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鎮邦醫師】攝護腺癌有家族傾向,不得不注意!

陳先生:我今年55歲,我的父親是攝護腺癌患者,發現時已全身性轉移,10年前過世。我的哥哥去年也診斷出有攝護腺癌,已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攝護腺摘除手術。報章雜誌說攝護腺癌有家族遺傳傾向,這讓我相當焦慮。請問我該怎麼辦?


根據台灣2014年的統計,攝護腺癌名列十大癌症死因第6位。攝護腺癌的確有家族遺傳傾向,造成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

a.年齡:發生率在55歲後大幅上升,大多集中在65歲後。

b.家族史:若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其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c.地理區域與種族:非洲裔的男性發生率較高,其次為非西班牙/拉丁裔的白種人。

d.飲食:與高動物性蛋白、油脂、低纖維飲食有關。 

 

其中,前三個危險因子我們無法自己掌控。但飲食卻是可以自我調整。目前台灣人很多習慣西方飲食: 多肉、高油脂、纖維攝取不足,都有可能提高攝護腺癌的發生機率。因此,從年輕時就該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我們提倡清淡、粗糙 ( 盡量吃食物的原型) 的飲食,對健康會有幫助。另一方面,許多研究也顯示:肥胖以及代謝症候群與攝護腺、膀胱等疾病息息相關,因此在年輕時就必須規律運動,並時時注意自己的體重。

 

侯鎮邦醫師:如果有明確的攝護腺癌家族史,則必須更加留意。國民健康局建議一般男性年齡大於 50 歲,最好每年接受一次肛門指診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若是父親、伯父、兄弟有攝護腺癌,則年齡降到 45 歲就必須開始檢查。

 

肛門指診:是最直接的非侵入性檢查。患者趴在檢查台上,醫生會戴上手套,塗上潤滑劑,將手指伸入患者直腸,觸診攝護腺體,評估其大小、結構和硬度。

 

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抗原來自攝護腺細胞,可由血液測試出並且定量。正常數值一般以在4(ng/ml)以下為,20以上為高度增高。多數攝護腺增生患者的PSA是在10以下。但異常的PSA不一定等於有疾病,因為PSA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年紀、種族等,攝護腺炎、攝護腺增大或是有攝護腺癌時,PSA也都有可能增加。因此其數值僅為參考而非絕對值當PSA或肛門指診有異常時,會再進一步接受超音波檢查、或是經直腸超音波導引攝護腺穿刺切片檢查確認。

 

經直腸超音波(Transrectal Ultrasound ,簡稱TRUS):將一會發出高頻率音波的小探測器伸入直腸,接收反射訊號,再轉成影像。可用於引導攝護腺切片、估算攝護腺體體積。

 

攝護腺切片檢查:在經直腸超音波影像的導引下,將穿刺針經直腸插入攝護腺內切片,一般⽽⾔是個安全、且併發症不會太高的侵入性處置。但少數情況仍有會陰部血腫、尿路系統感染、急慢性攝護腺發炎....等風險。

 

結論:
雖然攝護腺癌有家族傾向,但與其它的癌症相比,它並非一定是 「絕症」。全球醫界對攝護腺癌的防治、診斷、治療,大多有明確的指引規範。台灣醫療技術進步,對於多數的患者都能兼顧腫瘤治療以及生活品質。因此有家族史的朋友,積極監控、勇於面對,方能遠離攝護腺癌的不安與恐懼。

侯鎮邦
泌尿外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文章數
34
回答數
140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