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彗倫醫師】第二型糖尿病會好嗎?淺談診斷與檢查

前言

隨著台灣邁入已開發國家行列,慢性病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逐漸受到我們的重視,醫療的進步意味著國民平均壽命的延長,然而除了數字的增加,人們也期待著生活的品質同樣有對等的提升。

 

慢性病儼然成為左右我們未來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是無法預防的嗎?其實不盡然,既然叫做慢性,表示它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而其間必會有些蛛絲馬跡讓我們可以略窺一二,那我們要如何成為柯南,抽絲剝繭找到線索呢?

 

何謂第二型糖尿病?

以第二型糖尿病來說,坊間常說的「三多一少」便是一個重要線索。所謂的三多一少指的是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但體重卻減少,這跟血液中糖分的堆積息息相關。

 

第二型糖尿病導因於胰島素的阻抗性,疾病初期胰島素仍持續分泌,甚至分泌量增加,然而身體利用葡萄糖的器官卻有胰島素阻抗的狀況,導致葡萄糖無法被吸收利用。葡萄糖持續蓄積在血中造成血中滲透壓的增加,生理為了平衡此現象便會產生渴的訊息,增加水分攝入以稀釋升高的滲透壓。

 

尿多則是導因於疾病初期腎臟為了排除多餘的糖分會增加過濾速度,以及飲入水量的增加使得排尿總量同時上升。

 

此外,隨著第二型糖尿病的慢慢進展,手腳末端感覺異常,有的人描述像針刺、有的人覺得癢、有的人覺得像螞蟻在爬;傷口較難癒合、視力模糊等都是糖尿病的相關血管病變,若有類似問題,宜立刻就醫確認身體狀況。


第二型糖尿病診斷

除了看症狀之外,有沒有辦法利用血液生化檢驗去提早偵測糖尿病呢?按照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 糖化血色素(HbA1C)≧6.5%

2. 空腹血糖≧126 mg/dL

3. 75克口服葡糖糖耐受試驗,兩小時後血糖≧200 mg/dL

4. 隨機血糖≧200 mg/dL加上糖尿病典型症狀


追蹤及檢查

糖尿病本身是個慢性疾病,需要一定的時間累積傷害,這些傷害起初是可逆的,一定時間後才會變成不可逆的身體損傷,透過血液生化監測並謹慎觀察自我身體狀況,便可即早發現糖尿病。


並不一定要對沒有症狀的健康者進行大規模的抽血檢驗,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則建議安排年度的健康檢查,檢查項目包含血糖、糖化血色素和低密度膽固醇等。

 

結語

總的來說,糖尿病確實是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慢性病,對於預防,我們必須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時時注意身體變化,充分與家庭醫師溝通,分析罹患糖尿病的危險性,適時安排適合的檢驗檢查,才能真正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黃彗倫
家醫科

東元醫療社團法人東元綜合醫院 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文章數
50
回答數
123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