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彗倫醫師】室內外溫差大,小心「冷氣病」上身!7招教你如何預防

一、什麼是冷氣病?

冷氣病,這其實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而是描述人們長期暴露在空調環境下,因溫差過大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體溫調節失衡的綜合症狀。冷氣病會讓身體的冷熱適應變得「卡卡」,造成頭痛、頭暈、胸悶等不適。尤其是台灣夏天室外溫度高達三十幾度,在室內又把冷氣開到冰庫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就特別容易發生。因此與其稱為「冷氣病」,「空調病」可能更為貼切。

 

二、冷氣病的症狀有哪些?

冷氣病其實就是一連串症狀加在一起的表現。常見的症狀包括:

胸悶、呼吸不順

頭痛、頭暈

心悸、容易緊張

鼻過敏、鼻塞、流鼻涕(似感冒症狀)

皮膚、眼睛乾癢

關節僵硬、酸痛

疲倦、精神不濟

 

冷氣病的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感冒,不同的是,感冒往往還會伴隨畏寒、發燒、倦怠、酸痛和各種呼吸道症狀等全面的不適,而冷氣病主要則是因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引起的。

 

三、哪些人容易有冷氣病?

冷氣病不挑季節,它跟個人體質有很大關係。以下6類人要特別小心:

1.長時間靜態工作的女性:女性血液循環較弱,尤其是久坐不動,長時間吹冷氣特別容易感到不適。

2.慢性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因為血液循環功能較差,對冷氣環境適應也相對較差。

3.自律神經失調者:對於季節變化敏感的人,無論是夏天的酷暑還是冬天的冷風,都可能因溫差過大而引發冷氣病。

4.免疫系統較弱者:本身有過敏體質或免疫力差的人,長時間待在密閉冷氣房,容易受病毒、黴菌等影響,加重冷氣病症狀。

5.容易焦慮的人:情緒壓力會加重冷氣病的不適,尤其是在精神緊繃的狀態下,自律神經的調節功能更容易失衡。

6.肥胖者

7.作息不正常的人

 

四、冷氣病與中暑的差異?

冷氣病和中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況。冷氣病主要是由於溫差變化過大,例如進入冷氣房後室內外溫度急降超過5度所引起的體溫調節問題,特別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較易受到影響。相比之下,中暑則是由於身體在高溫環境下無法有效排汗和散熱,導致體內熱量積累,核心體溫上升。中暑可從輕微的熱傷害發展到嚴重的熱中暑,後者會損害中樞神經或新陳代謝系統,甚至危及生命。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體溫調節能力的失衡,但冷氣病是針對溫差,熱中暑則是與排汗及散熱功能相關。

 

五、如何預防冷氣病?

想要遠離冷氣病,關鍵就在於如何讓身體適應溫度變化,以下是7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

1.保持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讓新鮮空氣進入。

2.保持室內適當濕度:使用加濕器或放一條濕潤的毛巾,增強室內濕度,幫助減少皮膚和呼吸道的不適。

3.多喝常溫水:避免冰冷飲品,以免刺激腸胃。

4.穿戴適當衣物:在冷氣房裡穿一件薄外套,避免冷風直吹。

5.慢慢降溫:從戶外進入冷氣房時,先擦乾汗水,讓身體有適應的時間。

6.多運動:運動有助於增強體溫調節功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7.避免含咖啡因飲品:咖啡、茶等飲品會刺激交感神經,影響自律神經的平衡。

 

六、冷氣病帶來的長期影響

長時間反覆發作的冷氣病,會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冷氣病可能加重病情,應該特別留意。冷氣病在治療上往往也只能見招拆招,針對症狀去治療。唯有從根本上改善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反覆發作。

 

真實案例分享

冷氣病並不罕見,我曾接診過一位30多歲的女性,長期在冷氣開很強的辦公室工作。她經常感到頭暈、胸悶,跑了好幾次診所和醫院卻查不出問題。檢查了胸部X光片、心電圖、甲狀腺和肝腎功能等項目,都正常。最後,我推測她的症狀可能跟冷氣病有關,建議她適當調節冷氣溫度,多運動、多喝水。沒想到,調整生活方式後,她的狀況明顯改善。

 

七、結論

無論冬夏,適當調節冷氣溫度,保持空氣流通,才能讓身體舒服、不被「冷氣病」纏上。如果你有這方面的不適,不妨試試上述方法,或及早向專業醫師諮詢,避免讓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黃彗倫
家醫科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文章數
53
回答數
123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