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叡鴻醫師】你知道嗎?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
前言:
其實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病名,而是一群症狀的統稱,這群症狀有共同的成因,而且容易發生在某些特定性格的人們身上,如果你是個完美主義者,平時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又時常緊張擔憂的話,那就得多加小心了,因為擁有這些人格特質的人比較容易罹患自律神經失調。
成因:
所謂的自律神經,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這兩條神經的總稱,人體藉由這兩條神經的協調來控管大多數器官的運作狀態,一旦它們失去了協調的能力,就有可能導致各種不同的器官受損。
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十分多元,而且因人而異,這是因為自律神經在人體中的作用非常廣泛,從頭到腳幾乎都是它的工作範疇。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容易焦慮不安,此外像是頭痛、眼睛疲勞、耳鳴、口乾舌燥、喉嚨不適、呼吸困難、心悸、胸悶、胃潰瘍、腹脹、便秘、腹瀉、消化不良、頻尿、排尿困難、生理期不順、肩膀僵硬酸痛、四肢無力、多汗、缺乏食慾或是食慾大增、全身倦怠、暈眩、失眠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族繁不及備載,不過卻沒有一項症狀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林叡鴻醫師:換句話說,當病人產生上述這些症狀時,沒辦法立即判定是自律神經失調,而是要排除所有其他的可能的病因之後才能確診。
衍生疾病: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衍生出許多疾病,端看何種下游器官受到影響而定,以下這些疾病都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像是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過度換氣症候群、腸躁症、蕁麻疹、梅尼爾氏症等等,然而這些疾病的成因也不只有自律神經失調,所以在進行診斷的時候必須謹慎評估。
治療:
治療方法主要是改善病人的生活作息和心理狀態,病人必須作息正常而且減少壓力,像是失眠的病人就要吃安眠藥,藉此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的進餐時間也要規律準時,盡可能保持一日三餐的正常作息,必要時可以求診精神科或身心科的醫師,尋求專業的治療建議,如果及早面對並接受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這些惱人的症狀其實是可以被根治的,反之如果放著不管,依舊維持原本高壓且凌亂的生活步調,不僅原本的症狀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危及到腦部健康。
台中忘憂森林身心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