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鈺壬醫師】找出腎臟功能變化的根本原因:「原發性」或「繼發性」

「醫生,我最近小便都很多泡泡,是不是代表我的『腰只』不好?會不會影響到我的男性雄風呢?」

 

一般人常誤以為小便有泡沫就是腎功能不好,更擔心這是不是民間流傳的「腎虧」,事實上小便出現泡沫的的原因有很多,譬如說前一晚攝取太多蛋白質,造成尿液當中尿素含量增加,晨起的第一次小便就可能產生較多的泡沫,基本上泡泡的質地必須較黏稠,且持續十分鐘以上,才會被認為是蛋白尿,而蛋白尿正是「腎病症候群」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徵。


腎病症候群是一系列的症狀

腎病症候群並不是指單一疾病,而是指一系列的症狀,其發生的機制為當腎臟發生病變後,腎絲球的通透性增加,原本蛋白質對於腎絲球來說是大分子,因此不會過濾到尿液中,但因為腎絲球受到損傷,蛋白質就會不正常的出現在尿液裡。腎病症候群的診斷標準如下,其中1、2項為必要的診斷標準——

 

1.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過高(蛋白質流失> 3.5克/天 )

2.低白蛋白血症 (白蛋白< 2.5 g/dL )

3.血脂異常血症,包括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4.水腫 (大多出現眼皮、陰囊或下肢水腫 )

 

造成腎病症候群的原因有很多,基本上可分為兩類: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如各種腎絲球炎,兒童最常見的類型為微小病變型,膜性病變則最常見於成人;繼發性腎絲球症候群的成因包括紅斑性狼瘡、糖尿病、感染和藥物等等所引起的併發症。

 

因此當出現腎病症候群時,應配合醫師的病史詢問,積極去找出此腎臟功能的變化是否繼發於患者本身原有的疾病,才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臨床檢驗方式

臨床常用的檢驗如下:

 

1. 血液檢驗,透過檢驗尿素氮(BUN)和肌酸酐(creatinine)評估患者的腎功能,另外可得知是否有低白蛋白血症或血脂異常血症;

2. 尿液檢驗,檢測尿中的蛋白量流失量;

3. 腎臟切片,通常為無法找到確切原因時,進一步採取的檢查手段,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血尿,但血尿的情況通常於3到5天內消失,配合醫囑切片進行下,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治療與日常生活管控

臨床治療可透過飲食以及藥物達到良好的控制,患者應進行鹽份攝入控制以防止水腫和高血壓。

 

高鹽的食物包括煙燻製品、醃漬食品、湯品、麵包、比薩都不可食用,蛋白質的捨取量應恰當,不必因為白蛋白量過低,而增加攝取,以免額外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白蛋白數值極低時,可考慮白蛋白注射。

 

大部分的病人需要使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以抑制體內的發炎反應,此時因患者免疫力較低,進出公共場所應特別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感染。

 

此外,可視情況適度給予利尿劑,減輕水腫或喘的情況。平日應避免長時間壓迫已水腫的部位,避免水腫加重或皮膚破損。

 

臺灣是世界上有名的洗腎大國,不論發生率和盛行率都令許多國家難以望其項背,而在洗腎的眾多人口中又以糖尿病患者為大宗,期許患者們都能定期追蹤檢查,時時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蘇鈺壬
腎臟科

壬禾診所—專業血液透析中心 院長

文章數
10
回答數
67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