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鈞醫師】危及母嬰的病症!認識胎盤前置(上)
胎盤前置是指胎盤部分或完全覆蓋子宮頸內口的情況,這是一種影響孕婦和胎兒健康的重要病症。胎盤前置會導致產後大出血,增加母嬰罹患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風險,因此需要高度重視。
胎盤前置的關鍵資訊
分娩方式:
胎盤前置阻礙自然產道,需進行剖腹產。
常見症狀:
妊娠中後期的無痛性陰道出血。
併發症風險:
可能增加胎盤植入性疾病(PAS)的風險,未經控制的大出血可能需要輸血或切除子宮。
高危因子:
高齡產婦、多次生產史、吸菸或可卡因使用、子宮手術史、輔助生殖技術以及過去有胎盤前置史。
診斷工具:
超音波檢查(經腹部及經陰道,後者更準確)。
分娩計劃:
通常建議在妊娠37至38週安排剖腹產。
胎盤前置的發生使自然產道無法通行,因此安全的分娩方式只能選擇剖腹產。大多數胎盤前置的情況在孕期早期透過超音波檢查被發現,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在妊娠中後期因無痛性陰道出血至急診就醫。此外,胎盤前置可能增加胎盤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 PAS)的風險,例如胎盤粘連、植入及穿透等。未經控制的產後大出血可能需要輸血、切除子宮,甚至導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或死亡。
目前胎盤前置的確切成因尚不清楚,但研究顯示與子宮內膜損傷及疤痕形成有關。胎盤的正常著床需要氧氣和膠原蛋白豐富的環境,若子宮存在疤痕,胎盤可能附著於疤痕處,進而覆蓋子宮頸口或侵入子宮肌層。
胎盤前置的發病率約為妊娠第三期的0.3%至2%。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低置胎盤會隨著孕期進展而自然改善。研究指出,近90%的低置胎盤在第三期妊娠時會因胎盤移動現象而恢復正常位置。胎盤實際上並未移動,而是因為子宮下段的擴展或胎盤向血流較豐富的子宮底部生長而顯得位置改變。
診斷胎盤前置的主要工具是超音波檢查。孕期第一、二期的例行超音波檢查能夠早期發現胎盤前置,而第二期發現低置胎盤的孕婦則應於28至32週進行後續超音波檢查。如果懷疑PAS,還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例如MRI來評估胎盤是否侵入膀胱等周圍器官。
胎盤前置的孕婦在孕期管理中需要特別注意避免進行陰道指診,以免引發大出血。分娩方式則需要提前計劃,通常建議在妊娠36至38週安排剖腹產,以降低早產及母嬰風險。必要時,應組織多學科團隊,包括產科、麻醉科及輸血醫學等專業,共同確保母嬰安全。
胎盤前置是一種高風險的產科併發症,但透過早期診斷、規範管理及多學科合作,可以顯著降低母嬰不良結局的風險。孕婦應定期接受產檢,並遵從醫療團隊建議,確保孕期與分娩的安全。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