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紅血球的特性及作用為何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紅細胞中含有血紅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中有鐵元素,所以貧血的人宜多吃鐵含量豐富的食物和蛋白質,來補血。血紅蛋白能和空氣中的氧結合,因此紅細胞能通過血紅蛋白將吸入肺泡中的氧運送給組織,而組織中新陳代謝產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也通過紅細胞運到肺部通過肺泡同體外的氧氣進行氣體交換,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血紅蛋白更易和一氧化碳相合,且血紅蛋白一旦與一氧化碳結合後就不易分離。當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增高時且持續時間較長時,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稱爲貧血。紅細胞大量被破壞可引起溶血性黄疸。 紅細胞描述: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呈兩面中央凹的圓餅狀,中央較薄。周緣較厚,故在血塗片標本上中央染色較淺、周圍較深。新鮮單個紅細胞爲黄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深紅色。成熟的紅細胞(哺乳動物)沒有細胞核和線粒體,富含血紅蛋白。依靠葡萄糖合成能量,平均直徑爲7微米。 光學顯微鏡下的紅細胞(未染色)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吉安醫院副院長 家醫科 主治醫師 鄭崇佑 http://goo.gl/nTEMHm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您好,請問肌少症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喝奶粉或牛奶有幫助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肌少症且腎功能正常者,建議每天每公斤攝取1.2至1.5公克的蛋白質,以補充高生物價蛋白質為佳,也就是豆魚肉蛋類、奶類和乳製品,可達肌肉蛋白最佳生合成效果。若是素食者,建議改吃黃豆製品,例如豆漿、豆腐、豆干;另可補充植物性低生物價蛋白質,包括紅豆或綠豆,補足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另外,蛋白質的補充,最好平均分配在三餐,使其均衡的做肌肉合成。 所以喝牛奶是有幫助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麻疹疫苗衛教文章 ►http://bit.ly/2SsdELS

您好,我想請問一下麩丙酮轉氨基脢指數過高跟血清總膽固醇過高,代表什麼意思?我需要做哪些調整? 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肝功能指數異常,可能的原因很多,一定要先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藥物性肝炎等三大原因! 倘若真如您所說和總膽固醇偏高有關,或許就是所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經由肝臟超音波檢查證實)所造成的肝臟輕微發炎,這種情形的話,我的建議如下: 1、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酒精會促使三酸甘油脂合成,加重脂肪肝程度,並對肝臟造成損害。 2、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必須限制食用。蛋黃每天不超過2個,動物內臟、雞皮、肥 肉及魚蛋、蟹黃等少吃。 3、低脂飲食。選用低脂、脫脂牛奶,煎炸食品、動物性油脂少吃。 5、加強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或魚肉、雞肉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 6、每天食用新鮮五色蔬菜500克。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加速膽固醇排泄,降低血脂。 7、每天所攝入的總熱量要限制。少吃甜食、含糖飲料等。 8、加強每日運動。 9、睡眠務必充足。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您好,想請問針對第一型糖尿病小孩低密膽固醇過高,平常飲食需注意什麼呢? 一周約外食3次,其餘時間都自己煮,使用橄欖油,苦茶油. 炸物,零食一周約1次,肉湯是否不能喝呢? 小孩不挑食,蔬菜水果每天都有吃.運動及水份也充足.希望能找出盲點.謝謝您. 。 想請問針對第一型糖尿病小孩低密膽固醇過高,平常飲食需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我覺得您對孩子的生活操作已經做的很好,只要血糖控制和理想體重皆已達標,請繼續保持高纖維和低飽和脂肪酸的飲食。在下次回診時和醫師討論一下膽固醇分型(高密度膽固醇是否足夠),只要沒有嚴重異常,便毋須過度擔心,當然仍須維持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辛苦了!加油 1. 持續血糖控制和維持理想體重。 2. 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 3. 常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類,蔬菜、水果及全縠類。 4. 盡量少吃含反式脂肪食品,如:薯條、炸雞、爆米花、鮮奶油蛋糕、鳳梨酥、酥皮、奶精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醫師 目前想準備懷孕,但醫生提醒需先打德國麻疹疫苗(還未打) 10/18打完AZ第二劑,現在適合打流感疫苗嗎? 這些疫苗需要間隔多久?

依您描述的內容: 施打完第二劑新冠病毒疫苗後,只要間隔七天,即可去施打流感疫苗,也可以同時接種德國麻疹疫苗,但須注意的是接種德國麻疹疫苗後四週內應避免懷孕。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我有有中度脂肪肝,想請問為何三酸甘油脂降了,但膽固醇卻高了?上次量膽固醇156, 三酸甘油酯96 ,這次膽固醇162, 三酸甘油酯64。需要注意什麼嗎?或該如何調整飲食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目前檢驗數值正常,毋需過度擔心!可能原因是高密度膽固醇或低密度膽固醇數值變化所導致 (三酸甘油脂數值除以5,加上高、低密度膽固醇,大致等於總膽固醇數值)。但要提醒的是: 三酸甘油脂大多由肝臟製造,跟低密度膽固醇不同的是,飲食牽動體內三酸甘油脂的多寡。經常吃精緻甜食、肉皮、海鮮、大量澱粉類和高鹽、油炸類的食物,都容易使三酸甘油脂增加,加速把高密度膽固醇代謝出體外,如果想留住好的膽固醇,建議少吃上述食物,並且多喝水。 美國農業部2015年發表研究,低密度膽固醇與飲食的關係不大,若從改變飲食這單一因素就想降低壞的膽固醇,恐怕效果有限。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家人有膽固醇過高的情況,於高雄長庚醫院看診,醫生開了冠脂妥的長期藥,說這藥要吃一輩子,我媽已經長年在服用降高血壓藥物了,對於需要吃藥一輩子很難接受。想請問為什麼看過有其他醫師說膽固醇降下來就可以停藥了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現行多數的血脂治療指引對初級預防的建議都只針對中老年族群,而且多數現行的風險評估表都只能預測未來十年的心血管事件風險;對於青壯年族群,則往往認為其風險不高而採取較為寬鬆的管理策略。 至於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病人,應該每隔3個月抽血檢查,如果達到治療目標,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減量甚至在計算風險指數後評估停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將使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喪失藥物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我平時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少醣、少少糖,幾乎每天都會運動,伸展+腹肌練習的類仰臥起坐、負重深蹲半小時、核心機練習半小時+踩腳踏車半小時等。以前的我很胖,最重到68kg這4年來清淡飲食後才瘦下來到 39,應該沒有代謝症候群,但皮下脂肪為何仍有20?該如何才能減少皮下脂肪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飲食調整 多攝取維他命B群及礦物質,可以幫助脂肪燃燒!良好的油脂是可以幫助減脂的,不好的油脂就像是炸過東西的油或是精緻沙拉油、奶油等容易結塊的油都是會造成肥胖的油品。選擇未經過太多加工的自然食物,通常升糖指數都較低,例如全穀食物、綠色蔬菜、豆類等。 2. 肌肉訓練 先做肌肉訓練再做有氧運動,會提高脂肪的燃燒率!肌肉訓練後身體的新陳代謝會比平常來的快,所以在訓練後不用特別做甚麼運動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消耗脂肪。 3. 有氧運動 長跑選手身上幾乎沒有多餘的皮下脂肪,有氧運動對於脂肪燃燒是非常有效果的!要讓脂肪可以燃燒,至少需要連續運動20分鐘才會有效果。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您好,想請問我平常抽血檢查指數都無異狀,但偶爾爾會出現低血糖的症狀,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幾乎都是降血糖藥物造成的,尤其是胰島素和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口服降血糖藥,常見的發生原因如下: 1. 活動量增加,但沒有降低胰島素的用量或增加食物的攝取 2. 吃的太少但沒有減少胰島素的劑量 3. 空腹時間過長,三餐不定時 4. 空腹時喝太多酒 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多發生在住院病人,常見因為心臟衰竭、腎臟衰竭、肝臟衰竭、敗血症等重症所造成。最後,健康的成人若符合低血糖的正式定義:病人的症狀和表徵符合低血糖、抽血檢查的數值符合低血糖、血糖回升後,病人的症狀和表徵也恢復,就要懷疑是否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進一步接受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請問降三酸甘油脂的飲食及運動建議?

依您描述的內容: 1、限制飲酒,尤其是啤酒。 2、蛋黃每天不要超過2個,動物內臟、雞皮、肥肉及魚蛋、蟹黃等少吃。 3、選用低脂、脫脂牛奶,煎炸食品、動物性油脂少吃,選擇易消化而膽固醇含量較低之油脂,避開氫化植物油,氫化植物油又名酥油、乳瑪琳、植物性奶油。 5、選擇植物性蛋白質如豆類,或魚肉、雞肉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 6、每天食用新鮮五色蔬菜500克。它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也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加速膽固醇排泄,降低血脂。 7、每天所攝入的總熱量要限制。山藥、白薯、芋頭等,要與主食米、麵粉調換吃,少吃甜食、含糖飲料等。 我建議採用運動357準則,也就是運動每次應達30分鐘,每週5次,運動時每分鐘心跳數應達最大心跳數的7成,大約是感到有點喘,但還能說話的程度。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 http://bit.ly/2vlkREB

試問:溫泉高溫條件不利於精子生存,這是正確的觀念嗎?若正確,表示跟伴侶一起泡湯,即使有精子流出也不可能會懷孕嗎?by樂於學習衛教知識的民眾

依您描述的內容: 男性的陰囊位於體腔之外,其溫度比身體核心溫度約低2到5度,這樣的溫度有利於精子的產生和成熟,35℃是最適合精子發育的環境。經常泡溫泉或者是泡熱水澡,而且使用時間過長,很容易就會讓陰囊局部溫度升高,除了會對精子產生影響之外,最重要的是會破壞精子的生長環境。 沒有在陰道內直接射精,基本上是不會受孕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請問醫師 蠶豆症能使用蓖麻油、艾草精油、鼠尾草精油、苦橙精油、尤加利精油、白千層精油、檀香油、丁香精油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根據罕病基金會的整理,天然樟腦不會對蠶豆症產生影響,要避開的是人工合成樟腦,也就是萘,而天然植物精油裡並不會有萘,因此含有天然樟腦成分的精油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樟腦本身對於人體的影響就比較刺激,所以就算使用,也是建議用量在1%以下。 天然精油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具有薄荷醇跟甲基水楊酸這兩種香氣分子的精油,因此需要避開的精油是具有薄荷醇的胡椒薄荷,以及具有甲基水楊酸的冬青白珠樹。 (以上參考自罕病基金會網站的整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醫師您好,我是第二型糖尿病,近半年有夜尿2到4次有尿意就要上厠所小便,請問可以如何改善及治療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夜尿的問題常有可能是一些慢性病病情變化、加重的徵兆,如糖尿病、心臟病和腎臟病等,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加強血糖的控制,改善心臟和腎臟功能。而根據您的症狀描述,要先排除膀胱發炎、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因為在發炎狀態下,些微刺激便會有尿意感。 至於如何改善呢?儘量在白天時喝水,晚餐後不要喝太多的水或吃含水量高的水果;減少飲用酒、咖啡、茶等利尿的飲品,若因疾病需要服用利尿劑,建議改在上午使用,以免夜間睡眠時才產生利尿效果;訓練骨盆腔的肌肉群,可強化膀胱抑制排尿的肌肉,不會一點剌激就想排尿;藉由使用藥物來對抗膀胱的低容量或尿液的多製造,使用上各有一些限制和必需注意的副作用,這些都必需與醫師討論。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血糖控制衛教文章 ►http://bit.ly/2vlkREB

醫師您好,今年我的體檢EB病毒值0.96,去年0.71。請問數值升高我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成人大都接觸過EB病毒,血中的抗體也多半呈現陽性反應,雖然病毒抗體呈現陽性比起呈現陰性的人,未來得鼻咽癌的比例較高,但整體來說,檢查出陽性的人真正罹患鼻咽癌的人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此種指數只能做參考,並不代表一定得了鼻咽癌,若臨床上有所懷疑,出現下述四類症狀,則應接受鼻咽鏡檢查並持續追蹤。 鼻咽癌的初期症狀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是頸部症狀,第二是鼻部症狀,第三是耳部症狀,第四是神經症狀。 鼻咽癌初期的表徵大都是出現於頸部以上之淋巴腺腫大,約有70%的病人可以見到;耳部的症狀常會出現的是單側耳悶塞、耳鳴以及聽力障礙等;至於鼻部的症狀則常見晨起後咳痰中帶有血絲或者是鼻涕中帶有血絲等;最後神經方面的症狀主要是以第五、六對腦神經最容易被侵犯,而其引發的臨床症狀為半邊臉麻、複視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新竹東元醫院 家庭醫學科 主治醫師 黃彗倫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UM3sQ

嗎啡貼片 除了用於癌症病人的治療外 ,對骨質疏鬆引起的疼痛 有功效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目前骨鬆的疼痛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像celebrex, 跟ultracept 貼片還是用於癌症疼痛控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吉安醫院副院長 家醫科 主治醫師 鄭崇佑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BeUpSb 骨質疏鬆症衛教文章 ►http://bit.ly/2Rx2G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