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柏文

甲狀腺、頸動脈、腹部超音波檢查
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
無痛內視鏡腸胃瘜肉切除
逆行性膽道內視鏡檢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腸胃科總醫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視鏡治療科主治醫師
輝雄日式健檢診所主任
日本靜岡癌症中心內視鏡科進修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設布萊根婦女醫學院內視鏡科進修
中華民國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視鏡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專科醫師
-
【盧柏文醫師】幽門桿菌感染是怎麼發生的?該如何照護呢?
幽門桿菌目前已知和胃炎、12指腸潰瘍和胃癌有相關,所以會建議一旦有幽門桿菌,最好還是儘早治療。
-
肚子脹氣又一直想放屁,讓你尷尬不已?
腹部脹氣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欠缺運動而造成的蠕動下降
-
腸胃炎吃完醫生開的藥物之後,什麼時候可以正常進食?
急性腸胃炎的症狀持續的時間每個患者都不盡相同,通常一周之內會逐漸痊癒。
然而這段期間,以下這些食物請儘量避免...
-
胃潰瘍可不可喝檸檬水?
因為胃酸是造成潰瘍的主要原因,所以...
-
膽結石只能切除膽囊?
由於現今外科技術的進步,與麻醉方式的演進,基本上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疾病,都還是傾向於用內視鏡的方式做膽囊切除,至於非外科的膽結石處理方式,剩下比較有效的便是使用口服膽酸...
-
可以從血液中驗出大腸癌嗎?
關於血液檢驗大腸癌,有許多血清學的大腸腫瘤指數被討論,特別是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也就是癌胚抗原。
-
【盧柏文醫師】隱形殺手「食道癌」有什麼症狀?如何治療與預防?
前一陣子有知名藝人因為食道癌而過世,提醒民眾,食道癌在早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容易使患者延誤就醫,一旦患者發生吞嚥困難或是體重減輕等較為常見的症狀時,往往已經錯過早期治療的時機。
-
【盧柏文醫師】胰臟炎:急性症狀較常見,預防首重「飲食控制」
胰臟炎的預防首重飲食控制,不酗酒,不大魚大肉吃得太油膩,控制血脂,追蹤血糖變化。若有膽結石,則應定期在門診追蹤,一旦有懷疑是胰臟炎的症狀時,建議立刻尋求醫療協助。
-
【盧柏文醫師】六招預防膽結石
1.降血脂的藥物(statin) 2.在研究中發現維生素C缺乏的女性,可能會因此而患有膽結石,但是在男性身上卻沒有這類現象,推測可能與代謝膽固醇有相關 3.咖啡 4.避免急速的體重下降 5.增加天然纖維的攝取量 6.一到兩湯匙的橄欖油
-
【盧柏文醫師】淺談腸胃炎
除了經由感染者的傳染之外,吃到不潔的食物、洗手過程未落實等等,都有可能讓病原突破體表免疫防線;此外,嬰幼兒由於免疫力較差,更容易因為腸胃炎感染造成的脫水,以至於症狀也相較成人明顯 。
-
【盧柏文醫師】無聲的肝--留意肝病前兆,預防勝於治療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105年死因的第10名,肝癌則為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名。 其中根據調查,死於肝癌的患者中,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有20%為慢性C型肝炎的感染者。因此,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又被稱做是「肝病三部曲」,我們不可不謹慎看待。肝炎患者大多沒有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但若肝臟細胞持續發炎受損,造成肝硬化,影響肝臟處理養分、藥物和毒素時,就會引發各種症狀。常見的症狀有:疲倦、食慾不振、噁心或嘔吐等症狀,進展到肝硬化,嚴重時會出現食道靜脈瘤曲張、腹水、黃疸、肝性腦病變造成意識昏迷、或是併發肝癌等。
-
【盧柏文醫師】發現通常已末期 棘手「膽管癌」如何診斷與治療?
膽管癌源自於膽管細胞,發生位置可以分為肝內、肝門及肝外膽管癌,其中肝門型約佔60-80%,台灣發生率每10萬人就約有5人,其中大於90%屬於腺癌。膽管癌在初期未造成膽道系統阻塞之前,較不會出現特別症狀,因此大部分患者被診斷時多已進展至末期,治療後預後並不佳,平均存活的中位數約只有16個月。
-
【盧柏文醫師】睡眠不足與五種腸胃道疾病
1.胃食道逆流2.胃潰瘍3.發炎性大腸疾病4.腸躁症5.大腸癌 看似無關的腸胃道健康其實與睡眠大有關係,一日之計在於晨,健康之道在於腸,別再剝削你的腸胃道,還是早點休息,讓腸胃道更健康吧!
-
【盧柏文醫師】沈默的疾病 肝硬化
肝硬化,是因為肝臟細胞長期受損嚴重,超過細胞能夠修復的程度,而被纖維組織取代,久而久之,造成肝硬化,嚴重時,肝的表面甚至會凹凸不平。那些纖維組織會影響正常肝臟的血液循環,其處理養分、藥物和毒素,肝臟製造蛋白質的功能也會受損,造成各種症狀。
-
【盧柏文醫師】治療胃食道逆流 這些食物不要吃
在大快朵頤的當下,美食藉由食道從口中送往胃中消化,在食道與胃交接的地方有一群特化的肌肉「賁門括約肌」平時只讓食物進入胃,而抑制胃酸反流。然而當賁門括約肌無力、鬆弛時,胃酸便有可能沿著食道逆流而上,許多常見的症狀諸如:火燒心、胸悶、喉嚨痛、嘴巴苦、慢性咳嗽等等症狀就會出現。
-
【盧柏文醫師】腸胃炎 不要什麼都不吃
「醫生我可以吃東西了嗎?」「醫生我除了吃你給的藥外還能吃什麼?」 「醫生,我能吃OOO嗎?」,這些都是在診間很有”既視感”的問題,相信大家在腸胃炎的時候都會有這些疑問,尤其是離開診間前,一定會問最後一個問題,所以我們到底能吃什麼,才能讓已經急性發炎的腸胃道受到最小的影響呢?
-
【盧柏文醫師】面對脂肪肝 可以如何治療?
關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也就是俗稱的脂肪肝),目前的定義是:患者具有肝臟的脂肪沉積(可能具有胰島素抗性,界定超過5%的肝臟細胞的脂肪沉積)
-
月圓人團圓,身材不能圓
每當烤肉節(中秋節)一到,所有團圓的有情人們,總是相約外出一起大快朵頤,共度美好佳節時光...
-
【盧柏文醫師】肚子痛又不停放屁 潛談「腸躁症」治療
腸躁症是一種慢性的腹痛,並且在沒有確定生理上的因素下,導致的腸蠕動異常。而且在患者身上並沒有特定的蠕動方式可以做區分
-
C型肝炎的治療新進展
隨著C型肝炎的治療新進展,全球現階段的C型肝炎治療已經由早年的口服雷巴威林加上施打干擾素進展到口服的抗病毒藥物(DAA, direct acting antivirals),也就是大家先前在討論是否健保給付口服抗C型肝炎的藥物。而口服C型肝炎的藥物,主要是針對病毒的生成與複製做抑制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