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健明醫師】子宮內膜增厚與增生是什麼?異常出血別輕忽!

「韓醫師,我在外院檢查,醫師說我子宮內膜比較厚,會不會怎麼樣?」

 

常常有患者到我的門診,第一句話就這麼說。在臨床上,我們會反過頭來先問,妳是哪裡不舒服呢?是經血過多、延長、滴滴答答、來了又來、會不會經痛⋯⋯等什麼狀況?如果沒有經血的異常,大多不需要擔心;但是患者通常聽到前一位醫師對自己病情的異常描述,通常無法就此放心接受。


什麼叫做子宮內膜增厚?

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談談什麼叫做子宮內膜增厚,其實這是一個使用婦科超音波影像檢查子宮得到的描述,注意是「描述」不是「診斷」,故名思義,子宮內膜比較厚,就是子宮內膜在超音波下看起來比較厚。對,就是「看起來」比較厚而已。

 

想像一下,如果形容一個人比較胖,他有可能說「我才不是胖呢!我只是骨架大。」一個人看起來胖,有可能是骨架大、肌肉多或脂肪多;同樣的,子宮內膜增厚也僅僅是一種形容詞,它的背後原因有可能是息肉、子宮內膜增生、黏膜下肌瘤,把子宮內膜撐「厚」;或是僅僅是月經前的正常生理性增厚,根本只是假警報。

 

子宮內視鏡檢查了解內膜增厚原因

超音波只能說子宮內膜「好像」比較厚,那實際上怎麼進一步去了解造成厚的原因呢?有沒有進一步的檢查可以參考呢?

 

有的,「宮腔鏡檢查」或稱作「子宮內視鏡檢查」!因為子宮內膜就是子宮腔的內裡,要看看子宮內膜到底有沒有亂長,就是要用生理食鹽水把子宮腔撐起來,直接用一個鏡頭去觀察子宮腔的內裡(就是內膜)有沒有異常的樣子(很像胃鏡)。如果看到有可能是息肉,或是內膜有一些異常的血管在表面,這時候可以直接在檢查當下做切片或是移除息肉,送去做病理切片,就可以得到「確認診斷」了。

 

什麼?太深奧了,聽不懂?換個比方説,知道子宮頸抹片是六分鐘護一生吧!子宮頸抹片怎麼操作的呢?要用鴨嘴(窺陰器)把陰道撐開,找到子宮頸口;等一下還沒完,如果只有看看,得不到最後的診斷,也可以說是做了半套,這時候還要用一隻刷子,刷下子宮頸的細胞,送去病理中心才能得到報告。由於刷下的細胞是抹在玻璃片上,所以叫做抹片。由此我們知道「除了看,還得取下組織」,才能確診。

 

那麼對應到宮腔鏡檢查也是一樣的,鏡子進入子宮腔之後,除了看,覺得有異常的地方還得取下送化驗,這種邊看邊切的技術是從歐洲來的概念,叫做即視即取宮腔鏡診療(See and treat Hysteroscopy);是不是跟子宮頸抹片的步驟很相似?更相似的部分是子宮頸癌的早期篩查是抹片檢查,那麼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篩查就是即視即取宮腔鏡診療技術了。而且現在這種即視即取宮腔鏡已經可以做到在「無痛無麻醉」下,在門診診室就可以操作了,是不是跟抹片很像呢?

 

老一輩的做法是進到開刀房麻醉下做子宮刮搔術,但是刮搔術是盲刮,有時候刮不到位,或刮不乾淨,而且對於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還有子宮腔沾黏的風險,在歐美國家早早就被即視即取宮腔鏡診療技術取代了,文獻上也說明了子宮刮搔術是過時的診療方式。


子宮內膜增生是什麼?

而造成子宮內膜增厚樣態的其中一種病理診斷就叫做子宮內膜增生,2014年WHO世界衛生組織簡化了子宮內膜增生的診斷,現在的子宮內膜增生只有EH(典型子宮內膜增生)以及AH(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別名EIN)兩種;

 

AH就是子宮內膜癌的癌前病變,如果沒有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30%的AH(EIN)會後續進行成子宮內膜癌。

 

早期診斷的利器就是無痛無麻醉下的即視即取宮腔鏡診療技術,而且因為子宮頸抹片近年來的普及,還有近十年來子宮頸乳突病毒疫苗的施打,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大幅下降,在2010後,子宮內膜癌已經超越子宮頸癌一躍成為婦女生殖器官的癌症第一名了。

 

看完落落長的敘述,別再增厚增生,搞不清楚了哦,差一個字差很多哦!預防早期子宮內膜癌,異常出血別輕忽!

韓健明
婦產科

禾馨台北民權 / 禾馨楊梅怡仁醫院 主治醫師

文章數
19
回答數
105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