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昊璋醫師】小孩發燒可以這樣做,注意7大危險表現

每當孩子發燒,父母總是會感到很擔心,可能會困惑體溫幾度才算發燒,或是小孩有什麼表現時應該要送醫,若是不送醫,可以做點什麼來幫助退燒嗎?

 

其實發燒是孩子正在對抗病菌的表現,常見的原因包含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或是其他疾病所引起,對人體來說不見得是壞事,一方面是在提升免疫力,一方面也可以作為一種疾病的警訊。

 

體溫幾度算發燒?

一般來說,正常的體溫是介於36.5℃到37℃之間,當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時,就可以定義為發燒。不過,使用的溫度計類型、量測的身體部位不同,發燒的標準也會有所差異,大致的標準如下:

 

・耳溫:體溫 ≥ 38℃

・口溫:體溫 ≥ 37.5℃

・腋溫:體溫 ≥ 37℃

・肛溫:體溫 ≥ 38℃

 

小孩發燒時如何處理?看完診還在燒,要再就醫嗎?

疾病一般會有一個病情變化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病程。因此,小孩吃過退燒藥後又再燒起來是很常見的,家長不必過於擔憂。不過,仍是可以透過一些物理方法,來幫助孩子降低發燒的不適感。

 

・多喝水:適當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溫水拭浴:幫孩子以溫毛巾擦拭身體或洗溫水澡

・調整衣物:小孩發冷時添加衣物,發熱冒汗時則要減少衣物

・服用藥物:依照醫師建議,必要時適量給予退燒藥


 

小孩若出現以下7大表現,須盡快就醫

孩子生病期間,不論是否正在發燒,以下情況都是兒童的危險病徵,需要密切觀察。

 

1.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

2.有脫水徵兆:尿量大幅減少、哭泣時沒有眼淚

3.意識改變:意識不清、持續昏睡、眼神呆滯,未發燒時躁動不安

4.神經異常:痙攣、肌抽躍、肢體麻痺、感覺異常;持續頭痛與嘔吐;頸部僵硬

5.呼吸異常:咳痰有血絲、呼吸暫停、呼吸困難、吸氣時胸壁凹陷、未發燒時呼吸急促

6.心臟循環異常:心跳速度太慢、心跳不規則;無法正常活動 (例如:不能爬樓梯、走小段路會很喘);嘴唇、手指、腳趾發黑

7.皮膚出現紫斑

 

最後,我們一起來重點回顧

1.不同量測部位的發燒標準不同:耳溫 ≥ 38℃、口溫 ≥ 37.5℃、腋溫 ≥ 37℃、肛溫 ≥ 38℃

2.疾病有病程,吃藥後沒有立刻完全退燒也別過於擔心

3.發燒時可以使用的物理方法:溫水拭浴、適當增減衣物,也要適當補充水分喔!

4.兒童須盡快就醫的7大危險表現:(1) 三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 (2) 有脫水徵兆 (3) 意識改變 (4) 神經異常 (5) 呼吸異常 (6) 心臟循環異常 (7) 皮膚出現紫斑

 

孩子發燒時,掌握上述要點、仔細觀察並適時反應,就能好好陪伴孩子迎戰病菌!

 

參考資料

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的叮嚀:打破發燒的迷思」 

2.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行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醫療及疫情組新聞稿 

3.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兒童發燒衛教第一版 

余昊璋
耳鼻喉科

屏東明正耳鼻喉科診所 主治醫師

文章數
32
回答數
89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