的治療,若無法開刀(若能開刀必須以開刀為主),就可以考慮免疫治療或者免疫合併化療來對抗癌症。 但實際狀況,還是建議與腫瘤科醫師詳細討論一下是否適合進行此類新的治療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http://goo.gl/StjJqU

請問一下 我母親因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診 細胞血檢查出有不好的細胞 醫生本來判斷是甲狀腺腫瘤轉移 但是手術後發現甲狀腺腫瘤是良性 切片的病理切片檢查報告淋巴確有不好的細胞 但是特殊染色也找不到不好的細胞是從何而來 現在醫生是安排耳鼻喉科會診 再作胃鏡大腸鏡子宮頸的檢查 因我母親年紀已82歲 如果作正子攝影會比較有效率且準備的查出結果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看起來目前應該是"原發不明腫瘤",但得確定細胞的種類為何,因為不好的細胞,有很多種 例如,若是"鱗狀上皮惡性細胞",大多必須排除耳鼻喉科的腫瘤、皮膚的腫瘤 若是"腺狀惡性細胞",大多必須排除腸胃道、(大腸、小腸、胃)或乳房腫瘤。 若為"淋巴惡性腫瘤細胞",就是淋巴惡性腫瘤。 若為"大細胞惡性細胞",必須去找肺部有無原發細胞 若為"小細胞惡性細胞",必須去找胸腔或其他任何地方有無原發細胞。 因此,到底所謂惡性的細胞是什麼細胞,超級重要。 那到底,在這種狀況下接受正子檢查可否協助診斷呢? 有一些研究顯示,以目前的狀況來說,正子的確可以考慮接受自費正子檢查,來協助減少接受排除性的檢查。但若原發腫瘤小於5mm一樣有可能看不到的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謝醫師你好,關於上次訪問您的內容,我們會刊出的是以下內容,並想與您確認一個問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腫瘤科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為例,指出在第四期患者身上,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其餘單獨化療(FOLFOX、FOLFIRI、CAPOX、OXA-TS-1等)大約有25-35%不等的腫瘤縮小機率。但謝佳訓醫師也指出,比第四期前期的大腸腫瘤,基本上開刀加化療的痊癒率極高。 謝佳訓醫師強調,若能深入了解化療的優缺點,在確定的療效與治療目標、治療手段(例如結合開刀、放射治療)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可能可以好上加好。當然,化療的副作用,肯定是有的,但依照體質與醫師的調整用藥劑量與預防副作用的藥物使用,是很有機會降到最低。」 想請教的是,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是60%,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大約有40到50%腫瘤縮小的反應率。為什麼加上標靶藥物,反應率反而從60%降到40-50%了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謝佳訓醫師以癌症第一名的大腸癌"應為"...以台灣年發生率躍昇世界第一名的大腸癌..." "若使用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反應率(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是60%,加上標靶治療的化療...",建議改為 "若使用四合一化學治療藥物「FOLFOXIRI」,反應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即腫瘤整體縮小30%以上的機率)大約是60%,但副作用很大,並非所有人都能忍受;一般患者的治療模式則多採用,標靶治療合併三個化療(如Bevacizumab加上FOLFIRI或 FOLFOX)...." "FOLFOXIRI" (有"I"), 是四種化療Oxaliplatin, irinotecan, 5FU, leucovorin,效果很好但毒性也很強,理論上只有體力非常好的患者才能承受,也可能因此這個族群本身體質因素就較好, 而標靶加化療(只有三個化療),目前是標準治療,但反應率大約就是40-50%, 副作用較小,適用性較廣,體力略差的患者也能承受。 因為幾個因素這些研究的反應率不能一起比較 (1) 除非同一個臨床試驗一起比較,否則兩個臨床試驗在不同時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條件下完成,其反應率,是不能拿來互比的。 (2) 患者族群不同,或其他基本條件可能並不能公平的比較(例如某些研究收案18-70歲,有些>=20沒有上限,例如有些試驗收案患者具備KRAS突變,有些收KRAS不突變,比例也可能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醫師您好,因為舌癌而做過氣切,在電療及化療時,想要把氣切口縫合再做,請問需要評估什麼呢?縫合有什麼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首先,問題本身,目前給予的資訊太少難以詳細回答。 但舌癌氣切縫合手術基本上不難, 主要還是在於當初氣切的原因有沒有解除,才會決定縫合氣切 例如 (1) 氣管壓迫問題是否已經完全沒有危險 (2) 傷口癒合狀況 (4) 腫瘤是否已經沒有復發跡象等等問題都必須要確認 因此臨床上必須與開氣切的醫師好好當面討論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副教授 謝佳訓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zGBUU2 抗癌治療衛教文章 ►http://bit.ly/2B72HJP

醫師們好!請問肝癌患者每天晚上可以喝一點養生酒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建議不要喔! 因為肝癌的直接原因就是酒精喔! 不管再怎麼有好處的酒,就是酒 就算是藥酒,紅酒,養生酒都一樣喔! 寧可把藥物換成水煎,保留藥物作用 也不要加酒去處理,2%也不建議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4.5年前有做過胃鏡、直腸鏡,都沒有發現腄瘤,診斷為腸躁症及胃食道逆流 ,但最近發現我很多症狀是像賈伯斯的症狀。請問若擔心可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有哪些症狀需要注意?要經過哪些檢查才能確診?

依您描述的內容: 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表現相當之廣, 小至皮膚搔癢、精神緊張、性格改變、氣喘發作、臉部潮紅、腹部疼痛、經常潰瘍等等,甚至血壓異常都有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瘤的症狀。 但,基本上不容易在沒有影像證據有腫瘤的前提下懷疑並且得到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 因為神經內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的症狀相當不特異(specific),也就是說跟很多大小疾病很難區別。 因此古早的時候,稱神經內分泌瘤為「斑馬的疾病」, 因為醫師怎麼聽都不像神經內分泌瘤,而小心謹慎區別小差異的醫師才能診斷出這樣少見的疾病。 患者有時候很懷疑是這個病,但卻很有可能最後不是。 這個比喻,也正暗示了診斷上的難處。 臨床診斷上,應該是有個影像檢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攝影等)或者有個抽血檢驗(如CEA, CA199, CgA等)有異常 經過腫瘤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如 Gallium 68檢查等 然後經過適當的病理診斷才能確定 因此若是有所懷疑,可以先尋求家醫科的協助排除常見的可能疾病 都無法解釋時,可考慮進行影像檢查(上面提過的檢查) 有明確的腫塊或者無法解釋的腫瘤指數升高時,才需要擔心神經內分泌瘤喔! 因為,沒有找到腫瘤影像卻要下腫瘤診斷的,幾乎不可能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請問胰臟癌是否有高危險群呢?平時需要注意哪些症狀可能是胰臟癌呢?胰臟炎與胰臟癌是有關?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其實不是很確定 大多數的資料都會提及的,約有慢性胰臟炎、抽煙、糖尿病、家族癌症史等 因此也可大約認定就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 但可惜的是, (2) 胰臟癌幾乎沒有早期症狀可以偵測 因此極難在疾病早期被發現,嚴格來說大約只有不明原因的上腹痛、遷延背部的腹部疼痛、體重減輕。 平常若有需要,接受健康檢查時可多做腹部超音波來協助排除胰臟疾病,是大約合理可以採行的策略。 (3) 胰臟癌的成因之一就是慢性胰臟炎,多數跟長期喝酒有關係,因此當慢性胰臟發炎持續發生的時候 也需要小心因為長期發炎導致胰臟癌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 ,要怎麼知道地中海貧血,不仰賴輸血的人,是否有鐵離子沉積症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在地中海型貧血的患者,本身骨髓會代償性地希望增加紅血球生成,會介由增加腸道對鐵質的吸收等方式,但過多的鐵質在身體裡無法全部被應用來產生血紅素,就反而會沉積在身體各處,導致許多臨床症狀;若病患因疾病關係需要長期輸血治療(血品中也含有許多鐵質)那就更容易發生所謂的“鐵質沉積症”。 在臨床症狀方面,過多的鐵質沉積體內,主要可能造成心臟,肝臟或內分泌系統受損,產生包括肝臟纖維化/肝硬化,糖尿病(鐵質沉積在胰臟,造成胰島素分泌細胞受損),心肌病變,關節發炎(尤其是第二、三手指關節),關節/骨頭痛,性功能受影響,皮膚色素沉澱等症狀。 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做為診斷依據,最容易簡單的方式就是檢驗血中的鐵蛋白指數(男性≥200-300 mcg/L;女性≥150-200 mcg/L),或運鐵蛋白飽和度≥45%。 此外,可藉由肝臟或心臟的核磁共振顯影來看鐵質沈積的狀況,更甚者,部分病人可利用肝臟或心臟組織切片,進一步做鐵質染色,看其浸潤程度。 若從臨床上,可靠經驗性的放血治療,若經過5-6次放血治療後可使血中鐵蛋白指數因此回到正常值,也是間接証明了鐵質沈積症。從現行証據來說,並沒有太多研究去比較不同檢查間的差異。其他少部分病人可能還會去做特殊基因檢測(如HFE基因突變等)評估此鐵質沈積的成因是否為遺傳性的疾病所造成。 在治療方面,主要以放血治療(依臨床嚴重度會有不同量或頻率的放血治療),和鐵螯合劑的使用。長期飲食方面建議採“低鐵質飲食”為優,飲食中如牛肉、肝臟、菠菜、紫菜、穀類(紅豆)等均含有豐富的鐵質應儘量避免。但若臨床上已合併鐵螯合劑的使用,則在飲食上反而沒有太強調“低鐵質飲食”,相對上來講,飲食中的鐵質含量在使用藥物的情況下,影響就沒那麼大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淡水馬偕紀念醫院 血液暨腫瘤科 主治醫師 洪家燕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洗腎患者要追蹤肝腫瘤,要照斷層掃描,醫院部分是知道患者有血透的,因為星期二排定要照斷層,但洗腎診所星期二沒有開放晚班洗腎,只能等星期三早上洗腎,想請問顯影劑一般多久排除,如果患者洗腎,有規定多久一定要排出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的問題源自於顯影劑會不會傷腎? 且打了顯影劑後是否該立即洗腎,並且排除的時間有多長。 第一個問題是: 會傷腎的。 在舊的年代裡,電腦斷層(CT scans)顯影劑多半使用離子性的顯影劑,對腎臟傷害較大 還好台灣目前健保已經給付非離子性的顯影劑,對於腎臟的傷害已經減輕很多。 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 答案是不需要,但顯影劑的排除並非馬上排除,有可能需要十多小時到一天, 也還跟每個人有用的腎功能有關係,洗腎的患者當然代謝更慢, 但是,並不需要馬上接受洗腎,因為有研究顯示馬上洗腎並不會改善排除率 顯影劑的傷害是在注射當下就已經形成,只有多喝水可以預防 且洗腎患者的腎功能本來就已經衰竭,馬上洗腎並不會保留更多的腎功能, 因此馬上洗腎是不需要的喔! 但是要記得多喝水是真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請問醫師,檢驗所檢驗出胎兒蛋白7.4 是否就幾乎確定罹患癌症機率95%以上了。還是要到診所再檢驗一次。

依您描述的內容: 嗨,先講結論,胎兒蛋白(alfa-feto protein, AFP)升高離真正罹患癌症還很遠喔!需合併其他病史,例如B, C肝炎的有無,肝硬化的有無,超音波結果來合併判斷。 胎兒蛋白增加的狀況有兩大類: (1)有病;(2)無病。 先講(2)無病的狀況: AFP,是一種α-1球蛋白,由胎兒腸胃道、卵黃囊及肝臟分泌,但可經由腎臟排入尿液、羊水,並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流中。 因此正常的人,尤其是孕婦也有很高的胎兒蛋白濃度。 另外,有些健康人,不明原因也會高,但必須做完必要檢查來排除。 再講(1)有病的狀況,有病,又分(A)腫瘤,(B)非腫瘤。 先講非腫瘤(B):通常是肝膽發炎疾病。 這種狀況,有可能伴隨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的上升,但通常不高。有時候只是輕微發炎,之後指數會降,但若沒有下降,一定要排除早期肝癌。 (A)腫瘤的狀況。通常會高於15mg/dl比較需要擔心,胎兒蛋白被用於肝癌高危險群病患之篩檢工具,一般建議慢性肝炎病患每三到六個月,肝硬化病患每三個月應檢驗血清胎兒蛋白濃度,若異常或持續上升須小心肝癌之可能。此外胎兒蛋白也可應用於診斷肝癌及肝癌治療後的追蹤,在治療前胎兒蛋白高的肝癌病患,治療後若胎兒蛋白下降回到正常範圍,代表治療效果好,相反的若治療後胎兒蛋白持續上升或先下降後上升,則代表治療效果差。但並非全部肝癌病患胎兒蛋白都一定會上升,有一部分肝癌病患胎兒蛋白是不會上升的,在這種情況下胎兒蛋白就無法當成診斷或追蹤的工具,因此在肝癌高危險群病患之追蹤篩檢上,不只要檢驗血清胎兒蛋白還必須合併腹部超音波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才能避免遺漏胎兒蛋白正常之肝癌。 因此,簡而言之,胎兒蛋白高,並不一定是腫瘤,必須結合肝臟病史來判斷,必要時需要加做超音波或斷層掃描來判斷。若還有疑惑,建議帶著病史資料到腫瘤科諮詢即可解決心中的疑惑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腫瘤科 助理教授 謝佳訓 http://goo.gl/StjJ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