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民醫師】別讓寶寶癢不停,異位性皮膚炎預防有新招

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臉頰紅通通的好可愛,仔細一看,哇!摸起來都乾乾粗粗的,而且不只是臉頰,耳朵及手腳關節處都有,甚至有些地方還脫皮流組織液了。原來是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皮膚炎的一種)惹的禍!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是小孩常見,屬於慢性且易復發的皮膚病,容易發生在家族成員裡同樣有人具有過敏性疾病的人(無論是氣喘,過敏性鼻炎,食物過敏都算),這間接證實了,過敏體質遺傳也有很大的關係。

 

從嬰兒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到過敏性鼻炎,到孩童時期的氣喘,三者具有高度相關性,在醫學上有個專有名稱叫做「過敏進行曲」(atopic march)

出處:Clin Exp Allergy 1997;27:752-60

 

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人,大約有一半會在一歲前發生,也有些比較晚發在五歲以前。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特徵:嬰兒最常位在臉頰及手腳關節外側,全身其他部位也可能發生。青少年位在關節屈曲處,特別在晚上,病童在不自覺得狀況下,越癢越抓,這時會把手指上的細菌帶到皮膚上,細菌再釋放毒素(超級抗原),導致越抓越嚴重!急性期的多以紅疹表現,進入亞急性期便開始脫皮,演變成慢性的皮膚炎會摸到角質苔蘚化的粗糙皮膚。

 

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可以參考問8團隊的蕭淑綾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擺脫乾癢困擾】的文章,每次醫師在門診時看到小病童深受異味性皮膚炎的困擾,東抓西抓,有的皮膚都脫皮潰爛了, 想要開藥膏給他們擦,爹娘第一句話都會問「這藥膏裡面有沒有含類固醇?」 一聽到有含類固醇成分,即面有難色,避之唯恐不及。 這邊要為類固醇的角色平反一下,在過去醫療知識還不普及的年代,許多人生病就服用類固醇,馬上藥到病除,但是使用一久,副作用一個個跑出來,甚至病人免疫抑制更容易生病。其實口服跟局部使用的類固醇在人體吸收率相差非常多,不同的藥膏裡所含的類固醇效價也有強弱之分,然而在許多過敏或是免疫疾病的治療,類固醇是列為第一線用藥,如何將含類固醇的藥物使用的好(選擇適當的藥物),用的巧(使用頻率跟療程盡量減少),便是靠醫師的經驗和專業喔。假如病人因懼怕藥物的副作用,自行停藥或減量,那療程勢必會拉長,反而徒增類固醇使用的時間。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容易反覆發作,因此相較於治療,相信跟多家長是更想知道如何預防及避免復發。

 

首先,要先避免一些誘發因子

 

1.易刺激的物品:患者應使用中性肥皂,新衣服穿上前應先洗過,去除化學物質。避免化學物質,抽菸,極端的溫度或濕度,殘留的衣物清潔劑也可能引起復發

 

2.食物:曾有食物過敏經驗的人裡,有40%患有中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應避免食用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3.空氣中過敏原:過敏原碰到皮膚便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像黴菌,花粉,塵瞞,寵物毛髮等(空氣清淨機派上用場!)

 

4.感染:細菌,病毒,黴菌感染都可能引起

 

這邊也提供一些較新的預防方式:

注意!是預防不是治療喔!急性發作,已有病灶出現,還是得尋求醫生協助治療。

 

哺餵母乳以及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經研究證實可以有效減少或延後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機會。

 

目前兒科醫學會建議,純餵母乳的嬰兒,建議每日補充400IU的維他命D,假如是餵食配方奶,每日少於1000cc,也建議額外補充400IU維他命D。因為現代人曬太陽時間少,且含有維他命D食物種類也不多,根據之前醫學中心的研究報告,台灣有九成的孩童維他命D不足。維他命D除了可以幫助鈣吸收利用以外,也有調節免疫的效果! 可以降低發炎性細胞激素的產生,在許多免疫疾病的治療上都有輔助的效果。儘管現在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效果證據力尚不足,但維他命D屬於保健預防食品,不過量的話幾乎無副作用,可以考慮額外補充!

 

另外媽媽們常會問:吃益生菌可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嗎? 因為益生菌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鼠李醣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的一中菌株G,也就是俗稱的LGG菌,過去由研究證實在孩童四歲前持續使用具有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的效果。

 

由於每個家庭的生活習慣以及個別狀況不同,這部分可以詢問兒科醫師協助討論做出最適合的建議。輕忽異位性皮膚炎的話,輕則影響生活睡眠品質,重則造成學童自信及學習專注力下降。盡早預防和治療,才是跟過敏疾病的共處之道喔!

林哲民
小兒科

大千綜合醫院 兒科主治醫師

文章數
14
回答數
16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