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則中醫師】乳癌懶人包- 篩檢篇
記得。早期發現乳癌,勝過最好的治療。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第一名,遙遙領先的那種。你如果住在台灣,在一生中會被診斷罹患乳房惡性腫瘤的機會大概是十分之一*,就是女性十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老天鵝~這真不是開玩笑的。乳癌的新發生病例從2002年的5339人飆升至2013年的11281人,十一年足足多了一倍,絲毫沒有慢下來的跡象,而且台灣乳癌患者多有年輕化的趨勢。順帶一提,目前美國每八個女性就有一人可能罹患乳癌。
這篇文章重點在「早期篩檢」乳癌。因為越早發現的乳癌治癒率越高,要動用的重兵器也少,對身體的傷害也顯著較小。第一、二期乳癌目前的治癒率**都高達95%以上!也就是說,早期發現且開始治療決定了你有沒有辦法更快恢復正常生活。早期患者可選擇的治療選項也更多。
乳房自我檢查
每個女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乳房,並且有辦法及時與信任的人討論任何異狀。當乳房形狀改變、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乳房皮膚凹陷或出現橘皮、乳房或腋下有腫塊,這些都是異狀。很多人問到關於乳房的纖維腺瘤該怎麼辦,大多數你年輕時就摸到的乳房腫塊都是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會稍微增加乳癌風險,但不是太多。最重要是觀察變化,如果纖維腺瘤在一年之內迅速變大,不少醫師會建議切除。
乳房攝影
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議,「每個」女人45歲時就應該「每年」做乳房攝影,直到55歲,可以考慮「每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然而,由於乳癌年輕化的趨勢,你從40歲開始也許就可以考慮做乳房攝影。
如果你有隆乳,植入矽膠假體目前沒有明確證據會增加罹患乳癌的可能性,建議依照正常篩檢流程,有可能在攝影時需要特殊操作方式。其他隆乳選項,例如自體脂肪移植,脂肪部分存活所產生的鈣化,可能干擾惡性腫瘤的辨識,建議告知檢測人員喔。
國健局目前補助45歲至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有一等親及祖母、外祖母乳癌家族病史則提早補助至40歲。
乳房超音波
如果在乳房攝影之後發現異狀,就應該安排乳房超音波。又若你的乳房組織比較緻密,或是摸到東西卻沒有顯示在乳房攝影上,乳房超音波應該都能夠進一步辨別。
門診乳房檢查
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在有做乳房攝影的情況,定期由醫師進行乳房檢查能早期發現乳癌。
乳房磁振造影(MRI)
若你是以下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做乳房磁振造影(MRI):
▸任何乳癌罹癌風險計算工具(例如: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乳癌風險計算工具)算出20%到25%以上的人
▸已知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
▸一等親內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
▸在10到30歲之間曾接受胸腔放射線治療
▸以下罕見疾病患者: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Cowden 症候群、Bannayan-Riley-Ruvalcaba 症候群
然而,就算做了乳房磁振造影(MRI),乳房攝影也還是要做。
BRCA基因檢測
只有低於15%的乳癌患者有家族史,但若你一等親內有任何人罹患乳癌,或是已知一等親有基因突變者,可以選擇自費檢測。
癌症指數
雖說乳癌患者關於腺體的癌症指數(例如:CA125、CA15-3)會飆高,但癌症指數過於敏感,容易造成假警報。多用來檢查治療成效,不建議拿來當篩檢。
*利用國健署的102年癌症統計資料進一步計算,設定預期壽命85歲,台灣女性一生累積罹患乳癌機率為9.2%。
**選擇講「治癒率」而不是「五年存活率」是因為五年的概念容易讓人混淆。
底下是數據,懶得看數字一定要看圖喔。
上圖是把2013年新診斷出來的乳癌患者,依據年齡五年五年分成很多組。
聰明的你一定會說,光是看人數有什麼意義?一定要看發生比例。好,我們來看看比例:
你一定有注意到,從35-39歲這個區間開始,每十萬人乳癌新診斷的病例急遽攀升!而從45歲到69歲,每十萬人裡新診斷乳癌的人數維持穩定。
還等45歲才開始乳房篩檢?其實我們在40歲左右承擔的風險就已經飆高了。
上圖也是每十萬人新診斷個案,不是要跟大家說生在這個年代有多衰,而是可見的未來我們可能需要更謹慎面對乳癌。
衛生福利部恆春旅遊醫院外科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