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柏文醫師】淺談腸胃炎

腸胃炎指的是腸胃道發炎的病症,起因通常是病毒或細菌感染,腸胃炎會導致腸胃道的種種不適,較嚴重者甚至能夠引發全身性的症狀,這些全身性的症狀和有時與普通的感冒差不多,所以也常被誤稱為「腸胃型感冒」。引起腸胃炎的病原體主要依賴所謂的糞口傳染,正如同俗語說的病從口入。

 

除了經由感染者的傳染之外,吃到不潔的食物、洗手過程未落實等等,都有可能讓病原突破體表免疫防線;此外,嬰幼兒由於免疫力較差,更容易因為腸胃炎感染造成的脫水,以至於症狀也相較成人明顯 。

 

病毒性腸胃炎:

多數腸胃炎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例如輪狀病毒(Rotavirus) 或諾羅病毒(Norovirus),這種病毒性的腸胃炎在冬季較為流行,其中輪狀病毒較常感染嬰幼兒,最好的處理方式還是接種疫苗,而且務必要將感染兒童的排泄物做好隔離(正常免疫力的兒童,糞便在10天後也還是會有病毒體!);諾羅病毒則是好發於所有年齡層 (而且容易重複感染,因為免疫力持續的時間短暫);另外,兩者在症狀上的表現也有區別,諾羅病毒的症狀以嘔吐居多,輪狀病毒則是腹瀉和發燒,症狀持續的時間較長。

 

細菌性腸胃炎:

導致細菌性腸胃炎的菌種主要為沙門氏菌(Salmonella)和志賀氏菌(Shigella) 。沙門氏菌大多是由吃進未煮熟的肉或雞蛋而感染,而且會造成一些不同的感染症狀(諸如:傷寒、菌血症、心血管感染症,甚至有骨髓炎等疾病),而我們腸胃科門診一般遇到的是非傷寒沙門氏菌(Nontyphoidal Salmonella),大部分伴隨著腹瀉的發熱約3天之內便可緩解,但是腹瀉的症狀,可能需要7到10天;志賀氏菌只需要極少的菌量就會有感染的情況(因為本身抵抗胃酸能力很強),特色是有血便以及發熱等現象,甚至在小孩(15歲以下)有可能還會併發痙孿。

 

治療:

一般來說,治療腸胃炎的方法以保守的支持性療法為主,像是多休息、飲食清淡(先避開一些油膩的食物,可以先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另外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因為腹瀉會讓患者流失水分的速度大大增加,進一步讓體內的電解質不平衡,因此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來防止脫水;而細菌性腸胃炎的患者,抗生素治療一般效果不錯,但是如果有併發高燒不退或者是血便等現象,還是儘速送醫。

 

預防:

因為腸胃炎屬於感染性的疾病(如有疫苗者:比如輪狀病毒請依時接種),所以預防方法當然是以避免感染源進入體內,並且勤加洗手,對於患者的排泄物要充分的消毒與處置,食物的處理也儘量避免生食,方能減低腸胃炎的感染。

盧柏文
胃腸肝膽科

雙和醫院與新國民醫院 胃腸肝膽科(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文章數
31
回答數
290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