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您好,我兒子目前快8個月,頭部後腦勺下左有一顆物體在裡面會滑來滑去,去醫院檢查做超音波,有不到1公分的氣囊,醫生認為是之前兒子感冒引起的,如果再大顆可能會是腫瘤。想請問感冒為何會引起頭部氣囊?這狀況需要注意什麼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應該是淋巴結腫大 兒童因身體較瘦小、頸部脂肪較少 只要因感染 造成淋巴結腫大 就很容易摸到 通常是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如果沒有持續變大或紅腫熱痛情況 不必過度憂心 這種情況在兒科門診相當常見 通常只要適度就醫、休息、服藥,就會逐漸好轉 頸部淋巴結腫大 要看是單側、雙側、一個還是多個 以及是否持續變大超過1公分 變硬失去彈性 位置固定不動 如果有以上變化 要馬上就醫 以排除惡性變化的可能性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問8健康新聞網 ► https://goo.gl/thHdOq 問8 Facebook ► https://goo.gl/UZt42U 問8 醫學動畫 ► https://goo.gl/Fo1lHQ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看看別人都問什麼

請問小女今年升五年級,最近胸部開始發育,之前骨齡遲緩,比實際年齡約小兩歲,但目前身高僅128公分,平均身高每年長4-5公分,僅在符合標準底線,很擔心兩年後月經來,身高仍不到150公分,想請問骨齡和發育之關係,會不會因胸部發育造成骨齡提早密合,因為醫生只說再觀察,很擔心錯過生長期,不知道我們該注意什麼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女孩五年級剛剛開始胸部發育是很標準的發育時間. 但起始發育身高較嬌小, 還好原先骨齡是屬於落後型. 相對未來能成長的時間比同齡已發育成熟之女孩來得充足. 據您的描述, 孩子過去的成長速度也在正常範圍, 應屬於體質性生長遲緩的體質(俗稱晚長型體質), 或營養不良型(不曉得孩子體重是否正常?). 骨齡在青春期階段由於受性荷爾蒙濃度上升的影響, 此階段的孩子成長速度會明顯高於發育前, 同時也常會伴隨骨齡進展的加速, 這是青春期很常見的自然現象, 請不要過度擔心! 建議繼續配合醫師囑咐, 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盡量每天21:30前入睡, 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習慣, 均衡營養攝取), 並務必維持三至六個月定期回診給醫師評估後續生長與發育之情況. 若追蹤過程發現異常, 醫師才能及時安排需要的檢查並給予治療!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祝 順心!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內分泌科 主治醫師 邱巧凡 醫師簡介 ►http://bit.ly/2QxhROt 衛教文章:https://tw.wen8health.com/article/891

家中小孩感染腺病毒,照顧上該注意什麼? 會不會傳染大人?

依您描述的內容: 腺病毒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但除了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外,腺病毒的發燒往往持續更長時間,時間可能長達一週以上。 如果同時出現了發燒、喉嚨痛以及紅眼,就更有可能是腺病毒造成的咽喉結膜熱(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如咳嗽或打噴嚏)、直接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例如與患者握手,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食水傳播。 在幼兒園或小學過著群體生活的孩子,特別容易遭到感染。夏日裡父母常喜歡帶孩子到游泳池玩水消暑,但受污染的池水也是腺病毒的感染源。 通常感染後會經過5到7天的潛伏期。在腺病毒流行期時,必須時時督促家中的寶貝勤洗手來預防,也要讓孩子減少揉眼睛和吸手指頭的壞習慣,以免讓病毒有機可乘。 目前在治療上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臨床治療大多採取支持性療法,鼓勵病患多喝水。或是症狀治療。在發燒期間,家長應多注意孩童的活動力和精神狀態,如果覺得有異,應趕緊回診。 除了兒童,長者及免疫力受損的人士也較容易受到感染。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生您好,我女兒現在一個多月,鼻子常有又硬又乾的鼻屎,而且位置都很深,棉棒碰不到的地方,常常呼吸聲很大像小豬叫,一週要跑醫院吸一次,很困擾,請問平常有什麼鼻腔護理方式,還有如何避免長又乾又硬的鼻屎,什麼時候才該去醫院清理,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平常梳洗寶寶時,可用極細耳鼻喉科專用細棉枝(藥局可買到)沾水在看得到的鼻腔範圍清潔。不用太深入,因為鼻腔內本會有極小纖毛會把髒污鼻屎往外推送。不用特別跑去診所或是醫院吸鼻子,那種吸力太強反而有傷到黏膜的風險。身體有自然保護清潔的機制,清潔過與不及都不好。呼吸有小豬聲有可能是還太小,氣管呼吸肌肉不成熟,易塌陷而有空氣流通雜音,這叫喉頭軟化。沒有呼吸窘迫、發酣等就在觀察即可。年紀大一點會改善。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兩個月的新生兒使用左右擺蕩的嬰兒搖床有造成腦損傷的風險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 未滿一歲的小寶寶容易發生嬰兒搖晃症的腦部損傷,主要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生物力學的原因,如:頭部與身體的比例較大、肩頸部支持頭部的肌肉群力量還未成熟、顱骨發育未完全無法提供腦部完全的保護;其二是神經解剖構造因素,如:腦部發育還未成熟、腦部的含水量較多使得受到外力傷害時不易有調適性,以及腦神經細胞較具興奮性而不易被抑制等。 嬰幼兒若無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例如與嬰幼兒進行拋接或旋轉遊戲,很有可能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如果是嬰兒躺在左右搖擺的嬰兒搖床,頭頸有支撐,應該不至於會造成嬰兒搖擺症候群。但切忌過於大力的擺動。如果有任何不尋常神經症狀,例如哭鬧不安難以安撫、嘔吐、囟門突出、意識喪失、抽痙、肌肉張力降低或僵直等,一定要帶去醫院給醫師評估。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的寶寶三個月大,本來寶寶都可以順利喝完配方奶,但這幾天在喝完第一階段的奶後,拍完第一次的嗝,緊接著要繼續喝時,他卻抗拒不想再喝,還會一直扭動,要如何判斷寶寶是胃脹氣還是厭奶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脹氣是嬰兒時期很常見的現象 可能的原因包括: 1.進食或吸吮太急而吸入空氣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適當,造成寶寶經由奶嘴縫隙吸入空氣而脹氣。 3.寶寶喝奶前過度哭鬧吃進空氣。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尤其是澱粉類如麥粉或米類,在消化道經腸內菌消化作用而發酵,會產生大量氣體。 寶寶到4~6個月大時,每日飲奶量會有可能突然下降一半,陸續顯現出厭奶症狀 一般來說有厭奶時三大特徵: 1.精神、活動力都和往常一樣好,可是每到餵奶時,就會放聲大哭或別開頭極力抗拒 2.容易受外界聲響影響而分心沒辦法專心吃奶 3.清醒的時候不願配合乖乖喝奶,只有睡前在半夢半醒的迷糊狀態反而能順利餵食。 厭奶時間的長短不一 可能1-2週 也可能快一個月 之後會慢慢改善 恢復食慾 如果已經寶寶大於四個月大 可以嘗試開始吃副食品 如米粥 米精調成米糊 少量的水果泥 變換口味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小孩打完五合一跟13鏈球菌疫苗。。 如果沒有發燒是好還是不好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情形?

依您描述的內容: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疫苗接種後發燒是免疫作用,每個人體質不同,不一定每個都會發燒。一般來說,打完疫苗,副作用越強烈,表示免疫效果越高。大部分年輕人體內免疫系統較強,施打後反應比較激烈。不過,打了疫苗,沒有感覺,不覺疼痛,也沒發燒,這並不代表疫苗就沒有效果,因為疫苗仍會刺激免疫系統,進而產生抗體和相關免疫因子。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您好 寶寶9個月每天奶量5-600 越來越不愛喝奶 副食品1-2餐 請問這樣夠嗎?換奶粉會有用嗎? 喝能恩水解有有便秘的情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寶寶4-6個月後會有厭奶期都是正常現象。6個月後寶寶一定加上副食品。因為之後母奶、配方奶已經無法提供寶寶完全的營業了。到9個月寶寶應該可以食用2餐副食品,且這2餐都是餵完就不需要再補母奶或配方奶,代表這2餐副食品已經可以變成寶寶的主餐,取代奶製品。所以一整天奶量就會減少。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到一歲時,寶寶可以吃到3餐副食品(應該是主食),而奶就會退居第二位,一天只有2-3次奶製品。 所以不需要換奶。只要多增加副食品的量和種類。其中營業都要均衡。喝什麼奶會不會便秘都是本身體質問題。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的寶寶1個月13天大,4.5kg,55公分。這幾天寶寶喝完奶了(配方奶加親餵60-120cc)、尿布也換了,晚上還是一直哭,該怎麼辦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一個月到四個月左右的嬰兒晚上一直哭,排除發燒、肚子餓、大小便、想抱抱等,最有可能不明因素哭鬧是因嬰兒腸絞痛。嬰兒腸絞痛最常見於下午或傍晚,是因這時期嬰兒腸壁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若腸道蠕動不規則,一旦蠕動過快、糾結在一起,就容易導致驚攣疼痛,且症狀發作時常伴隨腹部鼓脹(脹氣)。發作時寶寶除了哭鬧,還會伴隨漲紅臉、大腿屈曲。嬰兒腸絞痛治療採支持性療法,包括輕搖、輕拍、使用安撫奶嘴等盡可能穩定寶寶的情緒,另可在寶寶腹部塗乳液採順時鐘方向輕輕按摩腹部,必要時用溫毛巾熱敷腹部。若情況嚴重必須使用藥物治療,醫師開立的處方多以益生菌(活菌乳酸菌)、消脹氣、抗胃腸驚攣、鎮靜安眠等藥物為主。「時間」才是唯一的解藥。四個月後會不藥而癒。 至於消脹氣藥物則以Gascon為代表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你好 想請問醫師 新生兒一個半月2天沒大便 需要做什麼處理或是注意什麼嗎? 目前是母乳哺餵 想請問母奶轉配方奶的方式

依您描述的內容: 請問您的寶寶是都哺餵母奶嗎?因為母乳好消化吸收,新生兒初期一個月每天大便次數一天10-12次都是正常的。一個月後大便次數減少也是正常的。只要寶寶食慾正常、活動力正常、沒有肚子脹、嘔吐等現象,就可以再觀察。健兒手冊母乳哺餵那個章節有提到,母乳哺餵的寶寶一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甚至一星期以上都沒有大便都是正常的。 母乳轉換配方奶可以慢慢轉換。例如原先一天餵6次母奶,可以先一天餵5次母奶、1次配方奶。之後慢慢轉換。觀察寶寶有無任何不舒服症狀。嘔吐、肚子脹、血絲便等。沒有就放心轉換。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醫師您好,我的女兒15歲,159公分,65.6公斤,初經是在六年級,現在月經都量正常,也規律。這兩年半增加了8公斤,最近5個月增加了2.5公斤,平常在家裡吃飯食量一般,也沒有特別吃零食或喝飲料,可是體重卻一直在增加。想請問這樣的狀況有需要看診兒童新陳代謝科檢查嗎?

依您描述的內容:女兒身體質量指數BMI經計算為25.94kg/m2,屬於過重等級。若無特別熱量攝取增加或活動量減少等合理體重增加之理由,兩年半增加8公斤,並不尋常,建議就診小兒內分泌科。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林口長庚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內分泌科 主治醫師 邱巧凡 醫師簡介 ►http://bit.ly/2QxhROt

醫師您好,我的寶寶1歲4個月,因為腸套疊嚴重而開刀,也割盲腸,術後因為腹瀉又無法入浴而引起細菌感染,肛門附近有硬塊,抗生素治療後軟化變成粉紅腫包,看不到膿液。醫生建議抗生素治療3週,若未見改善就要開刀。目前已治療10天,腫包稍微變小,想請教 除了藥物治療外,照護上還可以注意什麼,或其他方式,讓腫包消除呢?真的很擔心寶寶再開刀

依您描述的內容: 肛門附近有硬塊應該是有肛門膿瘍的變化 是因為及時施打了抗生素抑制了感染 所以才沒有化膿 而且膿包有變小 這顯示目前抗生素治療是有效的 應該持續治療 預防肛門膿瘍再發生的方法 預防方法: 1.每次上完廁所後要徹底清潔乾淨 2.大便完不要太用力擦拭肛門 3.避免便秘 現在的你應該是很擔心 但是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主治醫師的治療 持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就是肛門膿瘍的治療方法 開刀是在內科治療無效時或沒有好的進展時所需要採取的另外一個方法 但我相信醫師也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醫師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治療寶寶的 寶寶因腸套疊開刀 應該有截斷壞死的腸道 腸道因此變短 加上術後可能有使用抗生素避免術後感染 所以因此造成腹瀉 (以上是我根據你所述自行推論 但因不完全了解寶寶實際狀況 所以或許有誤差)可以考慮補充益生菌改善腹瀉 肛門口的清潔工作會因腹瀉減少而獲得部分改善 至於益生菌品牌眾多 可以詢問醫院小兒科醫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請問醫師 新生兒未滿5公斤 需要4小時吵起來喝奶嗎? (母乳寶寶 2個月大 4公斤) 目前瓶餵母奶大概3-4小時60-80/次

依您描述的內容: 以您的寶寶現在2個月4公斤來說,一天奶量約600cc左右可以提供他成長所需。如果依妳描述:瓶餵母奶3-4小時60-80cc/次,寶寶一天奶量約360-640cc。不知是否還有無法計算的親餵奶量?建議可以4小時餵100-120cc,或是胃口小需少量多餐,就3小時80cc左右。依寶寶需求為主,醒了、哭了、尋乳等就可以餵奶。但大多因為母奶好消化吸收,母奶寶寶多撐不了多久,很快就需要餵第二餐。如果年齡和體重再大一點,晚上超過五小時還在睡,就不用特別吵他起來喝奶。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

請問我女兒滿5歲打4合一的針,在施打的部位有腫一顆,已經過了一個月了,還是沒有消,還會痛,需要回診治療嗎?平時照護需要注意什麼呢?

依您描述的內容: 如果沒有紅 只是腫有硬塊 可以改熱敷 最久可能要3-6個月硬塊才會慢慢消失 如果是紅腫熱痛明顯 無法排除感染的可能 請立即就醫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中幼恩小兒科診所 兒科 主治醫師 蕭淑綾 醫師簡介►http://bit.ly/2uZBXqA

醫師您好,小孩滿五個月,剛開始吃副食品,一天1-2次,吃稀粥、香蕉、奇異果汁、蘋果泥、地瓜這些。大便一天3~4次,但半夜容易脹氣放屁,請問需要如何調整改善脹氣狀況呢?謝謝

依您描述的內容: 改善脹氣可以:1、喝完奶拍打嗝,減少空氣進入腸胃道。2、按摩肚子,以肚臍為中心,抹乳液順時針按摩,幫助腸胃蠕動,進而排氣。3、益生菌(活菌乳酸菌),健胃整腸,讓腸胃好菌多、壞菌少,減少產氣。可至門診請醫師開醫囑。4、副食品初期,先吃簡單單純不易產氣的食物。 以上純係觀念交流,一切以醫師實際看診為準。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新生兒科 主治醫師 黃宣蓉 醫師簡介 ► http://bit.ly/2uXkr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