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我的寶寶1歲4個月,因為腸套疊嚴重而開刀,也割盲腸,術後因為腹瀉又無法入浴而引起細菌感染,肛門附近有硬塊,抗生素治療後軟化變成粉紅腫包,看不到膿液。醫生建議抗生素治療3週,若未見改善就要開刀。目前已治療10天,腫包稍微變小,想請教 除了藥物治療外,照護上還可以注意什麼,或其他方式,讓腫包消除呢?真的很擔心寶寶再開刀

依您描述的內容: 肛門附近有硬塊應該是有肛門膿瘍的變化 是因為及時施打了抗生素抑制了感染 所以才沒有化膿 而且膿包有變小 這顯示目前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 應該持續治療 預防肛門膿瘍再發生的方法 預防方法: 1.每次上完廁所後要徹底清潔乾淨 2.大便完不要太用力擦拭肛門 3.避免便秘 現在的你應該是很擔心 但是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主治醫師的治療 持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就是肛門膿瘍的治療方法 開刀是在內科治療無效時或沒有好的進展時所需要採取的另外一個方法 但我相信醫師也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醫師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治療寶寶的 寶寶因腸套疊開刀 應該有截斷壞死的腸道 腸道因此變短 加上術後可能有使用抗生素避免術後感染 所以因此造成腹瀉 (以上是我根據你所述自行推論 但因不完全了解寶寶實際狀況 所以或許有誤差)可以考慮補充益生菌改善腹瀉 肛門口的清潔工作會因腹瀉減少而獲得部分改善 至於益生菌品牌眾多 可以詢問醫院小兒科醫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解決您的疑問

找不到您的問題嗎?來問吧!問8醫療專家提供您LINE免費健康諮詢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寶寶現在四個多月 早沒有夜奶 早上幫他換尿布 尿布幾乎沒什麼濕 早上四小時喝一次奶 尿布都很濕 就晚上喝完最後一餐奶到早上那一包尿布沒什麼尿 這樣正常嗎? 之前都很大一包

依您描述的內容: 沒有夜奶,水分攝取在夜晚是少的。再加上夜晚腦下垂體分泌ADH抗利尿激素,或是寶寶流汗,會使夜晚尿少。如果白天尿液正常,一整天有滿滿六包以上尿布,寶寶食慾活動力正常,沒有其他症狀,就沒關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想請問寶寶的蒙古斑會變多嗎?要如何判斷是蒙古斑,還是可能被保母施虐用到的呢?目前六個月因最近大腿跟腰部有多了一點點,我很擔心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六個月大的小孩來說 有一個遺傳疾病身上的的蒙古斑會變多,叫做Hurler syndrome 若沒有此疾病,蒙古斑是不會變多的。 至於如何判斷兒虐,不是那麼容易 台灣急診醫學會 有篇關於兒虐的介紹,裡頭有對於可能兒虐的瘀青症狀做描述 希望您能仔細詳看: https://www.sem.org.tw/EJournal/Detail/113 主要還是需要照顧者從一些蛛絲馬跡,抽絲剝繭來避免傷痛持續發生 加油!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嘉義聖馬爾定 小兒科主治醫師 林哲民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vvHeGw

你好請問七個半月大嬰兒腹瀉應如何照顧? 副食品昨天給他吃加一點點鹽的稀飯,今天用紅蘿蔔泥加洋蔥泥加一點點糖加米湯(在書上看到的做法)餵食。 聽說可以喝一天的半奶跟中間喝一點點薄鹽米湯(鹽米湯比例要怎麼抓?),請問這樣照顧可以嗎?另外請問腹瀉時,是不是應該吃更泥更爛的食物,還有什麼食材應該避開比較好呢? 我兒子腹瀉約六天了,精神體力正常,食慾稍降一點點,睡覺正常,這幾天拉到尿布疹了幸好有塗氧化鋅的屁屁膏有較緩和。

依您描述的內容: 首先,一歲以下的寶寶副食品調配是不需要加調味料,不必添加鹽和糖。 腹瀉的飲食,清淡飲食。稀飯、吐司、麵包、白麵、包子等。如果需要喝奶,奶粉要泡稀,或是以無乳糖奶粉為主,喝四到六星期。注意水分補充、避免脫水。可以藥局買電解水,其效果跟在醫院打點滴相當。請醫師評估有無細菌性腸胃炎可能性。可以添加益生菌(活菌乳酸菌)健胃整腸,改善腹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我女兒滿5歲打4合一的針,在施打的部位有腫一顆,已經過了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消,還會痛,需要回診治療嗎?平時照護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如果沒有紅 只是腫有硬塊 可以改熱敷 最久可能要3-6個月硬塊才會慢慢消失 如果是紅腫熱痛明顯 無法排除感染的可能 請立即就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我的小孩3歲,每天都有大便,但是偏硬,所以擦屁股有時有血,每天都有喝1000ml 水,每天都有吃水果,這樣大便屁股擦有血,需要去看醫生嗎?怎麼改善

平時日常改善便秘的方法有: 排便需要三大要素,運動、纖維和水分 1.養成喝水的習慣,水分不夠只有纖維也枉然。10公斤以內的孩子每天需要水份為體重(kg)*100ml 扣掉配方奶的量 大約是每天要惡外再攝取的水份 2. 一起與孩子養成運動習慣,幫助腸胃蠕動更健康,一兩歲孩子的孩子孩子每天至少都應該有大肢體的活動(例如追逐跑跳)一到兩小時,千萬別老是和孩子宅在家。 3.高蛋白質、高鐵的食物較容易造成糞便較硬或便祕例如牛奶或配方奶高纖維質加上醣類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促進腸胃蠕動。使糞便較軟纖維質高的水果包括柳丁、木瓜、水梨、葡萄、奇異果、火龍果、百香果、黑棗汁等,這些水果都有非水溶性纖維,對排便有幫助,盡量要吃水果的原形 ,而不是打成果汁來喝 ,否則纖維太細爛 ,促進蠕動的效果不好。另外便秘不要再吃芭樂或太生的香蕉或蘋果泥,否則會更嚴重 。 4.適時吃一點動物或植物性油脂,有有潤腸的作用 ,如吃些五花肉 、堅果,煮菜用橄欖油或麻油、葵花油,不要一味的去除油脂。 5.可以到醫院就診找張X光, 看是否宿便很多,如果是 可以先吃些軟便劑清宿便,一邊配合飲食調整,這部分可以諮詢你就診的兒科醫師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流感用藥衛教文章 ►http://bit.ly/2LcWldD

請問兩個月的新生兒使用左右擺蕩的嬰兒搖床有造成腦損傷的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未滿一歲的小寶寶容易發生嬰兒搖晃症的腦部損傷,主要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生物力學的原因,如:頭部與身體的比例較大、肩頸部支持頭部的肌肉群力量還未成熟、顱骨發育未完全無法提供腦部完全的保護;其二是神經解剖構造因素,如:腦部發育還未成熟、腦部的含水量較多使得受到外力傷害時不易有調適性,以及腦神經細胞較具興奮性而不易被抑制等。 嬰幼兒若無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例如與嬰幼兒進行拋接或旋轉遊戲,很有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如果是嬰兒躺在左右搖擺的嬰兒搖床,頭頸有支撐,應該不至於會造成嬰兒搖擺症候群。但切忌過於大力的擺動。如果有任何不尋常神經症狀,例如哭鬧不安難以安撫、嘔吐、囟門突出、意識喪失、抽痙、肌肉張力降低或僵直等,一定要帶去醫院給醫師評估。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四歲半的小孩會咬指甲,或是把身邊的小東西放進嘴巴咬,可以如何幫她戒除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通常是因為壓力或焦慮或活動量不足 孩子才會咬指甲 要找出原因 不是一味地禁止 最常見的焦慮原因大多是戒尿布、適應幼兒園生活、弟妹出生等等 當這些因素出現 而孩子適應不好 就可能會發生咬指甲等行為 要設定一個明確可完成的目標 以鼓勵代替懲罰 例如 選定一根手指 跟孩子說 如果可以看到這根指頭的指甲變長 就給他一個獎勵 或是用計點的方式 如果一週內看到他把東西放進嘴巴少於五次 就能有小禮物之類的 或是發現他正在咬時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此時帶他去公園玩或去運動 或來一起聽CD看繪本 或請他幫忙你做家事 也可以用嚼口香糖來代替咬指甲 但前提是確定孩子知道口香糖是不能吃的 不會吞下去 在還沒戒除咬指甲之前 多教導孩子如何維持自己的手部衛生 以減少疾病的傳染 以上可能要花數個月才能逐漸進步 家長必須有耐心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過敏兒飲食衛教文章 ►http://bit.ly/2FrUD9o

醫師您好,我兒子歲,因為身材矮小做了抽血檢查,醫生跟我說有缺鋅的問題,也給予鋅片補充,我後來另外發現PO2,sO2不在正常範圍內,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醫師當時沒有解釋,請問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RBC 4.13, Hb 11.5, Hct 34.2,Neut% 40.4, Lymph% 49.3 以上在兒童小學期間 為正常值 兒童標準與成人不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家中小孩感染腺病毒,照顧上該注意什麼? 會不會傳染大人?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腺病毒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但除了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外,腺病毒的發燒往往持續更長時間,時間可能長達一週以上。 如果同時出現了發燒、喉嚨痛以及紅眼,就更有可能是腺病毒造成的咽喉結膜熱(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如咳嗽或打噴嚏)、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與患者握手,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 在幼兒園或小學過著群體生活的孩子,特別容易遭到感染。夏日裡父母常喜歡帶孩子到游泳池玩水消暑,但受污染的池水也是腺病毒的感染源。 通常感染後會經過5到7天的潛伏期。在腺病毒流行期時,必須時時督促家中的寶貝勤洗手來預防,也要讓孩子減少揉眼睛和吸手指頭的壞習慣,以免讓病毒有機可乘。 目前在治療上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臨床治療大多採取支持性療法,鼓勵病患多喝水。或是症狀治療。在發燒期間,家長應多注意孩童的活動力和精神狀態,如果覺得有異,應趕緊回診。 除了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也較容易受到感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請問蠶豆症發病時會自然康復嗎?我住在日本,我兒子九歲,看了醫生說「不嚴重,再觀察看看,孩子會自然痊癒」。尿顏色像烏龍茶,但不是每一次都深,也有正常色。想請問需要觀察哪些症狀呢?謝謝

如果是最近有接觸到那些蠶豆症患者應避免的物質,還是要看接觸的物質在體內代謝的速度而定,理論上在遠離之後會漸漸康復,但在症狀嚴重的,甚至需要做換血的治療。 出現的症狀裡頭,只有尿液顏色較深是輕微或嚴重者都會發生。 其他如: 疲累、食慾差、黃疸、臉色蒼白、嚴重者休克意識不清,都是危險的症狀喔! 最近幾天還麻煩要多注意小朋友狀況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小兒科主治醫師 林哲民

醫師您好,藥局藥師跟我說要給小孩補充乳鐵蛋白,能預防腸病毒,是真的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關於乳鐵蛋白預防腸病毒的部分 2008長庚醫院發表的“動物細胞實驗”論文:在“細胞”實驗中 證明乳鐵蛋白對腸病毒71型 可發揮完好的保護能力 但是這項研究僅止於實驗室的觀察 2011年長庚團隊發表於長庚醫誌一篇探討兒童乳補充鐵蛋白預防腸病毒及輪狀病毒效力的研究 此研究結果“未能”顯示經腸道補充乳鐵蛋白具有預防腸病毒71型或輪狀病毒感染的功效 臨床上發現 6個月以下的寶寶比較少感染腸病毒 可能和6個月前的寶寶體內仍有媽媽的抗體保護有關 而要獲得媽媽的抗體 直接喝母乳是最好的 建議要買任何健康食品(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cid=4&id=19516) 請上FDA查詢是否合格有小綠人標章,有政府把關更能安心食用。 只要營養均衡不挑食,運動量充足(每日一小時到公園跑跳),基本上都不需要額外補充 以下幾種情況,考慮使用額外的營養補充品 身高、體重發育不良者:兒童發育曲線<3% 飲食過度精緻者、有特殊疾病者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腸病毒衛教文章 ►http://bit.ly/2UbfGR4

您好,請問,小孩今年滿8歲, 年初有流過鼻血(一邊量多,約30分鐘止血)。 10/10又流一次(二邊量多約40分鐘止血),這次有到醫院急診,但沒有做什麼檢查,只是單純止血。醫生說很多小孩都這樣,因為鼻中隔黏膜較薄,長大就會好了。 10/20第三次流鼻血,(一邊量少,但也等了約一個小時才完全止住,過程中都只有極少量) 小孩平時的確很愛挖鼻子,但第二、三次都很確定沒有挖鼻子,因為第二次的量很多,所以就有一直提醒小孩不可以挖鼻子,也都有做到,連擤鼻涕都不敢。 想請問~這樣是否算很頻繁的流鼻血呢?需要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嗎?還是在觀察就好呢? 想請教是否有什麼建議呢? 謝謝您!

依您描述的內容: 小孩常流鼻血的原因有: 1.創傷 因玩耍過程中跌倒撞傷鼻子所致。 2.季節交替 溫差大 濕度降低 冬天時節,較乾冷,鼻腔內微細的血管為了維持適當的溫度與濕度,會有較多血液流入,稍微碰撞或搓揉都有可能導致流鼻血。 3.過敏性鼻炎 因為搔癢與不適症狀,不自覺地去搓揉與摳鼻孔,摳到脆弱的鼻黏膜與微細血管變的糜爛,而流血不止。 4.急性呼吸道感染 因上呼吸道感染 ,鼻黏膜發炎導致表面微血管擴張脆弱 ,擤鼻涕時又力道不恰當而流血 5.鼻腔塞入異物 幼兒好奇因將小物品塞入鼻腔而挖鼻孔導致流血。 6.鼻中膈彎曲 由於一側鼻孔較窄,氣流的流速增加,黏膜容易乾燥、不舒服,常不自覺的去摳鼻孔,而造成流鼻血。 7.系統性疾病 這個原因是最少見的,如鼻腔腫瘤、血癌、血友病或凝血因子異常,早期可能會以流鼻血來表現。要排除 ,初步可以檢查血球計數和凝血功能。 流鼻血時的護理方法 1.頭部保持直立 ,往後仰血會倒流到口腔 ,血腥味可能令人作嘔而吐血; 2.直接在流血的那一側鼻翼上加壓止血; 3.可以冰敷鼻子根部 ,低溫會讓血管收縮 ,有助於止血 ;4.如果超過10分鐘還血流不止 ,建議立刻到耳鼻喉科門診就醫 一般凝血功能正常的人 ,只要止血方法正確 ,10分鐘內應該都能止血。 依您的描述 ,可能是上述第二或第三個原因的機率比較高 ,但詳情還是建議給專業醫師檢查比較恰當,擔心的話就檢查血小板計數及凝血功能 。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家中有新生兒,大便換尿布時總搞不清楚嫩嬰有沒有小便,月子中心是說會一起出現,真的是大小便一起嗎?新手媽媽有點困惑…

依您描述的內容: 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就會排尿。出生後第3~4天開始,寶寶每天都會尿濕6~8片尿布。每天的排尿次數甚至最高可達30次之多。新生兒排便次數一天8-10都會是正常。所以以這麼高的機率新生兒排便和排尿會是一起的。不用太拘泥紀錄數字,只要寶寶吃得好、活動力正常,體重有在成長即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醫師 新生兒未滿5公斤 需要4小時吵起來喝奶嗎? (母乳寶寶 2個月大 4公斤) 目前瓶餵母奶大概3-4小時60-80/次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您的寶寶現在2個月4公斤來說,一天奶量約600cc左右可以提供他成長所需。如果依妳描述:瓶餵母奶3-4小時60-80cc/次,寶寶一天奶量約360-640cc。不知是否還有無法計算的親餵奶量?建議可以4小時餵100-120cc,或是胃口小需少量多餐,就3小時80cc左右。依寶寶需求為主,醒了、哭了、尋乳等就可以餵奶。但大多因為母奶好消化吸收,母奶寶寶多撐不了多久,很快就需要餵第二餐。如果年齡和體重再大一點,晚上超過五小時還在睡,就不用特別吵他起來喝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