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組嘉營養師】塑化劑就在你我身邊,拒絕毒害可以怎麼做?
什麼是塑化劑?
塑化劑為增加材料柔軟度及延展性的一種添加劑。常用於製造塑膠容器、吸管、保鮮膜、寶特瓶、塑膠管路或是包裝材料,在油漆、化妝品中也會使用,但禁止添加於食品當中。
然而現代工業大量運用塑化劑,若食物驗出有塑化劑,其實不一定單純是食品被非法添加,加工過程受外在環境污染或間接累積毒素都有可能,只是這些量遠比不上直接非法添加於食物的量。2011年塑化劑事件則是因有不肖廠商以廉價的塑化劑取代起雲劑(增濁劑)。
要小心塑化劑?有什麼危害?
塑化劑的種類多達數百種,最普遍使用的一種為『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的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類為『環境荷爾蒙』,存在於環境中、與人體賀爾蒙結構相似,透過間接食用和長期暴露濃度的累積量多寡不同,會干擾荷爾蒙,導致男性精蟲數異常、女童性早熟,影響生育功能、提高罹患癌症風險等。
塑化劑無所不在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佈的資料,以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為例(常用的一種塑化劑),市面上的塑膠容器(尤其是PVC),在儲存食物時(DEHP)會微量釋出於食物當中。因塑化劑屬於脂溶性,若存放的食物含油脂量、酸度、溫度較高,溶出的塑化劑含量也會較高。因此要確認烹飪器具、盛裝食器材質與料理的特性再購買。
烹調或微波時可選高耐熱度及耐油脂的PP及PC材質產品。
酸性食物應以高耐酸材質的PP、HDPE為主。
誤食塑化劑,該怎麼辦?
塑化劑會在三天左右經由糞便或尿液排出。而塑化劑要長期超過上限攝取量才會產生一些症狀。以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上限範圍0.02~0.14 mg/kg計算,60kg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則為1.2~8.4mg。
根據調查,我國平均自食物攝入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的量約為1.029 mg,小於每日可容忍攝取量。因此若不小心誤食也不必驚慌,可多喝水加速稀釋塑化劑,並向專科醫師求助。
要減少塑化劑誤食的情況,應先了解如何避免接觸塑化劑,建議盡量避免加熱、微波塑膠容器,平時多自備料理,少買微波食物,少用塑膠製品、保鮮膜,多喝水、多吃蔬果則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芯盛健康管理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