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良醫師】什麼是術後沾黏?沾黏嚴重可能造成疼痛不適!
• 為什麼會有手術後沾黏發生
手術結束後,除了傷口處於發炎狀態外,原本應該順利癒合的傷口,往往因為腹腔內殘留的血水或組織及縫合處,誘發局部發炎反應;隨著兩週到一個月的時間,纖維化過程便開始推動組織之間的互相「牽線」,最容易出現在剛剛動過刀的腸子、卵巢、輸卵管或子宮表面,使它們彼此黏連在一起。
• 臨床表現與診斷挑戰
當腸道被黏在其他骨盆器官上,輕微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但如果黏連範圍變大,就會限制腸管蠕動,造成脹氣、便秘,甚至嚴重時導致腸阻塞。由於一般的超音波或斷層掃描無法直接看見這種細微黏連,醫師往往要憑藉患者手術後的腹痛、腸胃不適,或在再次手術中才發現問題所在。
• 怎麼防沾黏
為了降低術後「沾黏」的困擾,除了手術時做好完整的止血以外還要做良好的縫合以及徹底清洗腹腔內的血水及組織液,另外現代的婦科手術常常將防沾黏措施列為基本步驟,手術末端在傷口與鄰近組織之間(如子宮及卵巢上)放置可吸收的隔離材料,能大幅減少沾黏發生。
• 防沾黏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防沾黏醫材大概分3種大類別:
1️.玻尿酸/膠原蛋白隔離膜 (Hyaluronic Acid–Collagen Barrier Film)
這種薄膜由天然透明質酸與膠原蛋白組成,術中直接貼附於子宮或腸管表面。它在接觸腹腔液後會輕微膨脹,完整覆蓋傷口與鄰近組織,阻斷它們在癒合期互相摩擦。大多數產品能在兩週內被酵素分解為小分子並吸收,不會殘留或引發異物反應。
2️.水溶性隔離膠液體 (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lution)
手術尾聲時將其注入腹腔,使各臟器如子宮、腸管、卵巢等在癒合前保持適度分離。與膜狀材料相比操作更簡便,無需精確鋪設即可發揮作用。該液體在約一週內被體內清除。
3️.纖維蛋白凝膠(Fibrin Sealant)
纖維蛋白凝膠同時具備止血與隔離兩種功能:它含有類似血漿中的纖維蛋白成分,術中塗抹於切口處,可迅速封堵微血管並形成一層薄薄的凝膠屏障。這層天然隔離層既可防止組織粘連,又不影響細胞正常修復。
• 術前溝通與術後監測建議
手術前不妨與主治醫師討論採用哪種抗沾黏醫材,並了解其使用原理。術後若出現間歇性腹痛、脹氣或便秘等不適,請及早回診檢查;及早發現,輕微時僅需保守治療即可改善,避免再度手術帶來新的風險。將這些防沾黏措施融入常規,正是讓手術後生活更順暢、降低再手術率的關鍵之一。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 主治醫師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