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宣蓉醫師】常見小兒發燒處理 關鍵8問

有照顧小孩經驗的人絕對知道,小孩發燒時總讓人手忙腳亂,不清楚到底幾度算是發燒,不知道到底多高溫度的發燒要吃藥,有點微燒活動力還是很好不確定要不要就醫,擔心長期的發燒會對腦部造成影響,零零總總有許多的疑問,接下來我們將為你(妳)解答小兒發燒的關鍵8問,讓各位小兒照護者能在發覺孩子發燒時更有條理的處理發燒的問題。

 

Q1:到底燒到幾度算是發燒啊?有些人說37.0°C,有些人說是37.5°C,又有些人說是38.0°C,我到底該相信誰?

A1:根據不同的量測方法所得到的溫度數值便會有所差異,可以想像成一個鐵箱裡面包一團火,中心火的部分溫度理論上會比鐵箱外圍量測到的溫度稍高一些,身體也是一樣的概念,一般我們所說的高於38.0°C算發燒指的是核心溫度,諸如耳溫、口溫、肛溫都算是核心體溫(雖然說都算是核心體溫,但他們的正常數值仍有些許差異),坊間聽到高於37.5°C即為發燒指的是量測口溫時的發燒判定,高於37.0°C則是量測腋溫時的判斷,不同的量測方法得到的數值有所不同,所以在判斷是否發燒前要先知道自己用的是哪種測量方法,才不會誤判,以下附上幾個常見測量方法的正常數值:

 

Q2:我幫孩子量耳溫,一耳溫度38.2°C,另一耳卻比較低只有37.0°C上下,這樣到底有沒有發燒啊?

A2:遇到這種狀況,有幾個問題要先確認,理論上核心溫度應該是兩測量到的數值都要一樣(或是微微差異),像這樣明顯差了1°C便要想想是不是量測方式有誤,或是有外在因素干擾。耳溫量測的是耳膜周圍的溫度,利用紅外線原理測量溫度,因此若耳朵裡有耳屎便會影響紅外線的行進進而影響溫度高低,此外若孩子在睡覺時習慣側睡,可能壓到耳朵,量測的溫度便會高一些。因此出現兩耳溫度有明顯落差時,記得想想時不是有以上問題,並等幾分鐘後再測一次,看溫度是否一致

 

Q3:發燒是不是要立即服用退燒藥,還是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A3:根據發燒溫度的高低會有不同的處置方法,發燒本身其實並不是壞事,感冒時,身體為了對抗外來病原體,會提高溫度,一來高溫可以有效殺死一些細菌以及造成病毒生長抑制,二來溫度升高會提升體內促免疫細胞活化激素的分泌(干擾素、介白素等)增加免疫細胞抵禦外敵的能力,因此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無症狀微燒(38.0-38.5°C)是有助於身體對抗病原體且可以觀察的,此時不一定要服用退燒藥,不過溫度高表示體內水分散失得也快,因此在有發燒的情況下需要適度的水分補充

 

黃宣蓉醫師:若發燒伴隨腹痛、嘔吐、活動力明顯降低、痙攣等症狀便應至附近的小兒科診所就醫,尋求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Q4:醫生開給我的退燒藥怎麼沒有用,孩子吃後再量體溫還是沒有退燒啊?

A4:退燒藥服用後至吸收以及達到藥效是需要時間的,並不是服用當下便立即見效,因此吃完藥後馬上量體溫仍發現高燒並不代表藥物沒有效果,而是還沒到達藥效時間。常見的退燒藥如普拿疼(Acetaminophen)以及布洛芬(Ibuprofen)服用至出現藥效約需要30-60分鐘,退燒作用普拿疼可維持4-6小時,布洛芬維持6-8小時,兩者約能退燒1-2°C。

 

發燒三階段的退燒藥使用時機不同

1.發冷期:此時手腳冰冷,應以保暖為主,不建議進行物理性降溫(如睡冰枕),否則可能延長發冷期。

2.發熱期:全身逐漸溫熱,此時應適時補充水分、給予退燒藥。但須注意避免過量。

3.散熱期:開始流汗、體溫逐漸下降。此時應補充水分、並可適時提供飲食,補充營養及熱量。適當的保暖、擦汗或替換乾爽的衣物可以幫助緩解症狀。

 

Q5:坊間常聽到發燒時可以用酒精擦拭身體以利於散熱,也有聽說過穿更多衣服把熱逼出來助於散熱的說法,真的可以這樣做嗎?

A5:利用水分蒸散時會帶走熱度是正確的觀念,然而不建議利用酒精。儘管酒精有良好的散熱效果,但是小兒皮膚具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若大面積使用酒精來擦澡,可能會導致病人因為誤吸或經由皮膚吸收過多酒精而中毒。因此,現今已不建議使用酒精來擦澡以退燒。[1]

 

比較建議各位小兒照護者將毛巾沾濕溫水,稍微擰去過多的水分,保持毛巾在有濕度的狀態擦拭孩子的皮膚,這樣的散熱方法是比較適切的。

 

至於穿更多衣服將汗悶出是絕對不建議的,也不建議將孩子的全部衣著脫去以利散熱,較適當的方法是保持適當的衣著,避免過熱或過冷的環境。

 

Q6:我的孩子發高燒又伴隨痙攣,他怎麼了?是否要塞毛巾在口中避免他咬到舌頭?

A6:這是典型熱痙攣的表現,熱痙攣顧名思義是發燒加上痙攣的症狀,好發於6個月至6歲的小孩。熱痙攣可分成單純型和複雜型,單純型熱痙攣除了痙攣及發燒之外沒有其他明顯症狀,而且痙攣發作於全身,發作時間短暫,少會持續超過15分鐘。而複雜型則持續時間較久,常大於15分鐘,痙攣症狀沒有蔓延到全身,而且有復發的可能。

 

處理方面,單純性熱痙攣不太需要用退燒藥或是抗癲癇藥,複雜型熱痙攣由於成因多半和腦部疾病或是癲癇有關,建議求診小兒神經專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在痙攣發作時,塞毛巾在口中是絕對不建議,確實有些痙攣的案例會咬到舌頭,然而統計上多半是咬到舌頭的邊緣,少見咬斷舌頭造成大出血,反而是癲癇時口水若蓄積在口中可能會流入氣管阻塞呼吸道,因此不建議塞毛巾於口中,建議維持小孩側臥姿勢,方便口水流出以避免嗆到

 

另外,由於重症腸病毒感染亦會以高燒及痙攣作為表現,若發現孩子發燒及痙攣,必須確認是否有伴隨其他「重症前兆症狀」,一有懷疑即應立刻轉送醫院。

 

Q7:孩子發燒時該注意的事項?

A7:除了體溫的量測外,還要注意體溫有沒有在特定時間較高,發燒維持多久,有無伴隨小孩食慾減退、嘔吐、頭痛或其他部位疼痛等症狀,此外身上有無異常疹子也是必須注意的,這些徵狀都是有助於小兒科醫師鑑別診斷發燒的成因,在就醫前若能整理出相關的症狀以及發燒的特性將有助於臨床醫師的診斷唷。

 

當兒童發燒併發皮膚疹子,可能成因有以下7種可能:

1、玫瑰疹:第6型及第7型人類疱疹病毒(HHV-6、HHV-7)

2、腸病毒: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

3、水痘:水痘病毒

4、麻疹:麻疹病毒

5、傳染性紅斑:微小病毒B19

6、猩紅熱 (Scarlet fever):A型鏈球菌感染

7、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其他的病毒疹

除了上述的病毒疹外,還有許多的病毒也可能出現皮疹,例如鼻病毒、EB 病毒、腺病毒等。這些病毒疹較不具特異性,若無其他合併的症狀難以區分真正的病原體。幸好大部份良性居多,經常皮疹出現不久,發燒就自動退掉。

 

Q8:常見發燒的原因?

A8:發燒的原因零零總總,針對不同的病因表現出的症狀也有所不同,以下列出數個小兒常見的發燒成因及其表現:

1.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

(1)病毒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支氣管炎、腸胃炎(輪狀&諾羅病毒)、腺病毒、腸病毒(咽峽炎&手足口病)皰疹性口腔齒齦炎、腮腺炎、腦炎腦膜炎等

(2)細菌性感染:肺炎、中耳炎、扁桃腺炎、尿道炎、腸胃炎(沙門氏菌)、腦膜炎等

 

2.自體免疫性疾病: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

3.惡性腫瘤:白血病、淋巴癌等

4.其他原因:疫苗注射後反應、中暑、脫水、蕁麻疹、甲狀腺機能亢進、輸血後反應等。

 

1.如果孩子發燒同時出疹,則可能是玫瑰疹、水痘、麻疹、甚至猩紅熱

2.如果發燒持續不退,便要考慮川崎氏病、風濕熱、肺結核、腦炎、腦膜炎

 

總體而言兒童發燒多是因感染所引起,又以病毒感染為大宗。而腦膜炎也是有可能有疹子。病毒性腦膜炎剛開始有可能出現病毒疹。細菌性腦膜炎(meningococcus)造成疹子更嚴重。[2,3]

 

資料來源:

1.食藥署闢謠專區《聽說用酒精擦澡可以退燒,是真的嗎?》

2.英格蘭國民保健署《腦膜炎》

3.Jeanne North 《腦膜炎疹子與孩童:警示症狀》

黃宣蓉
小兒科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新生兒科兼任主治醫師

文章數
9
回答數
269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