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如果懷疑自己的症狀像脊髓空洞症,通常會如何去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請先掛號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或外科,詳述您的症狀 2. 確診通常需安排磁振造影(MRI),由MRI即可診斷;但通常不一定會在第一次門診及安排此檢查,可能會先安排神經傳導,肌電圖等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醫師們好,我有一朋友她的女兒34歲,4年前得了一個病名「神經膠姆細胞瘤」,最近只要坐起就會昏去流口水,她的主治醫師只說當下叫醒她就好。請問醫師需要進一步做什麼檢查嗎?或是平時照護該注意什麼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我們都會安排核磁共振追蹤,若病情有變化,請緊快就醫。平時照護應多運動,均衡飲食。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我良性腦膜瘤開刀後,因感染腦膿瘍,又再開刀,至今已一年八個月,有吃抗癲癇藥物,其間都沒有發作,想請問能否開車、騎機車、搭長短途飛機,需要評估什麼及注意什麼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般來說,抗癲癇藥至少需服用兩年才會考慮慢慢減藥停藥,但是臨床上也有看到減藥後癲癇再復發,或是壓力大失眠等也會增加風險。一旦發生若正在騎開車,後果不堪設想。任何距離搭機飛行亦會擔心艙壓或目的地天氣,時差變化導致癲癇發作。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解答因為沒人可以預測何時會發生,無端停藥後機會更大。可詢問您的主治醫師,但我想沒人敢回答「可以」。相信您也知道,台灣醫療環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醫師您好,請問83歲老人家有骨質疏鬆和糖尿病,診斷有3-7節骨膜磨損及骨刺,導致壓迫到神經,物理治療無法解決疼痛問題,請問除了開刀還有哪些非侵入性治療選擇呢?

不知道長輩的疼痛是怎樣的症狀?是單側肢體麻、刺痛?還是頸部痠痛為主? 所謂的非侵入性治療,除了復健以外,還包括了針炙、推拿、藥物使用等方式,若是頸部痠痛,也可以考慮採用局部燒灼的方式阻斷神經達到止痛的作用。這些都可以再跟醫師討論看看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醫師您好,我年齡60,去年mri 檢查腦右邊靜脈球高位,醫生說該靜脈球被骨頭包圍變大不易,是否需每年追蹤檢查,還是有什麼症狀出現需提高警覺再去檢查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您描述的內容較籠統,我只能猜測是內頸靜脈,如果是,那一般來說靜脈球高位應只是無意中發現,觀察即可,至於幾年追蹤一次倒無定論。因此內頸靜脈與第9,10,11對腦神經有關,所以若有吞嚥困難,講話構音不清,肩膀無力等症狀就需就醫。 #請注意,以上只是猜測#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切除顱底腫瘤衛教文章 ►http://bit.ly/2ojF1e0

你好,我兒子是從小就是水腦症患者,他從8個月開刀埋入管子,至今已經再經歷過二次重新再埋入管子(總共開了三次)了第一次有將管子拔掉外,所以他現在頭上共有二個管子( 一邊一條) , 最近第三條又阻塞了,準備開刀,請問1,有沒有新式的手術,可以避免水管再阻塞,2,術後如何保養管子才能避免阻塞3,造口術是否可以避免水腦症一直發生,另外我兒子已經33歲了 ,可以用造口術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這段期間您辛苦了,以下就我所知跟您解釋: 1.一邊一條可能表示兩邊腦室不相通,也許腦室有隔間,這樣的水腦症就比較複雜。 2.先簡單說明腦脊髓液循環路徑:由腦室脈絡叢製造後在腦室循環再到蜘蛛膜下腔,最後再回到靜脈回收。 3.如果蜘蛛膜下腔沒有阻塞的話,理論上可以做造口術讓腦室的水分流到蜘蛛膜下腔再回收,但是如果蜘蛛膜下腔有阻塞那就效果有限。 4.也可以嘗試保留管子+接受造口術,雙重保險。 以上還是得看實際情況來判斷。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想請問劉育澤醫師,閱讀過您關於不寧腿症候群的文章,我是在白天清醒時腳會不自主地抽動,請問不寧腿症候群只會在晚上睡覺時發生嗎?

其實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並不是只會發生在晚上而已喔! 不寧腿症候群的症狀一般最嚴重的時間是在半夜12點至凌晨4點,而症狀較輕微則是在早上9點至下午3點。但其實有些病情較嚴重的人,即使是白天靜坐在椅子上或靜躺在床上時,一樣也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浮現出來。 至於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應該要尋找其潛在的病因給于治療,然而如果找不到任何原因,則歸類為特發性不寧腿症候群(idiopathic RLS),其中15%的患者在症狀發生一個月或數月後會自然消失。若症狀一直持續下去,病患可試著在上床前做一些後小腿的伸展運動。但若症狀還是無法改善,那可能就需要藥物的幫忙了。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脊椎換第五六椎間盤,後來說傷到神經,現在變成姿勢性低血壓(坐立變姿勢都要等15,20分)手腕不會動,下半身也不會動(只有張力,不自覺抖動,會移動到大腿),復健除了鍛鍊肌肉代償,神經會恢復嗎? 有醫生推薦吃復絡速,另一位醫生說吃蛋白質就好!!? 要補充什麼呢?

我想你的意思是處理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後有肢體無力的情形,不知道有沒有誤解? 視受傷的程度,神經損傷有時會有永久性的後遺症,透過復健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但不見得可以完全復原;飲食方面除了忌煙忌酒,其實沒什麼限制,但也什麼能特別補充的就是了(硬要說的話,可以多補充一些B群);至於你提到的復絡速,我查了一下,好像是被查禁的違規食品,不建議隨便使用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醫師您好:5月發覺家人講話不清楚,就醫時未發覺病因,7月因說不出話才轉診作電腦斷層,得知小中風,血塊已結痂,請問醫師,後續多久需再追蹤檢查嗎?平時作息需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建議神經內科門診追蹤服藥(控制血壓或血糖等內科疾病) 2. 需注意臨床症狀,臨床上有症狀會安排檢查追蹤,若病情已穩定通常一年追蹤一次或甚至更久 3. 若有高血壓糖尿病則需控制飲食、血壓血糖等並定期回診 4. 避免熬夜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及來路不明的藥品 5. 戒煙戒酒檳榔 6. 多運動,即使是走路散步快走都可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請問醫師,您提到的清醒開顱手術,是自費嗎?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依您描述的內容: 手術本身為健保給付,與一般開顱手術一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陳品元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照了x光,報告上說脊椎的S1∼S2節變寬,放射師說有可能是骶管囊腫,請問有哪些原因會造成這樣的狀況呢?需要注意什麼或立刻就診嗎?謝謝

骶管囊腫又叫做Tarlov cyst,一般位於骶管內,本質上是硬脊膜憩室或脊神經根袖的膨脹。而隨著骶管囊腫的增大,可能會造成骶管內的馬尾神經根被壓迫,進而出現神經根受壓迫的症狀,同時骶管骨性結構也會被侵襲破壞-也就是會造成骶管變寬變大,甚至會侵襲到骶骨內。 這是一個良性的囊腫,好比是氣球壁某處變薄了,而不斷的從這個薄弱處膨大。一般是先天性的,原因不明,但絕大多數的病患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多無立即性的危險。而針對它的治療,不論國內外的文獻,都是以保守治療為主。只有零星一些報導是以手術治療而痊癒的。 話說回來,脊椎的S1∼S2節變寬,有時不見得真的是有長什麼東西,在胚胎生長過程中的脊柱癒合不良,也會有類似情形,那處理方式又完全不同了。 所以建議再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其他檢查,來做更進一步評估會較恰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MiiMUn 坐骨神經痛衛教文章 ►http://bit.ly/2BcPUrt

醫師您好,醫生說我的腰椎骨頭第四、五節有滑脫,有壓到神經,我3月初要開刀,請問腰椎滑脫一定要放墊片嗎?手術後有哪些後遺症?需要如何注意照護呢?

腰椎椎體滑脫常伴隨有腰背痠痛、走路走沒幾步就腳麻酸痛甚至無力的情形(間歇性跛行),而手術的目的,主要是針對滑脫不穩定的節段進行固定、骨融合。所謂的墊片,一般是指於椎體間放置一個支撐物以達到固定及骨融合的目的,另外多會搭配使用骨釘,這樣可以達到最佳固定的效果;那既然是“固定”,術後活動度一定會受限,而且手術的節段越長、受限的狀況越明顯;除此之外,手術鄰近節加速退化、感染、出血等,都是可能之併發症與後遺症;術後會使用背架約3-6個月,且短時間內不宜負重或過度激烈的運動。還是會建議在術前和醫生討論清楚相關術式與術後可能之狀況喔!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醫師您好,如果懷疑自己的症狀像脊髓空洞症,通常會如何去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1. 請先掛號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或外科,詳述您的症狀 2. 確診通常需安排磁振造影(MRI),由MRI即可診斷;但通常不一定會在第一次門診及安排此檢查,可能會先安排神經傳導,肌電圖等檢查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您好,有些問題想請教醫師 §病人:家母62歲,有輕微高血壓,偶暈眩,但整體身體狀況堪稱良好。 §病況:近日檢查發現腦部有2.5公分細胞膠質瘤(眼窩周圍區域),經醫院研判為2-3級。 §問題: 1.若經手術切除,平均預後狀況為何,剩餘壽命是幾年呢?膠質細胞瘤是否有再生風險?是否需要化療? 2.家母是老觀念,總認為腦部手術開完,人會「廢掉」,變得失智或癱瘓,對於腦部手術相當抗拒,堅稱不開刀還比較好。我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想請問您們會如何破解這類迷思? 3.延續上個問題,想請問惡性腫瘤的預後,是否有研究證實與病患心態有關,樂觀的病患抗癌機率是不是通常較高? ---- 謝謝醫師百忙之中接受諮詢,對於各位的耐心與用心感激不盡!

依您描述的內容: **寫在前面: 不曉得眼窩周圍是眼眶中? 如果是那就是視神經膠質瘤會有視力問題,但您的主訴沒提到?若是這種較不易全切除。抑或是長在腦葉腦組織只是靠近眼眶,這種較常見,我以下主要回答第二種狀況為主。 1.若經手術切除,平均預後狀況為何,剩餘壽命是幾年呢?膠質細胞瘤是否有再生風險?是否需要化療? -->預後主要與切得乾不乾淨還有術後到底第幾級來決定,在安全範圍不會造成新的神經學缺損狀況下,最好可以切>80-85%,能全切除最好。第二級是為較良性的,第三級就偏惡性,至於第四級就極惡性。要等最終病理切片才能判斷等級。第1,2級可到10年以上,第三級5-10年, 第四級1-2年。任何腫瘤都會再生即便切乾淨,所以需要定期追蹤甚至後續化療電療。基本上第2,3,4皆須考慮電療,化療就要看健保給付以及治療準則判斷。 2.家母是老觀念,總認為腦部手術開完,人會「廢掉」,變得失智或癱瘓,對於腦部手術相當抗拒,堅稱不開刀還比較好。我不知道該如何勸說,想請問您們會如何破解這類迷思? -->要看腫瘤部位若是沒有侵犯語言區,運動區,腦幹,基底核,那失智癱瘓發生機率低,再加上現在有術中導航、神經監測。可以避免風險,但還是有一些無法預料風險就是了。不過如果腫瘤一再復發且須反覆開刀的確對腦部是有不良影響。可以說目前技術設備進步,醫師也會盡全力避免上述併發症。 3.延續上個問題,想請問惡性腫瘤的預後,是否有研究證實與病患心態有關,樂觀的病患抗癌機率是不是通常較高? -->有可能,但是沒有客觀問卷數據可以參考,倒是自然殺手免疫細胞在腫瘤癌症病人會偏低,而心情也會影響免疫反應。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神經外科 助理教授 李丞騏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Ln4b9F 衛教文章:https://tw.wen8health.com/article/727

醫師您好,請問什麼是肋間神經痛?該如何預防及改善呢?

所謂肋間神經,是指從胸椎脊髓發出,沿著胸部肋骨,由背後經過側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經。 而肋間神經痛就是沿著這條神經,在我們轉身、大聲笑、深呼吸、打哈欠或其他牽引到胸廓的動作所引發時呈半環狀的強烈疼痛。 病因大多病毒感染或外傷有關。像大家熟知的“皮蛇”、“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沿著肋間神經引發疼痛與皮膚病灶。而脊椎、肋骨的損傷,肋間肌的筋膜炎、胸椎關節退化(較少)等,也會引起相關症狀。其他如脊髓腫瘤也可能壓迫肋間神經而造成疼痛。但很多時候,並不見得會有個明顯或特別的病因。病程可持續幾小時或幾天,但可復發,常在數月內自愈,個別可持續數年。 預防方式無他,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包括站姿、坐姿等)、運動前足夠的暖身運動等。 至於改善方法......只能說時間是最好的解藥,所有的藥物,都是以消炎止痛為主,包括貼布、口服藥物、局部注射等。當然,如果有明顯的致病原因,包括骨折、病毒感染、甚至腫瘤,將這些病因去除後,症狀也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急重症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劉育澤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