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到很多爸媽有這樣的困擾,確實不論是感冒或過敏都會流鼻水,十分容易混淆,但在本質上卻是兩個極為不同的疾病。過敏是免疫系統接觸到生活中特異卻正常物質的過度活化反應 ; 感冒常是病毒引起的,是身體對抗外來病原的正常反應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熱痙攣是個體質,與基因有關,是有家族遺傳的。並不是小孩溫度燒太高就會熱痙攣。這個觀念要先釐清 ,所以使用再多的退燒藥,也無法防止熱痙攣的發生
溫和的肥皂洗手,搭配疾管署現在推廣的「內外夾弓大立腕」洗手7字訣洗20秒,不用特別用消毒水或抗菌液,就能洗掉大部分的致病菌。不過,常常洗手是否會減少細菌曝露機會,反而降低免疫力呢?其實,除非小孩是在無菌環境中成長,不然日常生活應能提供足夠的曝露機會,讓免疫細胞的戰力增強,這就是所謂的「衛生假說」。
小孩子好容易生病,怎麼增加免疫力? 其實如果家庭支持度許可的狀況下,三歲以前最好是不要去托嬰中心過團體生活。避免生病,勤洗手是不二法門,而且是要確實的洗手、擦乾手。在家裡,大人洗手比孩子洗手還重要,孩子如果沒上學外出,其實病毒大部份是大人帶回家的,所以大人下班回到家,要洗完手、換套衣服,再抱孩子。
今年在台灣只有三價的流感疫苗可以打(不管是自費或公費),但是免費施打對象擴大了,疾管局預計採購600萬劑的疫苗,是去年的兩倍多。公費的施打對象有:1.50歲以上民眾;2.孕婦及產後六個月內的產婦;3.六個月以上到高中的學生;4.罕病重大傷病病患及機構住民;5.高風險慢性病病患;6.醫護防疫人員;7.禽畜養殖業及動物防疫人員;8. BMI>=30的民眾
自費流感和公費流感的病毒株都是一樣的,也都是裂解型疫苗。但你的寶寶未滿三歲 所以打的是0.25c.c.的劑型,只有巴斯德和國光有,都屬於裂解型疫苗,諾華並沒有生產0.25c.c.劑型的流感疫苗
不管是如何的厭食,健康的孩子會表現出良好的活動力、正常的身高與體重成長,而且沒有發燒、嘔吐、腹瀉、貧血等症狀與徵候,這時候的父母應發揮更大的耐心來幫忙寶寶;「逼食」是最差勁的做法。
幼兒在長牙時,需要添加鈣粉嗎?寶寶長牙與鈣質沒有任何關係,牙齒的萌發需牙床受刺激,所以我們都鼓勵家長多讓小嬰兒咬東西,一來滿足寶寶的口腔期需要,二來刺激牙床。若是真的超過一歲三個月還不長牙我們才需要幫他做進一步的檢查。
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粉嫩紅潤,沒幾天後皮膚卻開始發黃,這是很多新手父母最常遇到的問題,當被醫護人員告知寶寶有黃疸時,做父母的往往開始擔心了起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黃疸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最常見。大多發生在六個月大到一歲半的寶寶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中最常見的皮膚炎疾病,部分人成年之後仍然無法免除乾癢的困擾。人體的皮膚下有一層天然的保護屏障,許多免疫細胞在此巡守,當外界出現不該有的刺激物時,免疫細胞便會啟動反應機制
每一次的感染,就是幫助孩子產生多一種病毒的抗體,讓他們的免疫系統逐步邁向成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