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您描述的內容:
卵圓孔是胎兒在母體子宮賴以生存的正常生理構造。新生兒出生二週內卵圓孔 (foramen ovale) 未關閉仍屬正常的生理狀況,此情況會隨著左心房壓力的上昇在出生後一個月內自行閉合,而不會再有左到右的分流 (left-to-right shunt)。所以新生兒若無明顯心雜音、心衰竭及發紺 (cyanosis) 等症狀時,新生兒心臟超音波自費篩檢建議最好是在滿月之後才做。且應由兒童心臟專科醫師執行與追蹤。
若經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及彩色杜普勒心臟超音波 (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檢查發現有單一的第二型心房中膈缺損 (或稱為卵圓孔型心房中膈缺損),且有明顯左到右分流 (left-to-right shunt) 的情況時,可依其測量到的缺損大小建議下列的追蹤檢查方式:
1) 缺損大小在3.0 mm以下 (含3.0 mm) 時,建議一歲後可再安排一次心臟超音波檢查 (包括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及彩色杜普勒超音波,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以確定其缺損已完全癒合。
2) 缺損大小在3.0 mm以上 5.0 mm 以下 (含5.0 mm) 時,建議六個月到一歲之間再安排一次心臟超音波檢查 (包括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及彩色杜普勒超音波,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以確定其缺損已完全癒合。
3) 若缺損在 5.0 mm ~ 8.0 mm 之間時,可在三到六個月後再安排一次心臟超音波追蹤檢查 (包括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及彩色杜普勒心臟超音波,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此時缺損若已完全癒合則不需再做後續追蹤。若缺損仍在,且其大小已在 5.0 mm 以下(含5.0 mm)時,建議滿一歲後再安排一次心臟超音波檢查 (包括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及彩色杜普勒心臟超音波,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以確定其缺損已完全癒合。
4) 若缺損大小在 8.0 mm以上(含8.0 mm)時,則建議應由兒童心臟專科醫師追蹤檢查,並依幼兒的臨床症狀來安排後續的心臟超音波檢查 (包括二度空間心臟超音波,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及彩色杜普勒心臟超音波,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