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醫師-周維薪】妳若這個元素缺乏,要改善多囊症狀恐怕有困難—維生素D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十億人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就算在台灣這個太陽如此毒辣的地方皆然。尤其其中七成是女性,原因當然不外乎越白越美或是各處都大力推廣的防曬觀念等,有一篇研究更指出多囊性卵巢族群中有高達90.6%都是維生素缺乏的族群。
維生素D在人體內的腳色繁多,因為她的基因表現
除了佔有人類基因組(Genome)中的3%
對於心血管系統、自體免疫疾病有保護的效果之外
維生素D也會調節包含醣分跟脂肪的代謝系統
也牽涉到了婦女的生殖能力,聽到這裡大家一定能感受到
維生素D是我們多麼不可或缺的腳色
當然,在多囊性卵巢PCOS中也是居功厥偉
有眾多研究不斷指出,適量的維生素D補充
可以改善多囊性卵巢的相關症狀,包含以下
1.減低胰島素阻抗性(Insulin Resistance)
2.降低雄性素太高的狀況(Hyperandrogenism)
3.改善排卵異常(Ovulatory dysfunction)
至於詳細的機轉為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1.多囊性卵巢的問題源頭
首先,多囊性卵巢出問題的地方是從腦袋、卵巢到代謝異常都有
而公認最主要的源頭問題有兩個
1.胰島素阻抗性:代表著我們人體的能量利用有問題
2.雄性素過高:除了痤瘡、掉髮等問題,最主要會影響濾泡成熟,造成不孕
以下這段稍稍難一點,過了就海闊天空了
這兩點之間其實互為表裡,當我們腦袋下視丘的激素(GnRH)出問題時
會造成黃體刺激素(LH)的釋放增加,接著刺激濾泡鞘細胞分泌雄性素增加
其實雄性素並不是壞東西,他們是小的濾泡細胞生長所必需的
但當「雄性素過高」的時候,就會造成濾泡長到一半停止生長
而胰島素阻抗下造成的問題就是:胰島素分泌過多來做為補償
接著這個「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又會再惡化讓雄性素增高
大象醫師在這邊做一個小結論,如果不改善這其中的任一點
他們就會像滾雪球一樣不停惡化多囊性卵巢的症狀
2.維生素D的正常值
大家只要明白一個重點就好
我們的皮膚接受到波長285-320奈米的紫外線,通過表皮跟真皮層
維生素D的前驅物7-Dehydrocholesterol會轉換成為維生素D(最左邊)
接著分別經過肝臟跟腎臟的轉化後,成為活性的維生素D3
也就是稱為Calcitriol的1,25(OH)2D3。
但我們平常用來測定維生素D濃度
其實驗的是肝臟轉化過後的骨化二醇(Calcidiol)
濃度範圍:
<20 ng/mL : 缺乏(Deficiency)
20-30 ng/mL : 不足(Insufficiency)
>30 ng/mL : 足夠(Normal)
而且必須附帶一提,維生素D是經由身體的乳糜管吸收
代表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在飯後食用
才能夠促進吸收
3.多囊性卵巢的分類
講完維生素D的簡介,要介紹跟多囊性卵巢的關係之前
而我先在這邊補充,多囊性卵巢PCOS分成四型
A : 雄性素過高+月經不規則+超音波有多囊型態
B : 雄性素過高+月經不規則
C : 雄性素過高+超音波有多囊型態
D : 月經不規則+超音波有多囊型態
其中只要有「雄性素過高」的型態,就會是代謝比較差的族群
如果你是平時正常飲食,但卻比較難瘦的多囊女孩
請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為這個類型
4.維生素D若不足的話會怎樣
正因為我們知道維生素D對於賀爾蒙跟代謝調節的作用
就有很多相關研究開始去針對不足的族群做觀察
他們發現維生素D不足會跟雄性素過高有相關
其中跟雄性素相關的包含
1.總睪固酮(Total testosterone) : 雄性素的總量
2.游離雄性素(Free Androgen) : 有活性的雄性素
3.性荷爾蒙結合球蛋白(SHBG) : 越低的時候雄性素活性越強
此外,維生素D不足也跟慢性發炎有關係
其中會造成慢性發炎的不外乎是抽菸、熬夜、不正常飲食、空氣汙染、喝酒
等造成的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增加
此外像是紅肉、高脂肪食物、高溫烹調下產生的糖化終產物等
也都是造成慢性發炎的主因。
第三個則是跟不孕症有高度相關的,包含說維生素D
會減少濾泡刺激素(FSH)跟卵巢存量(AMH)在身體中的表現
有人可能覺得很奇怪,減少表現不是比較差嗎?
但其實雖然FSH是讓濾泡長大的激素
但這個現象其實對「早期的濾泡」比較有幫助
當濾泡逐漸長大的時候,FSH的腳色就開始降低了
所以維生素D其實是能幫助「後期的濾泡」成功生長的關鍵
所以我們就用一張圖來看看維生素D若不足會造成的影響吧
5.補充維生素D的幫助
有非常多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在「濾泡生長」及「濾泡黃體化」中扮演的重要腳色,正如同上面提到維生素D會幫助晚期濾泡成長一般,那在其他方面維生素D還有什麼樣的腳色呢?
(1)首先要提到的一定是代謝相關的幫助,尤其是我們知道多囊性卵巢、肥胖跟胰島素阻抗性三者緊密的三角關係,而維生素D可以藉由細胞內跟細胞外的鈣離子濃度,進而對胰島素分泌做出調節,接著幫助打破這個肥胖這個惡性循環。
有些研究已經發現到BMI高與低的骨化二醇(Calcidiol)有相關性,而且在肥胖且骨化二醇(Calcidiol)不足的病人族群中,包含胰島素阻抗性、三酸甘油脂跟總睪固酮都會比較高。所以就有研究針對一群肥胖且骨化二醇(Calcidiol)不夠的族群,去給予維生素D六個月,發覺雖然BMI沒有改變,但「胰島素阻抗性」跟「高胰島素血症」都有顯著的幫助。
(2)接著要講到的是維生素D能夠增加一個稱為「3β-羥基類固醇脫氫酶(3β-HSD)」的輔酶的表現,這個輔酶重要在哪呢? 這個3β-HSD可以幫助我們女性體內的黃體素(Progesterone)生成,而黃體素除了是在懷孕早期提供給胎兒的重要營養外,黃體素也是幫助所有女性心情平靜、睡眠安穩的一個重要激素,且在月經的後期要是沒有黃體生成黃體素,就不會有正常的月經來潮。
(3)講完黃體跟胰島素的幫助後,維生素D也參與了芬香環轉化酶(Aromatase)的數量,這個芬香環轉化酶(Aromatase)會把雄性素轉換成為雌激素,因此改善雄性素過高造成的肥胖、月經不順等多囊卵巢症狀們。
(4)接續介紹維生素D重要的功能,抗發炎(Anti-inflammation),必須講到所謂的「糖化終產物(AGEs)」,這個糖化終產物是由體內的糖分與蛋白質結合所產生,會導致糖尿病、老化及一系列的代謝異常,也對代謝跟生殖都有不好的影響,目前的證據顯示維生素D能夠減少糖化終產物相關的不良影響。
(5)除了降低發炎反應之外,維生素D也有抗氧化壓力的能力。尤其像是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一種生物體脂質氧化的天然產物。是目前最廣泛被接受的氧化損傷(oxidative damage) 的測定之一,這些MDA跟一氧化氮(NO)等都會造成多囊卵巢中的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上升,而維生素D會藉由Nrf2這個蛋白質由細胞質轉到細胞核來發揮一系列的抗氧化能力。
雖然說,維生素D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抗發炎跟抗氧化這兩個功效,但是讓維生素D不足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不管是用食物、曬太陽等方式還是用額外口服的方式補充,維持維生素D的濃度在一個正常範圍是非常重要的!
6.我該補充多少維生素D,多囊女孩呢?
以食物來看,我們攝取的都是非活性D3,包含植物中的麥角鈣化醇D2(Ergocalciferol)及動物的膽鈣化醇(cholecalciferol)D3,都是需要先進入我們體內與白蛋白結合,再經由血液循環送到肝臟、腎臟經過羥化處理,再轉變成真正具有人體賀爾蒙生理活性的維生素D3,最後由副甲狀腺的調控下,促使腸胃道吸收鈣質。
補充方式分為
1.動植物的補充
2,人工補充
(1)以下是富含維生素D的動植物:
植物來說是在天然陽光或紫外線上生長的蘑菇,而動物來源則是鮭魚、比目魚、鮪魚、蛋黃、肝臟、乳製品、沙丁魚等等。但是大象醫師提醒,近年來由於很多的養殖跟栽種都是使用人工飼料或是農藥等等,再加上環境的汙染,都會導致天然食物中的維生素D的濃度下降,像是雞蛋要吃到10顆以上、養殖的鮭魚要吃到400克以上,以均衡飲食的觀點來看,單靠食物補充是真正不足夠的。
(2)人工補充 : 健康食品或藥物
看到下圖,以健康食品來說,多屬於D2或是膽鈣化醇D3為主,都是需要在人體內靠著肝臟、腎臟的轉換才會變成真正有生理活性D3。而有的人會問說,真正有活性的D3鈣化三醇(Calcitriol)在台灣是醫師的處方用藥,必須符合像是佝僂症、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或是停經後婦女有壓迫性骨折等病患才能給付,一定會有人問說,那我是一般人難道不能直接補充活性D3嗎?
大象醫師跟大家分享,直接服用有活性的維生素D比較容易產生「高血鈣」,其實我們只要維持體內有足夠的非活性維生素D,當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人體會自動把非活性D轉換成活性態。
以下附上國人膳食營養建議攝取(DRIs)第八版的建議
1微克(μg)=40 國際單位(IU)
#0~1歲:400.IU(10 μg )~1000 .IU(25μg)
#>1~50歲:400.IU(10 μg )~2000 IU(50 μg)
#>51歲:600IU(15 μg)~2000 IU (50 μg)
#孕婦:400.IU(10 μg)~2000 IU(50 μg)
#哺乳:400IU(10 μg)~2000 IU(50 μg)
#停經婦女
-800 IU(20μg)~2000.IU(50 μg)
雖然維生素D對多囊性卵巢的重要性很高,但過度攝取並不等於會增加吸收量,且過度吸收也會有高血鈣的風險,大象醫師根據各大文獻做出統整,若是平時很少曬太陽或是抽血報告出來偏低的多囊族群,約是一天攝取800-1200IU即可。
Reference
1.Cappelli, V.; Musacchio, M.C.; Bulfoni, A.; Morgante, G.; De Leo, V. Natural Molecules for the Therapy of Hyperandrogenism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PCOS.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7, 21, 15–29.
2.He, C.; Lin, Z.; Robb, S.W.; Ezeamama, A.E. Serum Vitamin D Levels and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2015, 7, 4555–4577
3.Chang, E.M.; Kim, Y.S.; Won, H.J.; Yoon, T.K.; Lee, W.S. Association between Sex Steroids, Ovarian Reserve, and Vitamin D Levelsin Healthy Nonobese Women.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4, 99, 2526–2532
4.Hahn, S.; Haselhorst, U.; Tan, S.; Quadbeck, B.; Schmidt, M.; Roesler, S.; Kimmig, R.; Mann, K.; Janssen, O.E. Low Serum25-Hydroxyvitamin D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6, 114, 577–583.
5.Lundqvist, J. Vitamin D as a Regulator of Steroidogenic Enzymes. F1000Research 2014, 3, 155 Pal, L.; Berry, A.; Coraluzzi, L.; Kustan, E.; Danton, C.; Shaw, J.; Taylor, H.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 Overweight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Gynecol. Endocrinol. 2012, 28, 965–968.
6.Irani, M.; Merhi, Z. Role of Vitamin D in Ovarian Physi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in Reprod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Fertil. Steril. 2014, 102, 460–468.e3.
7.Bianchi, L.; Gagliardi, A.; Landi, C.; Focarelli, R.; De Leo, V.; Luddi, A.; Bini, L.; Piomboni, P. Protein PathwaysWorking in Human Follicular Fluid: The Future for Tailored IVF? Expert Rev. Mol. Med. 2016, 18, e9
8.Merhi, Z. Crosstalk between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nd Vitamin D: A Compelling Paradigm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Dysfunction in PCOS. Mol. Cell. Endocrinol. 2019, 479, 20–26
9.Wimalawansa, S.J. Vitamin D Deficiency: Effects on Oxidative Stress, Epigenetics, Gene Regulation, and Aging. Biology 2019,8, 30
10.Foroozanfard, F.; Jamilian, M.; Bahmani, F.; Talaee, R.; Talaee, N.; Hashemi, T.; Nasri, K.; Asemi, Z.; Esmaillzadeh, A. Calcium plu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fluences Bio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Overweight and Vitamin D-Deficient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lin. Endocrinol. (Oxf.)
2015, 83, 888–894
11.Holick MF. Vitamin D eficiency. N Engl J Med 2007; 357:266-81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in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Volume 229, 2018, Pages 15-19
婦產科專科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