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倫&黃祐賢醫師】吃藥也沒效,頑固型癲癇如何治療?
癲癇沒控制好,人生是黑白的
據統計癲癇病患佔總人口百分之一,其中約三到四成為藥物控制效果不佳的「頑固型癲癇」。此類病患常因服用多種抗癲癇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及擔心發作時旁人的異樣眼光,使得社交功能及生活品質下降。此外因癲癇造成的意外及猝死的機會也較常人為高。
頑固型癲癇要控制好,需要癲癇團隊做全面性的評估。經初步評估後病患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需要接受手術植入腦波紀錄用的電極,來確認癲癇病灶之所在,進一步評估手術切除病灶的可能性。
大腦是立體的結構,癲癇病灶可能位於大腦深處!
對於頑固型癲癇病患接受的腦波紀錄電極植入手術的方法有二。傳統做法為開顱手術置放硬膜下電極,也就是取下一大片頭骨將紀錄用的電極置放於腦表面,再將頭骨放回傷口縫合起來,送回病房監測腦波。
但是開顱手術風險高,只能記錄到大腦表面的腦波訊號,無法記錄到大腦深部雙側且多處區域的腦波,而且監測完畢後需再次手術將電極取出。該方法目前較常應用於找出可能位於語言及認知功能腦部區域的病灶。為了克服傳統硬膜下電極的缺點,臨床上就有了立體定位腦電圖的技術,可記錄腦部深處且散佈各區域的腦波,也具有微創破壞較小的優點。
使用機器手臂植入立體定位電極,方便省時誤差小
傳統植入立體定位手術,是將立體定位手術專用的頭架連著骨釘置放在病患頭上,接著去做斷層掃描,經由頭架上的刻度搭配斷層掃描影像可以將病患的腦部轉換成一個三度空間座標體系,大腦每個部位都有其座標,皆由調整座標對應在頭架上的三維刻度及置放角度,醫師可將電極一個個的置放於顱內。平均需置放約十至十五支立體定位腦電極,則需要反覆調整約數百次的刻度,常常耗時且有可能產生誤差,導致後續無法記錄到理想腦部位置的腦波。
使用最新的機器手臂輔助腦部立體定位手術系統,在病患置放頭架接受斷層掃描後,所有記錄電極置放的方位及角度輸入電腦經計算後,手術中機器手臂可自動導引至所需的方位及角度,不需反覆手動調整參數,具手術流程簡化及降低誤差的優點。
在國外癲癇病患接受立體定位腦電圖置放手術中,機器手臂是最常運用也是最佳的選擇。
勇敢面對癲癇接受治療,給自己機會
直至目前癲癇治療技術與以往大不相同,醫療科技的進步給了癲癇病患許多的可能性,醫師建議頑固型癲癇病患可到各大醫院癲癇團隊接受進一步的治療評估,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過正常的人生。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神經內科 專任主治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